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策略

2019-09-10周永芳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周永芳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塑造的关键时期,此时针对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由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获得成长,在道德意识上获得提升,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是可行的。本文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入手,主要从“营造生活化学习氛围”“提供生活化教学素材”“开展生活化实践互动”三个方面谈论了生活化教学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无法参与教师准备的教学环节,不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感受不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大的教学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完成生活实际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能够利用自身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进行课堂内容的学习,同时利用生活化实践活动的开展来增强学生的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将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中。

一、营造生活化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想促进课堂教学与生活进行融合,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的生活化设计入手,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在充满生活化气息课堂中进行学习。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并依据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保证课堂氛围是充满生活化元素的,是舒适的,学生能够进行主动学习的。

例如,在学习“和朋友在一起”时,具体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友谊的珍贵,并引导学生在课上探寻友谊的真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朋友圈”来发表意见,包括自己最喜欢的朋友身上的特点,不同的朋友之间相处有什么不同等,主要是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与朋友之间的趣事,增强学生对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的理解。同时,结合学生在友谊路上的探索和发现来进行本节课的具体授课,此时,学生的积极性已经完全被调动,能够在充满生活化氛围的环境下跟随着教师的引导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融入课堂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提供生活化教学素材,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

生活化的素材的呈现可以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间建构起直接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所学知识对于自己实际生活的帮助,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关注到學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示,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并不断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保证学生在生活化课堂中的学习是有效的。

例如,在学习“情绪的管理”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将生活化元素和素材体现在教学中。比如,男子因为堵车而下车打人的事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阐述在看到此类新闻时的看法。有学生说道:“堵车是十分常见的事,但由于个别人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而出现的骂人、打人等行为均是不正确的。”这说明学生能够意识到情绪为生活带来的影响,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情绪的调节这一概念。

三、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离不开实践,而同时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的也是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水平与意识,引导学生能够以更加全面的角度看待事件,增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活化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同时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渗透,有利于学生的迅速吸收和理解,促进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

例如,在学完“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单元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上利用教材来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主要由学生来填写考查有关法律的信息的调查问卷的框架。随后,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确立小组内最终的问卷形式,其中涉及学生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有关法律的小知识。再次,学生在学校门口依据调查问卷来采访路人,了解路人对于我们身边的法律知识知多少,同时小组的记录员做好记录,并由专门负责向路人解释的人员来进行问题和答案的解析。最后,教师和学生针对此次的实践活动作总结,主要是引导学生表达此次活动开展后对于自己的提升和帮助,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要想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从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得到体现,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在生活化教学的视角下,教师应该做好教材的分析工作,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并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尊重学生主观感受的基础上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明亮. 生活化教学法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50.

[2]连常生.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80-81.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