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策略

2019-09-10杨旭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35期
关键词:创造思维主动性小学美术

杨旭华

【摘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很重要。在二年级美术课堂中,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励“创造思维”动机;引导创意观察,为学生提供“创造思维”的源泉。鼓励想象,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灵感是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造思维;创新能力;主动性;创意观察

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的、有价值的,能打破常规,重新组合,得出新成果的思维活动。表现在学习中对学习内容的再思考与重组生成,只有创造性地思考了,才能表现出创造性的行为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小学美术课程目标指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出发点,把“培养创造思维、激发想象、鼓励学生创新”融合在教学中,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社会进步的未来在学生身上,小学生天真无邪、想象力丰富。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必要的。

一、发挥学生主动性,激起“创造思维”动机

1.创意引入,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思考的动力,要引起学生动脑思考,教师对学习内容的呈现就不能简单化了,在二年级的美术课堂中,笔者对新内容的呈现主要使用三种方法来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1)猜谜语。比如,在教学第一课《哈,醒来了》时,笔者发现本身歌曲《这是什么》就是一个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笔者用课件把谜语呈现出来让学生猜,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起来了。再如,第二单元第一课,在农场里,让学生猜一些农场动物的谜语:粽子头,梅花脚,屁股挂把弯镰刀,身穿黑白花皮袄。学生很快就猜出是小狗。猜谜语引入要注意的是,谜语不能太难。

(2)故事引入。比如,在教学第三单元第三课《神笔的故事》时,笔者抓住教材本身的特点,先给学生播放了动画短片《神笔的马良》,好多学生都被马良手拿神笔为穷人画画,与恶人斗争的场景吸引。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同学们,小马良了不起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表现一下这个神奇的孩子。”

(3)表演引入

比如,教学第三单元第四课《画玩具》让一位学生表演布娃娃,老师带领其余学生有感情朗读《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主题曲,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住了。这时,笔者引导学生:“同学们,可爱的布娃娃没有人关心哦,多可怜啊,我们应该怎样对它呢?”当然趣味性的创意引入的方法还有好多,只要能结合教材内容,成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就行了。

2.创设合作情境,在交流中学习

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效率,同时使学生的交流需求得到满足,学生在合作中大胆说、大胆做、大胆画,设计的作品别出心裁、各有创意,充分发展了创造思维。如,笔者在教学第四单元《纸蝴蝶》时让学生制作纸蝴蝶作品场景,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分工做6个有蝴蝶的场景,有的学生做主体“蝴蝶”,有的做花,有的做小鸟。学生都玩得很高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创造的动机才能被激活。

3.创设求导情境,在质疑中进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设计“错误”,以此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老师的“错误”;同时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认清错源,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在矫正误点的同时,激发学生自悟,启动他们的创造潜能。比如,笔者在教学第一单元《上学路上》时,让学生表演一个在上学路上打架的情景。学生一下子热闹起来,七嘴八舌地说着。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这样的行为对吗?”

生:“不对。”

师:“那应该怎么做呢?”

然后引出一个正面的场景让学生表演与画画。

再如,示范画作时故意画少一种东西,让学生自然发现,并让他们帮老师改正。孔子说:“学贵在疑。”只有在这样的“逆向的思维”习惯培养中,才能促使学生在质疑中再思考、创造、进步。

二、引导创意观察,为学生提供“创造思维”的源泉

每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画家的灵魂体现,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造型等的经典美术元素,是学生获得“创造”的源泉。《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问题引导,创意观察

在二年级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作品设计具有针对性,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观察。例如,笔者在教学第三单元《线条魔术师》时,让学生欣赏范画《红荷图》提问:“这个作品有很多线条,你们觉得这些线像什么?”这个问题具有发散性,有效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说:“像棍子。”有的说:“像雨伞”……然后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这些线条有什么特点?”以此引导學生明白线条曲、直、粗、细、虚实等基本特点,并以此来创作。

2.对比观察

在教学时要设计一些对比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明白对比产生节奏美的道理。比如,在欣赏米罗的《加泰隆风景》时提问:“在这个作品中你认为最大的是什么,最小的又是什么?”“颜色最深的是什么?最浅的又是什么?”教学中,欣赏每一幅作品都可以设计相关的对比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观察,促使学生学会思考,获得技巧知识,再创造、创新。

三、鼓励想象,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灵感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低年级的儿童更要注重想象力的开发。

1.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在听歌中想象。比如,在教学第四单元《我爱小鸟》时先让学生听儿歌《飞吧》,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小鸟、萤火虫在天空飞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象到的来创作一幅作品。

2.听故事想象,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创编故事,既体现美术教学的“人文性”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例如,教学第五单元《木娃娃》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创编一个《木偶奇遇记》的故事进行表演,然后让学生再画出一个印象最深的画面。

3.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异想天开

可以让学生根据一个主题,展开想象,找寻创造的灵感,创作出各种各样的画来。

4.临摹让道,铺设“想象”之路

在二年级美术教学中,适当地临摹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一味地让学生临摹课本或老师的作品要引导学生对范作进行再想象,拓展学生的思路。促使学生再思考,再创造。例如,教学第六单元《帮妈妈干活》时,可以拓展为帮老师、亲人、朋友干活等等。

总之,小学美术课程是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只有从学生特点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开拓创新,大胆改革,利用儿童的天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从而与素质教育相适应,培养出更优秀的新一代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杜喜军.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J].新一代 (理论版 ) ,2012(1).

[2]黄韬.浅谈小学美术创造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2010(7).

[3]刘品品.小学美术创造性教学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9(5).

猜你喜欢

创造思维主动性小学美术
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探讨核技术专业教学中强化电子技术的学习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