小学美术教学应用环保主题综合材料的实践
2019-09-10龙英
龙英
【摘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掘收集材料,开展美术实践能力,丰富美术课堂。笔者在美术课堂中尝试运用生活材料和自然材料进行教学,对于没有美术基础的小学生而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实践中把各种材料运用到我们的美术活动中来,让每位学生了解、参与、制作,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和作品成功的成就感。学生的动手、动脑、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也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使“变废为宝活动”得到了推广,比如废旧纸盒、废木板、麻绳、塑料瓶等。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环保主题;综合材料;制作过程
小学的美术教育,在整个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小学生天性就是喜欢鲜艳的颜色,对色彩艳丽有一份新鲜和好奇,我们将美术教育与环保教育结合起来,不但可以让学生完成自己的美术创作,更能让学生从小就能在心中树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我做起”的理念。
一、收集材料,感受生活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现生活美
开展第一课《废物利用》,让学生明白垃圾污染对生活环境的严重性,提高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并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周围的环境,谈谈自己所见所闻,谈谈自己对环境污染的感想,并说说自己和大家可以采取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发动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收集周围的废旧物品,留意路边形状不同的鵝卵石、掉下的树皮树枝。
2.校园里寻宝
把学校垃圾桶分两种,一种是可回收利用垃圾箱,一种是不可回收利用垃圾箱,老师带领学生在可回收利用垃圾箱里发现了很多大小不同的纸盒,矿泉水瓶等物品,收集到的材料在形态上比较完整。带领学生上课的时候走出课室,捡起几片凋落的树叶和花瓣,在体验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可以“收集”大自然的美。用树叶制作美丽的贴画,为课堂实践提供素材,感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二、制作过程,创作美好
通过收集来的各种废旧物品,让学生在创作中感悟生活美,学会小组合作,团结友爱,相互接纳的良好品德。用废旧盒子拼接起来做机器人,用废木板拼接做各种动物,在石头上画画,加入了很多科技创新的元素,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
学生和老师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构思与设计,然后大家一起动手实践,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创造制作出一系列的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例如,学生个人创作,让学生小组合作创作,以班级形式创作,兴趣班开展创作,甚至老师与学生一起合作创新……在民主和谐的创作过程中学习,学生热情高涨,更加主动地去研究设计,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作品布展,创造美丽
通过学校举办的“第二届艺术节”为主题进行布展,整个布展以海洋沙滩为主题。沙滩上摆放着学生的木板画和石头画,还有他们制作的小海龟,创意来自于惠州有全国唯一一个海龟自然保护区。主体墙的中间是同学们绘画的各种海洋生物,构成了一幅海底世界的画面。海面上是主题墙的大标题和学生制作的热气球作品,各式各样的热气球在天空中飘扬。沙滩之行展示的是学生的拖鞋作品,同学们用绘画、剪贴的方法组合装饰拖鞋,最后呈现出漂亮的沙滩之行拖鞋作品。还有纸盒人作品,他们由大小不同的纸盒拼出头、身体、手和脚,然后再在纸盒表面进行绘画,使纸盒人更立体、美观。靠在墙上的是我校美术兴趣班的学生用木板拼画的“木板画”,他们将一些平时不需要用到的木板切割成不同的形状粘贴到一起,再在上面画上漂亮的装饰。前面摆放的树是挡住道路而被修剪下来的树枝,经过美术老师的处理后,挂上了他们的手工和手绘作品。瞧!上面还有两个小鸟窝呢!
四、结束语
我们的地球需要我们一起共同来爱护,让我们从身边做起,环保综合材料绘画我们要一直继续。环保综合材料美术教学,除了可以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创造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的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了解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学习绘画到环保。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环保与美术教育有效结合。教师还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契机,在课堂中渗透环境保护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生活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进而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章超军环保主题综合材料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