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2019-09-10李必满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中学生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李必满

摘 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与中心内容。在新时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应该跟随教育方针的转变,逐渐由课本知识传授转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来,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了解并把握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根据学科素养要求转变教育培养策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为其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教育经验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进行分析,谈谈相关的培育心得。

关键词: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

初中时期正是属于学生的学龄中期或者少年期,是学生个体从童年时期到青年时期的过渡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半幼稚、半成熟,依赖性和独立性交替存在,生理上的快速变化和学习方式、学习活动的增多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心理的发展变化。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家领导人已经提出要将提出的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其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发展正是立德树人要求中的重中之重。通过核心素养这一中间环节的培育发展将党的教育方针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化,引领课程改革发展和与人模式的转变。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物理教师,我们应明确国家教育方针的发展转变,紧跟时代潮流,培育新时代接班人。

一、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构成

物理是人类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自然科学,初中物理教学的定位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然科学,进而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划分为物理思维、实践能力两方面。

(一)物理思维

物理思维是学生在学习总结过程中逐渐培养形成的一种思考方式,其难点在于将事物抽象化与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抽象思维的培养锻炼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是需要全程关注与培育,积极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其将来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一方面给学生传输知识,还要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思维方式进行宏观把控,就像在讲解运动定律和受力分析时,需要将人或物抽象理解为质点,再进行下一步分析。在讲解知识时对其思维意识进行培养,使学生建立起自己的物理认知体系,发展其自己的学习方法,培育新时代中学生,让学生科学地掌握多种学习方法,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其完成对知识的探索掌握,促使其建立自己的物理认知体系,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二)实践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论学习哪一类的知识,最后的归处都是实践,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物理作为一门人类科学学科则更是如此。如此多的物理定律定理无不是在物理学家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摸索归纳得到的。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讲解层面,實验实践同时要跟上,可以在讲解时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比如,加速度、声音的传播等实验,让学生切身感受,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锻炼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核心素养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更是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形成的品格和素养。作为一名教师,身教胜于言传,在教育学生时不仅需要我们上课讲解清楚,对学生争取做到因材施教,更要让他们以我们自己为榜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学生接触知识的第一个台阶,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讲授知识时,我们不能照本宣科,我们需要在课前完成对讲授内容的掌握,并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课堂环境将知识融入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在课堂之上,我们要注重课堂活动的设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同时比较简单易懂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同龄人之间的理解方式更加贴近,让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之中,使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还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对知识更加熟练记忆更加深刻。

(二)适当开展探究性活动

物理可以理解为物体相关的规律定理,是客观真理的一种表现。“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个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理解。物理现象有时也是如此,知识背景不同,对现象的解析理解自然会存在差异。比如,在讲解惯性定律时,可以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认识,然后通过实践、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根据教学课时合理安排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多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利用发散的眼光对待事物,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避免出现钻牛角尖现象的发生。

(三)结合实际进行知识讲解

物理知识存在抽象性,对学生来说甚至有种神秘感,所以我们在讲解知识时可以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来源于实际,讲解自然要与实际结合,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促使其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归纳物理现象,如,光的折射、散射等自然现象的解释,惯性定律的讲解等,结合实际现象经验进行讲授。

(四)进行实践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与人文社科类学科不同,学生对待物理时需要持有一颗理性的求知心,保持理性的态度。物理知识通常比较抽象难懂,我们仅凭口头讲解,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如若这样,我们岂不是费力还不讨好,我们应当将实践与课堂进行结合,如光的散射,伽利略加速度等小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实践出真知”,在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对于各种规律的记忆掌握也会更加深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培养策略的培养进行了探讨分析。在日常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明确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以身作则,在教学生活中逐渐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言传身教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孔凡哲.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难题的破解对策[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1):1-6.

[2]褚法军. 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

猜你喜欢

中学生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