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传染性脓疱病防治

2019-09-10侯俊山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脓疱羊舍水疱

摘要: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羊传染性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易感于羔羊。该病不仅会交叉传染给其他牲畜,也会导致人的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以羊口唇、舌、鼻、乳房等处形成水疱、脓疱、丘疹、溃疡并干结形成疣状厚痂为主要特征。该文分析羊传染性脓疱病的临床症状以及发病原因,并对本病的防治提出相关建议。

關键词:传染性脓疱病;羊;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6.071

0 引言

羊传染性脓疱病可以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羊只,是一种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的典型传染病,属国家第三类动物性疫病。该病在不同地区的发病高峰期不同,有的地区流行于春冬季节,有的则在春秋季节多发。传染性脓疱病毒属痘病毒科,是病毒中对外界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一种,通常该病毒在羊舍可存活2~6月,但其不耐高温,当温度处于65℃以上,30min内可将其杀死;另外该病毒对消毒剂也较敏感,如果用1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也会在几十分钟内将其灭活。该病会在任意年龄段羊之间传染,但由于羔羊的免疫力较低,抵抗力不强,致使羔羊较容易感染,感染后的死亡率也较高,而且年龄越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就越高;成年羊感染该病后,通常不会造成死亡,若在发病期间没有发生混合感染,那脓疱结痂后基本会痊愈,并且以后也不会再感染该病。

1 临床症状与发病原因

1.1临床症状

通过对该种疾病的流行特点进行全面调查,了解该种疾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3d,由于年龄不同、品种不同,表现出的症状也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上可以将该种疾病分为唇型、蹄型、外阴型、乳房型4种。发病初期的症状若不留心很难通过肉眼发现,症状较轻,此时若没有发现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等该病持续感染,病羊就会有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食欲明显下降,咀嚼无力,甚至会拒绝进食。发病位置通常在口腔,口腔黏膜上会生长出绿豆大小的红斑。随着发病的严重程度,红斑逐渐增大,形成水疱,水疱破裂后形成创面。水疱逐渐化脓,随后破裂后流出淡黄色脓液,溃疡面如果没有继发感染,细菌干涸后形成黄棕色的结痂,将患病羊患病部位的结痂组织剥离后,发现结痂下部的皮肤组织呈现桑葚状肉芽组织。该病会造成羊的口腔黏膜化脓坏死,导致羊无法正常进食饮水,长此以往羊的体重会下降,机体逐渐消瘦,直至因严重脱水造成死亡。良性经过的患病羊通常在发病1~2周内,痂皮干燥脱落,恢复健康,并且终身免疫。如果病情较严重,很容易导致丘疹、水疱、脓疱破裂后相互交错融合,蔓延到整个嘴唇周围、面部、脸颊、耳廓等部位,形成大面积的龟裂,很容易导致出血[1]。

1.2发病原因

该病病毒主要经黏膜或皮肤损伤而感染,若机体表面存在创口,则有被感染的可能和风险。羔羊是该病的高发群体,因为羔羊乳齿发生期,齿龈充血,易于摩擦刺伤,故常见首先发病于齿龈部。另外,饲喂的饲料如果较硬、粉碎不完全,没有对粗饲料进行柔化处理也会导致该病的发生。同时,如果出现病羊,则土壤、羊舍等均可能被病毒污染,引起羔羊发病,病羔再污染饲料、饲草、用具、土壤、羊舍及相互直接接触而使该病迅速传播。

2 实验室诊断

根据疾病的流行特点,可对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并可在实验室进一步诊断。方法为无菌收集羊水疱皮和结痂皮为病变材料,磷酸钠染色呈负染色,经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颗粒包膜呈椭圆形丝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也可以用于该病的诊断。另外,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在临床症状上与口蹄疫病毒(FMDV)、绵羊痘病毒相似,而且该病易继发于坏死菌和化脓菌的感染,因此有必要作出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

3 防治措施

3.1预防

饲养人员要做好羊场的管理工作,谨慎引进新品种。在引种前,必须对引种地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羊到农场后,必须进行1月以上的隔离观察和严格检疫,并进行多次消毒和免疫,以保证混养的健康。购人羊只时应选白健康羊群,而且要在正规厂家购买,购买后要先隔离观察2~3周,在确认其没有携带病毒或表现出病症时,才可以将其放入羊舍混群。在日常养殖中,饲料要尽量将其细化,粗粮要粉碎或柔化后才能进行喂养,防止饲料太粗太硬导致羊口腔受损[2];饲养人员每天都要注意羊舍的清洁,严格对羊圈和各种饲料进行消毒,保证羊圈的正常通风透光,适宜的温湿度,粗饲料的精加工,去除粗饲料中的杂质。积极推广秸秆青贮技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同时,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盐,减少绵羊的异食癖,防止口腔粘膜损伤。羊舍中的垫草在使用前要进行处理,将芒刺及其尖锐物体拣出,避免羊在日常活动中误伤;并要经常给羊喂淡盐水,以免羔、幼羊啃食墙基泥土等损伤口腔黏膜。发现病羊时,应迅速将病羊与健康羊严格隔离,分开喂养,并对羊舍和一应器具进行清洁消毒,通常用20%火碱溶液、10%石灰乳或20%垫草灰水消毒。在该病的常见地区,羔羊3日龄时可在股内侧接种羊口溃疡减毒疫苗,或采集病羊的痂皮,使其回归易感羊。另外,自制的活病毒疫苗能有效地预防羊传染性脓疱病的发生。

3.2治疗

临床上针对羊传染性脓疱病的治疗,还未发现有良好效果的治疗药物。由于患有该病的羊不会造成严重的死亡,养殖人员时常针对病羊对症治疗。通常羊的患病部位会在口腔、蹄、外阴等,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发病的部位,包括新鲜创面和结痂部位,用生理盐水洗过后,需清除结痂,清洗干净,使用浓度为0.2%的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另外,还可以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注射液,提高羊群机体免疫,使用剂量为2mL/kg体重,2次/d,连续使用5d为1个疗程,同时在饮用水中添加98%的盐酸吗啉胍粉剂,添加剂量为100g/100kg饮用水,连续使用1周,抗病毒[3]。

4 结束语

该病虽然造成的死亡率不高,但发病后仍旧会影响羊的生长发育,给养殖造成一定的损失。本文从该病的发病原因、症状等处着手,着重介绍其防治,以期给广大同行和养殖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梁安妮.羊传染性脓疱病临床诊断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2019(2):109-110.

[2]范天塘.一起圈养湖羊传染性脓疱病的诊治[J].养殖与饲料,2016(8):58-59.

[3]秦玉忠.羊传染性脓疱病防治[J].畜牧兽医科学,2019(3):118-119.

作者简介:侯俊山(1970-),男,山西五台山人,兽医师,本科,主要从事畜牧兽医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脓疱羊舍水疱
高寒牧区装配式钢结构羊舍冬季环境参数测定与分析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阿尔梅勒羊舍
鱼腥草外敷除脓疱
羊舍建设关键技术
猪水疱病的诊断与防治
猪传染性水疱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北方地区羔羊传染性脓疱病的防治措施
清水县不同羊舍环境质量监测报告
牛水疱性口炎的诊疗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