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探析

2019-09-10李志高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9期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数学

李志高

摘 要: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很多教师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当作培养目标,通过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建立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果。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知识运用能力三方面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以期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

引言: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自然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不同的行业中都会应用到数学知识,尤其是技术性比较强的行业,都需要借助数学展开建模,之后借助计算机加以完成,可见数学知识变得越发重要。而在数学教学当中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促使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模式实践性非常强,十分适用于数学教学。

一、基于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理论基础分析

(一)心理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应该把培养学生心理方面当做教学重点,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教与学相结合,重视知识讲授的过程。此外,教师在建立数学教学体系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并且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二)教育基础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教师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只有提高终身教育的有效性,才能优化教育体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有效的知识体系,保证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的统一。此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这是对教育理论的一次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作目标。

(三)科学基础

高中数学有许多知识点,具有极大的实用性,例如数学符号、实际问题、归纳总结、逻辑思维等内容。数学的抽象性及逻辑性非常强,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构建一个高效的知识体系,学生在脑海中拥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把科学基础当作建立知识体系的主要依据,通过相关科学知识重新建构数学知识的具体框架,通过课堂的有效提问提高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等差数列》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先确定本节课中的重点与难点,之后针对等差数列的概念加以分析,对等差数列的定义及性质进行重点讲解。教师确立教学目标以后,再设计整个课堂的教学流程,设计问题时要层层递进,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借助猜想验证、探索交流以及归纳推理等方法,引导学生建立相应的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其学习效率[1]。同时,数学教师还可借助信息技术来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对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其性质加以直观认识,设置有趣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探索其内涵。比如,授课之前,教师可进行提问:我们应当怎样定义等差数列?之后,学生可根据教师提出的相关问题层层推进加以思考,进而对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进行理解并掌握。再如,教师在讲授《三角函数》时,教师可在課前进行提问:如什么是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三角函数的相关公式有哪些?这些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学生通过对问题由简至难的思考,层层递进,逐渐掌握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

(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通过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2]。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提出具体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对“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有关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掌握正切、余弦的相关公式,按照本节的教学重点提出问题,如怎样利用这些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在学生彻底理解相关公式后,再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提高其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仅仅掌握理论知识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学生才能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教师要学会利用不同的方法提高习题课的整体效果,运用问题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在选择练习题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选择过于简单或是过于困难的问题,过于简单起不到练习的作用,过于困难会花费大量时间,难度适中的习题比较适合学生的日常练习。例如,如果抛物线y1=2px焦点所在的直线L与抛物线拥有两个交点,坐标分别是(x0, y0)和(x1,y1),借助数学方法证明y0y1=-p2。教师在讲解此题时,可以从侧面引导学生对抛物线焦点弦有关知识进行复习,在学生做完题后,教师再根据相关知识点延伸相关问题,通过一道题达到复习所有相关知识点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整体运用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小妹,吴宜平.“问题驱动式”视阈下的高中数学微课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7(58):112.

[2]佚名.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 652(32):64+66.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高中数学
浅论教师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的提升
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策略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