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初中数学概念课,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
2019-09-10洪炯忠
洪炯忠
【摘要】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数学抽象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首,可见数学抽象思维的重要性。概念是思维的单元和细胞,上好数学概念课,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作用甚高。本文就如何讲学好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培育学生的数学素养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课;抽象思维;数学素养
当前,智能时代人才的竞争是思维能力优劣的竞争,而在数学学科培养中,思维能力更多的是通过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数学学习的思维活动来培养的。2011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数学抽象是数学六大核心素养之首,可见数学抽象思维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概念是思维的单元和细胞,上好数学概念课,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作用甚高。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观察上和感知上,其认知较为表面;高中阶段数学概念非常抽象,很难理解,必须依靠具体的实际数学问题模型,进而思考问题的解决;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较小学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要求,但又达不到高中的那种水平。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概念的形成要建立在大量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去研究。通过观察实际问题,抓住同类问题的共性,形成描述性的定义,再用数学语言归纳出概念,通过数学逻辑推理和实际生活的验证最终形成知识系统。
一、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为概念的发生做好铺垫
问题是数学活动的开始,好的问题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数学概念是通过对某类实际问题的研究,得出同类问题的共性,形成描述性的定义,用数学语言归纳得出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学生所熟悉的生活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探究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概念的发生做好铺垫。
可见,在作图的过程中,把抽象的數学思维形象化、可视化,学生容易理解,也能归纳出“求阴影部分面积”的基本思路——化为规则图形来求解。实践证明,数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对所要认识的问题进行全面充分的感知,改革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优化了教学过程,加强学生对概念等问题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抽象维,提高学生推理分析问题和动手动脑等能力,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成绩也随着不断进步。所教的班级在各类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学生在参加的各类数学竞赛中都取得突出成绩。如,2018年辅导学生王文銮等5位同学在2018年汕头市初中学生数学竞赛中获市一、二等奖。
总之,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笔者总结概念课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复习旧知(知识准备)→创设情境→实践活动→猜想归纳→实验验证→运用新知→联系实际等几个环节,一步一步,环环相扣,由浅到深,学生经历了数学概念的各项思维活动后,体验与感悟数学知识,形成科学的数学概念,数学抽象思维能力也逐步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炜煜.教育耕耘集[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