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口蹄疫病诊断与防治

2019-09-10谢文新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摘要:口蹄疫病毒是引起偶蹄类动物口腔黏膜、皮肤和乳房出现水泡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病毒的易感动物高达70多种。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性疫病之首,我国将其划归为重特大传染性疾病,发病后必须坚持上报、封锁、隔离、扑杀无害化处理。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猪口蹄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手段。

关键词:猪口蹄疫;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6.088

0 引言

豬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剧烈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急,感染率高的特征。临床上猪口蹄疫病毒具有多个血清型,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O型和A型,病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流行。

1 流行病学

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最危险的传染源,患病猪和隐性带毒猪的水泡液、乳汁、尿液、口涎、泪液和粪便中均携带有大量口蹄疫病毒,病毒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蔓延。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没有典型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发病率最高,尤其是春季气候干燥少雨,圈舍内粉尘较多,都可以通过患病猪之间的直接接触或者粉尘间接接触传播。另外养殖场的往来车辆,养殖场内部的饲养管理人员,各种垃圾器械,乳汁饲料都是间接传播的主要源头。鸟类是远距离传播该种病毒的主要因素,携带有病毒的猪在市场交易和市场屠宰过程中,很容易加重病毒的传播蔓延。引种不合理,没有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导致带毒猪引入养殖场,加重病毒的传播蔓延。虽然口蹄疫病毒具有多样化的传播途径,但在白然条件下病毒对高温和阳光不耐受,外界温度超过37℃能快速将其杀死,因此口蹄疫病毒在夏季发病率极低。

2 临床症状

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口蹄疫病毒,近年通过大量调查材料发现,种猪和哺乳仔猪感染口蹄疫病毒的病例不断增加,但主要以育肥猪和保育猪感染为主。该种疾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7d,患病猪感染口蹄疫后,7d后会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平均感染病毒1~2d后会表现为精神沉郁,口腔流涎,张嘴呼吸并出现吮吸声,体温升高到41℃,发病2~4d后患病猪的鼻端、齿龈、口盖、舌面和唇面会卅现蚕豆大小的水泡[1],从口腔中流出大量泡沫状的内容,随着患病时间的增长,患病猪的水泡逐渐变大,通常经过一个昼夜破溃形成创面或结痂,这时体温会下降到正常范围。随后在患病猪的口腔和蹄冠周围会出现水泡,很快会破溃,影响猪群的正常生长,严重的导致整个蹄部脱落。有时在患病猪的乳头皮肤上也能够看见水泡。小猪感染口蹄疫病毒后,通常看不到明显的水泡特征,有时在舌头表面还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牙龈和口盖水泡严重破裂,破裂床面糜烂出血。如果患病猪存在明显的肠胃炎和心肌炎,会严重影响猪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如果没有继发感染细菌,通常在发病1~2周后即可白行痊愈,如果蹄部出现病变,发病时间会延长到2~3周或更久,死亡率通常在1%~2%。有些患病猪在水泡相互融合中,病情突然加重,全身衰竭,全身肌肉震颤,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呼吸急促,行走时左右摇摆,不能正常站立,往往因为心脏麻痹突然死亡,死亡率高达60%~80%。

3 病理变化

将病死猪解剖后,在除口腔和皮肤存在水泡外,在病死猪的食道和瘤胃黏膜表面也存在大量水泡和烂斑,胃肠道存在出血性炎症,肺脏呈现浆液性浸润细胞内需具有大量浑浊而粘稠的液体。恶性口蹄疫在心肌切面上能看到灰白色或淡黄色的条纹,正常心脏相互交错,好像老虎皮肤的斑纹状俗称虎斑型[2]。

4 鉴别诊断

临床上猪口蹄疫与水泡病症状较为相似,需要做好2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工作。水泡病只发生于猪不会感染其他动物,典型临床症状是在蹄部后跟和蹄冠附近出现水泡,患病动物主要为育肥猪和后备母猪。而猪口蹄疫病毒除感染猪外,还可感染其他偶蹄类动物,病变位置主要集中在面部、齿龈、舌头、嘴唇、蹄部。猪群在没有口蹄疫抗体保护的情况下,感染口蹄疫的患病猪存在心肌梗死,造成猪突然死亡,而猪水泡病造成的死亡率较低。

5 实验室诊断

猪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多样,临床上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实验室条件综合选择,常用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扩散沉淀试验等,这些试验均具有灵活、快速、廉价、高效的特点,灵敏度较高。但在具体试验中,一定要严格按照使用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失误操作引起假阳[3]。

6 紧急处理

由于猪口蹄疫属于重特大传染性疾病,发病后应该逐层上报,并由上级政府部门下达封锁命令,对养殖场进行严格的封锁处理,同时设定疫区、受威胁区域,并做好受威胁区域以内生猪养殖场的流行病学调查,检查其他养殖场是否存在患病情况,猪群抗体水平是否达标。对于不达标的养殖场应该及时进行疫苗补种。对于发病的养殖场应该立即将所有猪扑杀,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当整个疫区最后1头发病猪扑杀无害化处理完毕,进行严格的检疫检查,没有出现患病猪后解除封锁。

7 预防

为更好地防范猪口蹄疫病的传播流行,应实行封闭化的管理模式,注意科学选择养殖场,保证地势干燥、背风向阳,远离蚊虫鼠害侵袭,远离其他养殖场。养殖场周围2km以内不得多于3家养殖场。禁止非饲养管理人员和车辆随意进入养殖区域。对于到访养殖场的人员,进入养殖区域前应更换相应的服装,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养殖场内部的饲养管理人员尽量减少与外界的直接接触,严禁猪场不同生产区域的饲养人员相互走访。即便是在同一个养殖场内,在处理不同畜禽或猪舍生产事务时,也需要更换相应的防护服装,避免猪口蹄疫病毒的传播蔓延。养殖场应该坚持白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在转群时应将整个猪群全部转出,这样能有效减少猪群和其他猪交叉感染的几率。另外,养殖场还应注重卫生消毒,在养殖场进出口均应设置消毒池和消毒没施。结合养殖场疫病流行特点和发病情况,定期做好猪群疫苗免疫接种工作,这样能提高猪群的抵抗能力。每次免疫接种后都应定期进行抗体水平监测,保证抗体水平达标,保证免疫密度。

8 结束语

通过对猪口蹄疫疾病的发生和防治措施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了解到口蹄疫属于一种高度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并且能帮助饲养管理人员掌握猪口蹄疫病的具体流行特点。以提高防控意识,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方案,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和疫苗免疫接种,保证猪群抗体水平达标,提高身体抵抗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应卓.猪口蹄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分析[J].畜禽业,2019,30(7):85-87.

[2]王晓英.猪口蹄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J].农家参谋,2017(13):202.

[3]王法恩.猪口蹄疫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1):26.

作者简介:谢文新(1989-),女,藏族,青海湟源人,本科,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禽等动物的饲养管理、品种改良工作。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