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环境对婴幼儿成长的影响

2019-09-10崔艳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崔艳

[摘  要:家庭环境对婴幼儿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后天的教育、成长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先天的条件更为重要。基于此,笔者在文中从家庭氛围以家庭教育方式两个方面,对家庭环境对婴幼儿成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家庭环境]

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当人诞生在世间的时候,对周遭的事物可谓是“一无所知”,同时其心灵、思想也都是纯洁的,人后天的品质、行为都来源于周遭环境的影响。教育活动从客观上来说,就是一种通过改变环境,促进成长的一种活动,所以什么样的环境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有义务为孩子打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进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一、家庭氛围对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婴幼儿接触到的第一个环境,对于婴幼儿来说,家庭几乎就是他们的全部。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婴幼兒的行为、习惯、语言、表情大部分都是通过对家长的模仿而养成的,而家庭氛围为婴幼儿带来的影响或许是良性的,或许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无论是何种家庭氛围,都会对婴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深远的影响,所以为婴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每一个家长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紧张氛围带来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情绪以及习惯,会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造成深远的影响,而婴幼儿自身的行为习惯尚未成型,所以造成的影响并不能第一时间体现出来,直到婴幼儿长大成人,行为习惯逐渐固化,家长才会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对此,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对紧张的家庭氛围对婴幼儿造成的影响就行了阐述:第一,容易发怒的家长,经常会在家中和配偶、亲人、朋友发生争吵,在父母争吵的过程中,婴幼儿的会产生害怕、无助的情感,甚至部分婴幼儿还会产生自责、内疚的情绪。同时,父母通过争吵解决问题的行为,也会潜移默化的对婴幼儿造成影响,婴幼儿在长大之后,也会采用这种方式解决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其受到的心理压力会逐渐增大。所以,青春期容易发怒的孩子,往往叛逆情绪会更为严重,这也是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的一种客观现象。

此外,内向不擅长表达感情的父母,会导致婴幼儿缺少表达感情的能力,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也会养成和父母同样的行为习惯。而这种性格无疑会被其他伙伴所孤立,其心中的情感就会逐渐增多,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做出不可理喻或者违背常理的事情。

(二)和谐氛围带来的影响

自由、关怀、和谐的家庭氛围,往往能够促使婴幼儿健康成长。通过父母理性且充满关怀的行为,婴幼儿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随着其认知水平的不断上升,就能掌握表达情绪、理性思考的能力。新时代下的父母,应该和孩子构建一个平等、民主的关系,父母、孩子之间可以平等沟通,相互关怀,这种家庭才能够营造出促使婴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氛围。

二、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一)惩罚教育

惩罚教育源于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家长极强的控制欲,家长在潜意识中认为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所以孩子的言行举止都必须听从家长的指挥。婴幼儿对世界的认知水平较低,所以在行为上会出现诸多问题,但其实这也是婴幼儿探索世界的毕竟过程。而部分家长对婴幼儿“不听话”的行为,采用“惩罚”的方式进行教育,这样不仅会对幼儿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导致幼儿从主观意识上产生被遗弃的恐惧感。随着幼儿的成长,幼儿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也会因为“惩罚教育”而越来越大。婴幼儿对世界没有足够的认知,其主观意识并不明确行为的对错。并且,正确是非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家长在其中要发挥引导作用,而不是采取“黄金棍下出好人”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确保婴幼儿的身心健康。

(二)溺爱教育

我国目前大部分家庭都是“421”结构,因为是家中的“独苗”,所以部分孩子在家庭中被父母、爷爷奶奶看作“掌中宝”,对孩子的要求几乎言听计从。溺爱主要表现为:轻易满足、过度关怀、特殊待遇、剥夺独立、包办包替、过度袒护,这样的溺爱方式,会导致婴幼儿的思想观念以及自我意识发生偏差,认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不会考虑他人的感受。从客观的角度上来说,溺爱就是将幼儿成长必须面对的困难替幼儿挡在了门外,同时也将幼儿的正常发展挡在了门外。困难是人们成长的必要元素,只有从磨难中吸取经验教训,才会让以后少走弯路,所以“溺爱”中虽然也有“爱”字,但是却是对孩子有着极大损害的一种教育方式。

父母虽然是孩子的保护伞,但是父母也要让孩子学会独立面对压力,解决各种困难。对于孩子想要得到的零食、玩具,家长则要要求孩子通过一定的付出来获得,避免孩子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父母对孩子的“爱”,同样也要张弛有度,只有父母用正确的方式“爱”自己的孩子,孩子才会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对待他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和谐、自由、民主、理性的家庭环境,才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品质。如果一个家庭充满了争吵、惩罚,那么必定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创伤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因此,父母要用正确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孩子,用良好的家庭美德,生动、形象的方法对孩子进行合理的教育,通过自己的行为、习惯、思想,为孩子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潘晴.家庭环境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6):147-147.

[2]薛艳丽.家庭环境因素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5):47-48.

[3]张振波.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长——探析《儿子与情人》中家庭关系对保罗成长历程的影响[J].青年文学家,2016(27):116-117.

[4]徐勤玲.家庭教育的环境与氛围[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9):31-32.

猜你喜欢

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幼儿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不幸的家庭,曲折的成长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家庭环境对高职高专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与辅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