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创新和发展策略研究

2019-09-10付光宇

兰台内外 2019年16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大数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逐渐产生,大数据时代正在向我们招收。面对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爆炸性增长的发展趋势,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高校图书馆的资源管理效率,成为了图书馆管理工作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为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大数据对于图书馆资源管理工作的积极意义,并探究了具体应用手段和创新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

一、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

大数据技术的出现,有效拓展了图书馆的专业知识以及理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不斷完善,系统的日益健全,有效数据量开始激增。随着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和各种学术网站的产生,数据资源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有效丰富了数据资源库,使得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更加游刃有余。

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提升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提升了数据分析理论交叉验证途径的多元化,提升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使用图书信息平台,充分挖掘、归类以及分析各种大数据。大数据存储平台作为图书馆大数据知识体系架构的基础,对数据存储方案以及分配数据节点进行按需分析。图书馆数据量以及数据类型的多元性导致了原有的关系型架构逐渐失去了应有的功效,而非关系性架构则能够更加高效、可靠的处理超大型的数据集。

可以按照数据采集平台中所提交的知识服务需求,掌握相关大数据结构并且进行分析,明确数据选择的基本原则,利用数据库操作语言以及专业工具,从数据库当中抽取以及发现与知识目标有关的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再次加工,按照用户的需求寻找有用的特征,集中表示数据。

二、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大数据分析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表现主要是海量数据阅读。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利用数据能够分析以及分类读者的兴趣,为其提供其需要的书籍,显著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从而得到读者认可。大数据具备了空间以及时间属性,通过分析特定的数据资源最终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这便是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从数据分析层面来看,海量数据可以被看做是查找读者感兴趣的所有文献资料。其中,利用大数据当中的阅读数据能够体现出图书的被利用频率以及重要性。传统记录当中,单一化的数据难以说明图书本身的价值,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能够使用信息网络知识得到更加客观而又全面的数据,这为图书馆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大数据技术具备了复杂性,数据当中的有用信息以及无用信息共同存在,如何有效的区分隐性知识以及显性知识是大数据技术应用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同时,很多数据并非是呈现在管理者以及读者面前,而是需要采用特定的数学计算方法,比如模型辅助推算。我们将PBL作为实例探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所进行的硬性数据分析。PBL指的是将解决世界问题以及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显性数据能够借助学生的阅读资料以及点击量而获得,隐性数据在对大学生阅读考察的过程中获得。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关键任务在于区分读者的兴趣与需求,使得图书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同时也需要掌握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管理技术。当前,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步骤为:

1.数据采集。用户信息数据有着广泛的分布空间,高校图书馆要系统采集可以全面反映用户实际阅读兴趣、使用意愿以及需求的数据,才能够确保得到更加可靠而又准确的数据分析结果。其中包括:图书馆自动管理体系当中图书流通数据、文献传递数据、馆际互借,数字资源访问系统当中的资源检索、下载、浏览等相关资源使用数据,图书馆微博、博客以及微信等社交媒体当中用户资源评价和推荐数据,书店以及出版社等图书馆上游产业链网络当中的用户浏览、传播以及收藏的信息数据等内容。

2.数据处理。这些来源不同的数据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内容体积、格式以及精确性存在差异性。高校图书馆要按照不同形式的数据,比如图形、文本以及视频数据等相关特征,选择相应的存储机制以及预处理工具,对数据进行系统化处理,将其作为数据分析的前提。当前,Tableau等相关数据分析工具本身带有清洗数据功能,高校图书馆也可以选择专业化的数据处理工具。

3.数据挖掘。高校图书馆分析数据的时候,要按照实际的需要构建数据分析模型,有效的区分本科生、教师以及研究生等类型不同的用户群体,以及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社科等差异化的专业以及学科,确立关联规则,实施聚类分析。大数据魔镜等相关工具可以提供有关联分析以及组合分析等多种功能,高校图书馆能够灵活的对其进行选择利用。按照数据分析的结果,高校图书馆可以了解以及预测不同层次用于需求特征以及不同学科特征,结合当前经费以及馆藏情况,制定出资源建设的相关方案。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创新策略

