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挖掘学科教育的心理教育功能

2019-09-10马文艳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5期
关键词:智育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马文艳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教育应有的内涵。心理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心育与智育的关系是交叉重叠的。因此,开掘学科教育的心理教育功能,注重心理教育在学科教育中的渗透,不仅是学校心理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科教学效果,实现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充分开掘学科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的目标整合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教育;学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5-0019-01

实施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教育应有的内涵。研究者用简图形象地构画出心理教育与“五育”的关系。此图显示出心理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和核心的位置,心理教育与德、智、美、劳技教育的关系是交叉重叠的。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开掘学科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的目标整合的目的呢,作为从事一线教育工作的各中小学来说,可以从下列角度实施。

1.从心理教育的角度来审视学科教学,进行心理教育意识的全员性培训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两全”,即心理教育主体的全员化,学校全体师生都重视和参与心理教育;心理教育影响的全方位,坚持把课内心理教育与课外心理教育连为一体。若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两全”,各中小学必须认真开创条件,积极组织。

(1)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为学校心理教育贮备有生力量。具体的做法诸如聘请心理学专家到学校开设系列讲座;组织教师到心理健康教育成果显著的学校学习经验;组织部分班主任、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或高校举办的各类心理教育培训班、研修班等等。让学科教师在愿意把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时会运用。

(2)开设有关心理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的课题,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以研促教,然后把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让教师直接面对教育对学科教育提升作用的效果。

2.充分开掘学科教学中的心理教育资源,发挥心理教育提升学科教学的功能

(1)增强学科教学的心理教育意识。学科教学中处处都有心理教育的机会,只有具备了心理教育的意识,才能处处留心,才能抓住每个细节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有一个很鲜活的例子,一位特级教师上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他动作的一些细微之处。例如他要求学生在做对题时,嘴角向右翘一翘;做错了微微笑一笑。翘一翘表示高兴,笑一笑表示没关系,下次再努力。这翘一翘、笑一笑其实就是教给学生用怎样的心态面对得失,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很有帮助,而且有益于学生以后的社会生活。由此可见,开展心理教育的学科性渗透,首先要增强学科教师的心理教育意识,因为心理教育就包含在日常教学的细节中,只有处处留心,才能从多方面起到学科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升作用。

(2)明确心理教育的目标。每位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应该设立心理教育的目标,这是因为学生的很多学习问题其实都是心理问题。举例来说,有少数学生存在不做或少做作业的现象,通过与学生谈话就可以了解到他们的心理是:学习不是自己的学习,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这实质上就是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带着心理教育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诸如抄作业的这样的问题就能在根子上得到解决。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能确立一个课堂心理教育目标,通过心理教育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这样教学的效果可能也就好起来。

3.發掘学科教育的心理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教育与智育的目标是交叉重叠又相互促进的,都是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心理教育对学科教育起到提升作用的同时,学科教育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正起着作用。学科育心的方式方法因人因事而各有体现,各学科教师应立足于本学科的特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达到培养心理素质的目标。而且在学科育心方面,一些教师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某小学图书馆的书架上的书有外边买来的,也有小朋友们自己的书,自己设计,自己写内容。当小朋友向来访者介绍这些书时,非常自豪。这是该校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写作文时除了技术指导外,还要注重写作动机的培养而采取的措施。在完成写作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注重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不同角色的转换。一位数学教师在处理作业方面不同于以往习惯,他把班上同学按四人一组进行分组,要求其中一人出题,一人做题,一人改题,一人品题。下次轮换角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来承担出题、做题、改题、品题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通过承担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特点,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有一位教师在同学举手发言时,不是立即让其回答,有意识地让学生想一想,再想一想,想好了再举手回答。目的是培养学生三思而后行的习惯,因为他发现三、四年级的学生有种思维冲动的习惯,只求速度,不求质量。教师采用延缓思维的策略培养学生三思而后行的习惯。

4.结语

智育和心理教育在目标上的相通点和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共通领域,决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是一个重要途径。同时,心理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也实现了提升学科教育的作用。因此,只要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留心,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作为教学的心理教育目标,就会实现心理教育提升学科教学、学科育心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馨月.如何加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西部素质教育,2017(08)

[2]王立波,宋秀琴.浅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J].黑河教育,2013(04)

猜你喜欢

智育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做人教育是道德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
大学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