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
2019-09-10黄承勇
黄承勇
摘 要:受到新课改的影响,使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工作任务,需要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凭借着对学生的思维启发和训练优势,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使其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获得有效提高。本文以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当作核心的研究内容,从下述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展开论述和分析。该研究以分析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作为主要的目的,从而有效增强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数学;实践策略;感悟
前言:众所周知,在高中阶段,数学课程作为主要的学科之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基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在具体的数学课程讲解时提出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通过借助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营造出轻松愉悦、互动性较强的数学教学课堂氛围,使更多的学生均能够参与到其中,感受到学习数学课程的乐趣。基于此,系统思考和分析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显得十分关键,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基于和现实生活紧密关联下的探究性问题设计
基于达到既定的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目的,教师应该进行基于和现实生活紧密关联下的探究性问题设计,以便引发学生实施深入思考,久而久之,使学生增加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从中选取合适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入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数学《平面向量》这节课的过程中,便将奥运会中的铁人三项当作问题进行科学设置,具体如下:在铁人三项的比赛过程当中,某某运动员处于静水当中游泳的速度为每小时x km,而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y km,假设运动员整个过程游泳的距离是z km,此时,此运动员游完整个过程的速度为多少? 其运动的轨迹如何?通过列举此种现实生活的案例予以提问,使学生形成一种熟悉感,便于其进行深入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1]。
二、确保所设置教学问题的针对性
对于高中時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鉴于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方面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理解能力也有差别,因此,教师采用问题教学法的时候,需要确保所设置教学问题的针对性,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设置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通过科学利用问题教学方法,对补充学生的数学知识量十分有益。不过由教师所设计的的问题,应该贴近现实生活,形成和学生之间的共鸣,使得学生的数学成绩获得提高。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数学《正弦定理》这几课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那些数学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为其设置较为简单的一般三角形练习题;针对已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优秀学生,可为其设置难度更大的练习题,确保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使每一位学生均有所获益。
三、加大对基于问题核心下变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力度
为了达到提高高中数学教学工作效率的目的,教师应该加大基于问题核心下变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力度,借助变形公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验推导公式的快乐,在使学生掌握解题时对公式变形方法的同时,教师还需要为学生设置难易适中的问题,结合学生在知识接受方面的水平加以设置问题。实际上,这也是其中的难点部分,应该以引导和启发学生实施思考,培养其科学的数学思维作为目标,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2]。借助问题教学法,便于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从而对学习数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这节课的过程中,其中包含了众多公式的变形,由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已知的条件,指导其实施变形,完成对公式的推导任务,有利于学生记住并灵活运用相关公式。
结论:从此次论文的阐述与分析当中,可以获知,系统分析与思考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策略显得尤为必要,拥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本文通过将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加以展开阐述与分析:基于和现实生活紧密关联下的探究性问题设计、确保所设置教学问题的针对性、加大对基于问题核心下变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力度。希望此次研究和分析的内容与结果,可以获取有关高中数学教师工作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并且从中得到相应的启发与帮助,以便充分发挥出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当中的良好作用,进而推动我国高中数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姚廷辉.基于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8,165(28):1850-1854.
[2]林榕圻.问题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实践与感悟[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 123(36):10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