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的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2019-09-10任永山
任永山
摘 要: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不仅能够提高解题的速度,而且能够提升做题的正确性,所以,归纳解题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针对物理这门学科来说,总结物理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物理的成绩。本文针对常见的物理解题方法,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总结
一、高中物理的解题方法
(一)整体分析的方法
物理题的针对性较强,一般情况下,习题都是依据某个具体的知识点设计的。所以,高中生在解题时,要对知识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具体的环境之中对问题进行分析,透过问题看到考查的知识点,从而提高解题的的速度。这就要求高中生必须具备较强的洞察力,对物理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决。例如,学生在遇到电路问题时,为了解答电路的串联和并联问题,就要设置一些限定条件,结合具体的情况,对电路问题的整体进行分析,准确把握问题的关键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对电路问题进行解答。
(二)运用转化的方法进行解题
学生在解答物理题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会发现有的物理题通过已知条件是无法直接分析出问题答案的,这时,就需要学生从给出的条件入手,转换问题的角度,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提高解题的成功率。
(三)排除法
排除法是在做选择题时,最常用到的解题方法,它是通过运用所学知识,逐渐缩小选项的范围,最终确定问题答案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极大地增加学生做题的效率。学生通过仔细阅读物理题目,排除掉选项中与题目内容不相符的答案,再通过仔细观察选项,找出互相矛盾的两个选项,问题的正确答案就是其中之一。合理地运用排除法,能够减少运算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做题质量,熟练运用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成绩。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做题时,学生能够快速地捕捉到问题的关键,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发挥出学生做题的最大效果。例如,学生在学习《力》一节时,会遇到这样的习题:依据牛顿第一定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只有在静止的火车内,竖直向上高高跃起,才会落到原来的位置
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火车内竖直向上高高跃起,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火车内,竖直向上高高跃起,将会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D.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火车内,竖直向上高高跃起,将会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分析: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受到外力的干扰。可知,除了静止状态,人在沿直线匀速运动的火车内,高高跃起,也会落到原来的位置,所以,选项A和选项B存在明显的错误,予以排除,而选项C和选项D意思存在明显的矛盾,所以,正确答案就在他们之中,又因为人在车厢内高高跃起后,是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的,此时火车加速或者减速,人都不会落到起跳点的位置,通过对选项进行分析,可以知道火车在加速后,人会落在起跳点的后方,火车在减速后,人会落在起跳点的前方,所以,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为C。
(四)通过逆向思维寻求问题的答案
逆向思维也是做题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这是一种从问题结论入手,通过逆向推理找出相应条件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计算题上,应用的最为普遍。运用这种方法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通过运用物理公式,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例如:某位学生遇到这样一道题: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了1.75圈,他的( )
A.路程和位移均为R
B.路程和位移大小都为3.5πR
C.路程为0.5πR,位移大小为R
D.路程为3.5πR,位移大小为R
分析:学生们在做这道题时,就可以从结论出发,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探寻问题的答案。首先学生要明白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并了解相关的计算公式。路程是学生所走的距离。位移是学生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明白这点后,就可以运用公式计算出路程是3.5πR,位移大小是R,因此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D。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做题的正确率,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准确把握考查的知识点,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结束语
高中物理作为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题,在所有的方法中,整体分析方法、转化方法、排除法、逆向思维解答法,是最普遍的解题方法,希望为有关人士提供参考。此外,学生们想要提高解题的效率,就需要不断进行练习,在不断总结中,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提高自身的物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罗有为. 谈高中物理习题中常见的解题方法[J].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7(8):81-81.
[2]胡飞船.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小结[J]. 考试周刊,2017(92):142-142.
[3]徐国华. 浅谈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常见的解题方法[J]. 情感读本,2017(11):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