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调动情感因素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

2019-09-10唐兴勇

新教育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唐兴勇

摘要:情感教育是教学的根本,是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的审美欲望;创设特定的情境氛围,调动学生的审美情感;运用语言的艺术魅力,让学生体验形象意蕴;恰当地运用移情,让学生受到情感陶冶。进而使学生乐学,好学,让学生在情感之“河”中扬帆控航,乘风破浪,驶向知识的彼岸。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语文课程标准》 中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将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重视小学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么,如何调动情感因素为我们语文教学服务呢?

一、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唤起审美欲望

文章不是无情物。小学语文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情文并茂,选材范围涉及天文地理、宇宙空间、历史人物、当代英雄、童年趣事等等。他们无不包含这着作家们极其丰富的思想感情。这正如刘勰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这就启示我们,教材的情感因素并不都是外在的文字表面,只有经过用心深思,才能心领神会。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恰当的方式使学生愿学、爱学,这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重要前提。

以《七颗钻石》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为例。从教学的角度分析,这篇文章中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入戏”点:其一,干旱带来危机,女孩出门寻水晕倒,体现出找水极其不易,凸显水弥足珍贵;其二,女孩拿着水罐回家,母亲宁愿牺牲自己也要让水给女儿,母爱感动天地,水壶变为黄金;其三,口渴难耐的女儿接过水,但又让给了素不相识的讨水路人,文章立意提升到“博爱”“大爱”的高度,于是天地动容,水如泉涌,七颗钻石从水中跃然而出并变为天空的星星。要想让学生体会到“爱”从小到大的过程和“让水”这一看似简单动作背后的深意,就必须引导学生体会故事中的背景——“旱”与“渴”。所以,我有针对性地作了这样设计了如下学习过程。首先,问学生体会什么是口渴、极其的口渴(口渴)从哪些词体会到的(学生很快抓住了“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词)?接着,引导学生从“再也忍不住”体会到隐藏于文字深处的情感:那小姑娘忍了多久呀!学生结合上文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找水时忍着,有了一罐水后为了给妈妈喝忍着,给小狗喝水时忍着,到家后递给妈妈水时还是忍着……几种“忍”层层深入,一个比一个难,需要多大的忍耐力,而这忍耐力是靠她那心中的“爱”支撑着。学生还从“咽了一口唾沫”感受到小姑娘已“渴到了极点”“渴得受不了”“再不喝水就要死了”,而在这种情况下她还要把水给过路人喝。体会到这里,我和孩子们都被那无私、博大的爱震撼了。最后孩子们噙着眼泪读完了这段话的。由此我感悟到︰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挖掘教材,找准了能激发学生情感的“点”,带着他们走进文本里去,当他们内心受到触动,心灵受到撞击,情感便由此而发。

二、创设特定的情境氛围,调动审美情感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生動、形象、适宜的教学情境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有效地调动、活跃学生的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鲁迅在讲文学的审美作用时曾说“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也就是说,给学生创造悦心、悦耳、悦目的特定情境氛围,运用实物演示、图画展现、音乐烘托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聆听,用心去体验。这样,学生就能在特定的教学情境氛围中活跃起审美情感,在对美的感知和体验中受到濡染。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丰富附加资料为学生带来的听觉、视觉冲击,会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让学生心底里沉淀的情感发酵释放。

如教学《颐和园》时,可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颐和园长廊形式多样的彩画。有人物故事、山水树鸟、花卉翎毛、建筑风景四大类。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二百多幅包袱彩画,它包括古典文学古著、历史人物传奇、民间传说、神化故事、戏曲片段等。学生看后惊叹画的精美与种类繁多,体会到“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的深意,同时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超凡的智慧。

三、运用语言的艺术魅力,体验形象意蕴

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是通过形象来帮助学生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方法,还应重在形象的感染。为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该学习诗人,用“形象和图文”来进行情感教育。

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往往是在认识对象的过程中产生的。教材中的形象,教师的情感都是可能成为学生的认识对象,而教材中的形象有事隐藏在词语符号之中的。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生动、形象、有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敲破语言的物质外壳,调动学生的审美想象去体验、感受、玩味教材中的形象,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另一方面教师还要适当进入“角色”,积极“投入”情感,与作者悲欢与共,休戚相关,以自己感情的火花去点燃学生热爱真善美、憎恨假恶丑得烈焰,以自己感情的浪花去激起学生情感的巨澜。这样,学生就从教材和教师两条渠道受到审美情感的陶冶,而弥补自身体验的不足,从而对形象意蕴产生或满意的、或愉悦的、或悲伤的、或热爱的、或愤怒的态度体验。

比如在教学描绘祖国山河的课文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感知、理解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写的境界旅行。在教学《北京的色彩》时﹐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突出北京“壮丽而辉煌”的色彩的?教师就可以运用语言的艺术魅力,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山山水水的秀丽与壮美,产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恰当地运用移情,受到情感陶冶

情感还有一个特点是移情性,即情感可以迁移。教学中利用这个特点,让学生学会阅读的品味、知情、审情,并逐步形成移情能力。我们在讲一些文章时,我们要让学生体会蕴含在课文中的情感,进而品味,最后通过教师的导引,把文字化成形象的画境,在这种情境中感染学生,并将自己因此产生的主观情感移动画境中去,从而沟通与作者的情感,获得美的享受,受到情感的陶冶。

总之,语文课是一片情感的花圃,一个情感的世界。情感教育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因此,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积极探索更具创新性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全面增强语文情感教育的魅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使学生乐学,好学,让学生在情感之“河”中扬帆控航,乘风破浪,驶向知识的彼岸。

(重庆市南川区南平镇中心小学校 408400)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