1.总体创新方向。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创新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对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利用,其次,对图书馆服务效果、人力资源信息以及文献采集反馈信息的利用。图书馆需要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方针以及专业设置明确文献采集范围,使得本馆信息资源结构框架能够固化。凸显出重点,按照实用性以及针对性的基本原则明确本馆信息资源开发与组织,为科研以及教学工作实施深层次服务。所以,高校图书馆需要抓住大数据时代发展契机,按照科研以及教学的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利用以及开发,满足独特的基本需求。

2.具体实施策略。(1)实现多主体合作建库。高校图书馆本身所积累的信息资源有限,如何能够搜集到更多的有价值文献资料是各个图书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高校图书馆要积极的和其他单位之间加强合作,探索构建更加系统而又全面数据库的运营模式。由于工作重心以及藏书目的不同,因此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性的公共图书馆之间并不会存在文献资料上的冲突。双方都有独特的优势,如果能够加强合作,必将实现双赢。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强化自身建设,同时也要和当地的公共图书馆、行政部门等藏有文献资料的机构加强资源的合作共享,搭建极具区域特色的文献库,有效提升文献的质量与数量。

首先,充分发挥文献的使用价值。为了能够全面提升文献资料的使用价值,可以将图书馆中的纸质文献扫描成电子文献,依托大数据平台,将数字化文献资料汇总起来,构建地方性文献资源库。读者可以依托大数据技术,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且依托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借助智能手机以及网络终端设备,随时随地下载与查看文獻资料,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充分的发挥地方性特色资源的利用频率,为地方经济的有序发展以及文化交流充分发挥优势。

其次,注重与不同主体的合作。第一,为了搜集更多的特色文献资料,高校图书馆在服务读者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窗口优势,通过合理的形式向特色文献的拥有者做工作,提升他们参与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积极性,为搜集特色文献资料铺平道路。第二,高校图书馆可以和地方公共图书馆合作,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共享,为提升地方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推动产、学、研的有效融合达成协议,构建稳定的文献传递以及馆际互借模式,开展文献资源共建、出版物互赠、数据库互访、技术服务共同研发等方面的合作,共同为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第三,充分使用社会资源有效的开发馆藏技术,加强检索服务,实现文献资源的极大丰富。

(2)建立健全信息资源服务管理体系。想要建立健全信息资源服务管理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优化相关的信息资源服务制度,和用户保持联系,注重随时获得用户反馈,借助反馈信息,掌握用户对于信息资源服务的满意度,并采用相应的手段提升用户满意度。其次,注重对馆内相关人员的激励,制定更加合理和科学的薪酬体系,提供平等的晋升机会,最大化的技法人员工作积极性。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提升人员为用户服务的动力,实时跟进以及分析用户的需求,从而对不同的用户制定出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服务管理方案。再次,转变传统管理机制以及理念,实现发展以及协调共存。最后,注重对用户需求的研究,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在用户需求趋于多元化的背景下,用户个性化服务模式中需要加大对用户需求的研究,以此提升用户信息的获取能力。为了全面落实该措施,高校图书馆要成立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在于用户的沟通互动过程中,搜集用户反馈意见,整理用户新的诉求,从而构建全新用户需求库。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推动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现代化,信息资源管理逐渐成为了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工作,有助于信息资源的实时共享,有助于用户合理的使用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需要构建信息资源与实体资源有效衔接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本身的服务功能,为社会以及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朝乐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大数据与数据科学视角[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2):26-42.

[2]张 颖.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49-452.

[3]王 霞,刘 伟.试论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问题[J].电脑迷,2016(8).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中医药大学科研苗圃项目“大数据时代科技查新面临的挑战与创新发展研究”;基金编号:MP2016-50。

作者简介:付光宇(1979-),男,汉族,河南通许人,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大数据
浅谈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在H公司电工产品战略上的应用
图书馆
大数据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基于云平台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初探
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