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卡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2019-09-10陈艳
陈艳
[摘要]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采取贝伐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加卡铂二线治疗的 疗效及不良反应展开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两组患 者均接受培美曲塞加卡铂二线治疗,观察组在此期间联合贝伐单抗治疗,统计治疗情况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客观缓 解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6%vs 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蛋白尿不良反 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细胞角质白19片段(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l25)以及血管内 皮生长因子(VEGF)降低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化疗为基础给予晚期NSCLC患者贝伐单抗治疗 ,能够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不良反应,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贝伐单抗,培美曲塞,卡铂二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 9)22-0082-02
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首位,其中非小细胞癌的发生率最高,约占80%。NSCLC发生时较隐匿,待出现显著症状时,病情已处于中晚期,因此极易错失治疗的黄金时间。对于晚期NSCLC患者,临床多采取化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各具优缺点。有关研究发现,采取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NSCLC可获得较为满意、安全的效果。基于此情况,本文择取2016.07-2018.06时段接收的50例晚期NSCLC患者,分析研究贝伐单抗+培美曲塞+卡铂二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下为详细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2016年07月-2018年06月时段接收的5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常规组男人数比为14:11,年龄上限值为72岁,年龄下限值为46岁,均值为(59.08±4.27)岁;病程均值(1.39±0.75)年。实验组男人数比为15:10,年龄上限值为72岁,年龄下限值为47岁,均值为(59.53±4.16)岁;病程均值(1.47±0.62)年。经统计学检验组间人数、年龄等资料并未发现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及排除标准(1)选择标准:①病理活检确诊为非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经分期诊断标准评估后确定患者处于晚期;②骨髓造血功能无异常;③未接受抗凝治疗者;④PS评分小于等于2分。(2)排除标准:①存在无法控制的高血压疾病者;②近期有手术史、外伤史;③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者;④脑血管及免疫陸疾病者。
1.3治疗方法(1)对照组:采取南京制药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培美曲塞(H20080177)进行治疗,将500mg/m的培美曲塞与100mL的氯化钠(0.9%)混合静脉滴注,滴注时间大于10min;同时采取昆明贵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卡铂(H20053908)治疗,将卡铂AUC6与500mL葡糖糖溶液混合静脉滴注,滴注时间大于30min,21天为一个化疗周期。采取培美曲塞治疗前一周每天服用400ug的叶酸,直至第一个化疗周期结束,使用培美曲塞前一周肌注1000ug的维生素B,每9周一次;培美曲塞治疗前一天、当天以及治疗后2天,每日服用两次地塞米松,每次4mg。(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Roche Pharma(Schweiz)Ltd生产的贝伐单抗注射液(S20100024)治疗,第一日静脉滴注5mg&g,21天一次。两组患者每2周期评价一次疗效,均治疗直至患者病情进展或发生无法耐受的毒副反应或完成6周期治疗。
1.4疗效评价标准不良反应发生率:NSCLC患者经药物干预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蛋白尿等不良反应,分析患者是否发生上述情况并进行统计。疗效分析:取《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对于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估,主要内容包括进展、稳定、部分缓解以及完全缓解。血清肿瘤标志物:于治疗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mL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经3000r/min离心15min处理后置于-80℃环境中待检。主要检测内容包括CYFRA21-1(化学发光定量法)、CAl25(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法)以及VEGF(电化学发光检测法)。
1.5统计学方法将研究中所获取的结果取SPSS22.0实施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结果以[n(%)]表示,检验方式为“x”,计量资料结果以(x±s)表示,检验方式为“t”,若统计学“P”小于0.05可判定研究有效。
2结果
2.1疗效分析经分析表1中两组的疗效数据发现,实验组总缓解人数多于常规组,P<0.05。
2.2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表2统计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实验组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蛋白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
2.3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检测兩组治疗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未发现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CYFRA21-1、CAl25以及VEGF降低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表3分析。
3讨论
晚期NSCLC发病较隐匿,并无特异症状,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化疗为重要手段之一。EGFR(表皮生长因子)在肿瘤治疗药物中为主要作用靶点。虽然治疗晚期NSCLC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总体疗效并不够理想,临床认为治疗该病的主要目的为缩小瘤体,降低肿瘤分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探求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临床不断展开了相关研究。
贝伐单抗为人源化VGEF,包括鼠源结构(7%)以及人类IgG片段(93%),可降低免疫原性,延长半衰期。贝伐单抗通过结合VGEF对于通路进行阻断,可抑制形成肿瘤新生血管,改变肿瘤微环境,从而让存活血管逐渐陕复正常,还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培美曲塞加卡铂二线治疗是一种常规化疗方案,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生存期,抗癌活性较好,可提升患者耐受性,但是所致不良反应较多。通过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晚期NSCLC,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陸,有利于实现满意疗效。
综上所述,与单一用药相比较,联合多种药物治疗的方式可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以常规化疗为基础给予晚期NSCLC患者贝伐单抗治疗,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治疗疗效,同时还可改善不良反应情况,耐受性较好,具备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