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2019-09-10蒙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4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蒙宇

摘 要:小學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此时通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前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促使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但在具体的教学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鉴于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解决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实现路径

引言: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教师不再仅仅是传授学生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获得全面成长。鉴于此,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更迭自身的教学观念,不断地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教学体验,努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概述和本质

素养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概念解释,包括知识、能力、技术等综合性的整合概念,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则是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学习修养以及文学风格和人文精神等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语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价值理念的引导、创新意识以及良好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养,将语文知识和素质教育理念相结合,在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同时,让学生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和积极情感素材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质的提升和发展[1]。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不足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认知能力,这就使得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的语文知识时,不能快速地理解和掌握,往往需要教师投入较大的精力对知识进行分析讲解,这就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往往无法保持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经常会出现注意力分散以及学习效率低下的状况,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精神状况,详细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才能够保证小学语文课堂学习的高效性。但受到小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性格因素的影响,在课下也无法及时的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以及课前的预习内容,影响到了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

(三)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方法单一

教师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仍占据着主体地位,对学生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使得课堂氛围沉闷,无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导致学生缺乏对语文的探究兴趣。

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创设生动的语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不单单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更是支持学生不断学习前进的动力源泉,可以说具备高昂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学生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是所有教师当前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2]。鉴于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信息技术通过音乐以及动画效果营造出生动趣味性的语文情境,将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课文《李广射虎》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关于李广射虎的影视片段,通过音效和动画效果改变文本知识的枯燥抽象性,增强语文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课文的探究阅读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延展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课堂中,常常看到的现象是,学生对一篇文章的掌握程度,仅限于老师的讲解之中,不能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死记硬背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但是在根本上并没有起到提升学生语文綜合能力的作用[3]。因而,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在课堂知识灌输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画画的方式等帮助学生延伸自己的思维,拓宽思路,通过联想和分析领悟作者想表达的深刻内涵,以及作品想揭示的深层含义。

(三)组织阅读,增强语文积累

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语文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发挥积累的作用、功效,通过不断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空间[4]。学生每天都是依赖于教材上的知识进行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但是教材上的知识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应该组织学生增加阅读量来增强语文积累。例如,教师可以在每天上课前五分钟组织学生晨读,每天为学生准备一篇课外的文章供学生朗读,这些文章可以包括散文、诗词曲作等,读的次数多了,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刻,语感也会随之增强;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名著名篇,浏览报纸、杂志等,在阅读的同时要注意语言的积累,为今后的文章鉴赏、作文写作等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实施积极的课堂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师的评价用语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信心,教师应当实施积极的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语文自信心的建立。例如:在《七律·长征》的背诵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积极的课堂评价,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自信心的建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坚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转变教学理念,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多层次的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莎.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探究[J].才智,2019(17):117.

[2]陈霞.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科技风,2019(14):16.

[3]张彦辉.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学周刊,2019(14):50.

[4]王喜斌,王会娟.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8(12):81-83.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木木相册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