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华裔的身份协商解析

2019-09-10薛杨

锦绣·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身份认同移民

薛杨

摘要:过去的数十年中,学者们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华裔群体的“身份认同”问题,尝试解开自华裔群体诞生以来就伴随着他们的种种困惑。电影《喜福会》中的二代华裔女儿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身份协商,从反抗,到反思,到最后的和解与重建,最终女儿们意识到自己不能“忘本”,不能不理性地意味排斥、抵触自己的根文化身份,而应该积极地探索自己的中国文化身份,保持与母亲之间的文化身份联系,并将这种文化身份继续传承下去。正如众多研究者们已经指出的:文化身份的协商与构建一直是一个动态而非静态、一成不变的过程,《喜福会》中的二代华裔们,完成了一个身份协商的蜕变,从漠视自己的根文化身份,到意识到自身文化的部分缺失,再到最终找回文化身份中对母亲而言最为核心的中国文化,逐渐踏上了一段“无止境”的根文化找寻与保存之旅。

关键词:身份认同,移民,二代华裔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的相互联系带来了民族间文化迁移的影响。国内外的形势促使或促使人们离开他们的国家去追求和平、就业、学习,或者仅仅是新的生活开始。自建国以来,美国一直是一个移民社会和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占其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在亚洲移民中,华人是最大的民族群体。语篇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包括语言使用的许多不同方面。近年来,语篇研究已扩展到文学语篇、文化和符号系统的各个领域。诺曼费尔克隆(1992)认为话语是“一种表现世界的实践,但是是用意义来表示世界、构成和构建世界的實践”。因此,语言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话语和语言有助于创造“身份”。同时,话语“有助于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电影“喜福会”(1993)的话语分析来考察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边疆生活,并揭示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女儿的自我身份。

一、《喜福会》简介

《喜福会》(1993)是王伟导演的电影,改编自谭恩美的第一部同名小说。这部电影对比了四位在中国艰苦环境下长大的母亲和四个出生在特权和富裕家庭的华裔美国女儿的生活。这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之间存在冲突和纽带的经典故事。作为第一部将华裔美国家庭生活呈现在公众面前的电影,《唐顿庄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编剧谭恩美(Amy Tan)本人就是华裔美国人,导演王伟(Wayne Wang)出生于香港。

这部电影的主题主要包括:中国流离失所,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差距,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一一允许丰富的对话角度在单一的话语:中国,美国,和美籍华人,所有可以看出,三个不同程度的独白。

二、《喜福会》中经典独白的话语分析

下面是电影《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1993)中的对话和独白,反映了母亲和女儿之间相互冲突的心态和话语,最重要的是揭示了出生在美国的中国女儿在身份谈判和重建上的挣扎。

June's monologue: When I was nine years old,my mother's version of believing in me was believing that I could be anything…anything she wanted;the best piano prodigy this side of China.I never practiced. Lucky for me, old Mr.Chong couldn't tell the difference.He'd gone stone-deaf over the years.

June's monologue:When I was young.Auntie Lindo was my mother's best friend and archenemy.Their weapons of choice were comparing their children.Mom was sick of hearing Auntie Lindo brag about her daughter Waverly,who was Chinatown's chess champion.That night Mom figured I'd redeem her with my international piano debut.

在这一节中,首先笔者将找出以下话语中隐藏的引发女儿身份协商的最终原因。一方面,喜福会,这些移民母亲花了多少时间在中国文化环境在他们移民,因此他们已经完全与规范灌输集体主义的中国文化和儒家价值观,深深影响他们的预期想象的女儿如何像一个女儿承担他们的责任。这些母亲认为,儒家价值观强调孝道、教育、勤奋和纪律,是他们与年轻一代交往的规范行为标准。他们清楚地表达了他们的期望,即他们的子女将获得尽可能高的教育和职业成就,帮助家庭达到中产阶级的地位,最重要的是,在父母年老体衰时照顾他们。偏离这些期望被认为是家庭的耻辱或失败,因此受到家庭和族裔社区的消极制裁。这里,June的描述她的母亲Suyuan的心态完全匹配的高期望常常来自一个传统的教育孩子方式在中国文化一一“妈妈版的相信我可以是任何……任何她想要的,中国最好的钢琴神童这一边。根据June的独白,她母亲的解释的一个女儿,一个好女儿意味着满足父母的期望,努力工作,她的父母希望她成为一个人,并努力成为最好的人在一个特定的领域,而不是她是谁。

结语

《喜福会》(1993)中描写的这些华裔美国人的故事展现了一个矛盾、模糊、多主题的谈判过程。通过处理亲人之间的激烈冲突,对自己家庭和文化遗产的矛盾心理,以及通过双重文化身份做出的矛盾选择,这些影片揭示了华裔美国人寻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创造的历程。

猜你喜欢

身份认同移民
法七成二代移民不娶移民
云想衣裳花想容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
冯小刚电影中的城市空间与身份认同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Stay in Spain BY James Wilkin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