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饮食健康教育预防草酸钙结石复发的应用效果
2019-09-10罗妍宋晓依陈桂丽
罗妍 宋晓依 陈桂丽
[摘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的健康教育对预防草酸钙结石的复发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草酸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在思维导图的模式下对患者进行预防宣教,并将图表交予患者手中,对照组采用口头宣教形式对患者进行宣教。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干预时间段尿液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干预后24周,观察组24 h尿量、尿葡胺聚糖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尿酸、尿钙、尿草酸比对照组低,差异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2周、24周、48周观察组的结石复发率比对照组低,但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式的宣教形式对草酸钙结石患者进行饮食管理,强化健康知识,对良好生活方式的建立能有效预防草酸钙结石的再次复发。
[关键词]思维导图,草酸钙结石,预防复发,健康教育,饮食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024-02
泌尿系统结石在泌尿外科中很常见,其中草酸钙结石约占泌尿系统结石中80%以上。结石的发生跟饮食有很大关系,若通过合理的饮食习惯会大大降低结石的复发率,但由于患者对预防结石的知识掌握较差,所以简单的教育方式往往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思维导图是英国入托尼·巴赞提出的,将大量发散性思维具体化、简化,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学习者对知识的应用和记忆更加便捷。为了减少结石的复发、提高预防结石复发的效果,我们以思维导图的教育方式应用到预防草酸钙结石的复发康复中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草酸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7.52±10.38)岁;对照组47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8.27±11.4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在出院前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对泌尿系统结石的相关知识进行健康宣教,并根据每个月的个体调查结果制定思维导图进行宣教,见图1。对照组在出院前给予患者泌尿系统结石相关健康知识的宣导。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干预后24周24 h尿量、尿PH值、尿酸、尿钙、尿草酸、尿葡胺聚糖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后12周、24周、48周结石复发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检验。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24周尿液相关指标对比干预前,两组患者24 h尿量、尿PH值、尿酸、尿钙、尿草酸、尿葡胺聚糖差异不大,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4周,观察组24 h尿量、尿葡胺聚糖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尿酸、尿钙、尿草酸比对照组低,差异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詳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后不同时间结石复发率对比干预后12周、24周、48周观察组结石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4讨论
草酸钙结石是肾结石里面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不当的饮食是导致肾结石发病最主要的原因,它是摄入形成结石的有关成分过多所引起的。饮食中各种成分变化可以反映出患者机体的代谢水平,所以健康的饮食科学管理能有效的降低结石形成的危险性。临床中由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大,对患者无法做到结石相关知识的详细讲解,大多只是采用口头宣教、板报进行宣教,内容以及形式上都比较单调、笼统,针对性不强,对患者长期存在不当的饮食习惯无法纠正,预防效果不好。因此我们利用思维导图对患者进行预防结石复发的宣教。思维导图模式能将相关零散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层次清晰的表现出来,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对患者使用思维导图模式下的宣教在干预后的24周后患者24 h尿量、尿葡胺聚糖比对照组高,尿酸、尿钙、尿草酸比对照组低,干预后12周、24周、48周后观察组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可以看出利用思维导图模式对结石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明显使得结石的复发率大大降低,说明这种健康教育方式将宣教的知识点提炼绘制成树状图,利于记忆,有利于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综上所述,利用思维导图模式对结石患者进行预防复发的健康教育能有效的降低结石复发率,提高了患者防治结石的认知水平,对患者预防结石的复发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