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虚拟读者证服务研究
2019-09-10但功勤
但功勤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开始拓展基于互联网的虚拟读者服务,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提供虚拟读者证服务,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数字资源和更高效的参考咨询服务。本文将对目前国内公共图书馆提供虚拟读者证服务现状展开研究,并探索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虚拟读者证;虚拟读者证服务
一、含义和定义
虚拟读者證,也称电子读者证,是指与实体读者证相对应,无需到馆办理和使用,而通过互联网注册申领的读者证。两种读者证并不完全对立冲突,而是互为补充,实体读者证可延伸虚拟读者证服务,虚拟读者证可升级绑定实体读者证,以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
虚拟读者证用户:狭义上的虚拟用户是与物理意义上的图书馆用户相对应的概念,指并不来到图书馆,而是通过远程接受图书馆虚拟服务的用户。广义上的虚拟读者证用户,是指持有虚拟读者证,按规定权限享受图书馆服务的用户。
二、公共图书馆虚拟读者证分类
1.基于注册实体读者证而产生的延伸虚拟读者证。该类证账号、密码和实体读者证一致。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除对实体读者证用户提供到馆服务外,还提供借阅查询、网上续借、挂失缴费、数据库资源使用等虚拟读者证在线服务。如成都图书馆(成都数字图书馆)官网可供全市22家公共图书馆身份证注册读者免费使用。
2.独立注册的网上虚拟读者证。国家数字图书馆、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深圳图书馆目前都面向全国开放虚拟读者证注册。读者无需到馆办理实体读者证即可在线注册,享受虚拟读者服务。
3.虚拟与实体融合,线上与线下整合的读者证。如深圳图书馆开放注册的虚拟读者证与实体读者证功能基本同步,读者通过关注“深圳图书馆I图书馆之城”微信服务号,注册虚拟读者证,完善个人信息,生成二维码,即可在市内大部分图书馆完成借阅,同时可使用网上数字资源。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该馆线上开通虚拟读者证达10422张。
三、公共图书馆虚拟读者证服务现状
1.虚拟读者证服务平台:目前国内常见服务平台主要有官方网站、微信、微博、支付宝等,并主要依托微信、支付宝两大社交平台发展用户。目前全国大多数图书馆已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绑定和解绑读者证,图书续借、逾期缴费、资源分享、活动预告等服务,加强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图书馆服务的效率,给读者带来方便快捷的服务体验。另浙江省公共图书馆己在支付宝平台上线,开通了虚拟读者证办理通道,用户具备一定芝麻信用分,即可在线办理虚拟读者证,并使用“信阅”平台在线阅览电子书等数字资源。
2.虚拟读者证服务权限:根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我国公共图书馆读者证办理应遵循实名制原则。实名认证的实体读者证用户一般拥有最高服务权限,网上注册申领的虚拟读者证如未实名制绑定,则享受相对应的权限。如国家图书馆(国家数字图书馆)官网对实体读者卡读者、网上实名认证读者、网上虚拟读者由高到低开放访问和使用权限,截至2016年12月,国图三类读者可在线访问的商业购买资源库数量分别为130个、28个、2个。后两种读者账户也可与实体读者证绑定,绑定后,系统自动授予最高访问权限,完成线上线下权限整合。
3.虚拟读者证服务的普及:虚拟读者证对移动互联网有一定技术和软硬件要求,因此目前还远不如实体读者证广泛普及,但同时也促进了虚拟读者证用户自主学习,发展检索和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未来图书馆将进一步发展为虚拟读者用户的学习中心和资源中心。
四、公共图书馆虚拟读者证服务的意义
通过提供虚拟读者证服务,公共图书馆进一步延伸了传统读者服务,拓展了虚拟读者服务的疆界。
1.跨越地域限制。读者足不出户,无需到馆办证,即可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参加在线活动,公共图书馆服务读者的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地域限制不再是决定其影响力和覆盖面的关键因素。西部边远地区读者同样能够通过办理虚拟读者证,使用发达地区和城市的公共图书馆资源。
2.跨越时间限制。公共图书馆提供全天候24小时服务和资源,为虚拟读者提供方便。图书馆基于大数据统计,掌握读者访问、检索需求,合理配置资源,能有效解决图书资料专业人手不足、参考咨询服务效率底下的问题。
3.跨越馆际壁垒。可借鉴如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OCLC(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Inc.)、环太平洋数字图书馆联盟等馆际合作联盟,完成数据库资源馆际互借和共享,有利于促进馆际合作与协调,提高图书馆利用本馆资源和外界资源的能力,有利于公共图书馆的均衡发展。
4.跨越经济壁垒和数字文化鸿沟:虚拟读者证服务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强调资源均等性,有利于跨越不同阶层读者之间,不同地域读者之间,高校文化精英与大众市民之间的数字文化鸿沟。
五、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5G移动网络技术的成熟,公共图书馆虚拟读者证服务平台的可访问性、便利性将进一步增强,其服务功能也将根据读者需求逐步完善。未来,虚拟读者证将更加普及,与实体读者证功能将逐渐融合。如同“移动支付”这一颠覆国民生活消费方式和理念的体验一样,虚拟读者证也将深刻改变读者的阅读方式和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