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9-09-10孙筱萌

关键词:书香图书育人

孙筱萌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并规定小学生需完成的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课外阅读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看出,随着学段增高,阅读量也应显著增加,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借助丰富的图书资源来达成。针对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缺少专职图书管理员的现状,关于进一步提高学校图书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图书的阅览使用率,是此类学校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现就如何提高农村学校图书使用效率与育人实效、多措并举使图书在书香校园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结合我校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以学生为本,逐步改进阅览室的各项管理工作

1.营造安静的阅览环境

如允许学生有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准备阅读;安排语文任课教师负责管理,重点管理爱做小动作、说话影响他人的学生,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

2.创造温馨舒适的阅览环境

(1)搭建教育平台。学校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和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爱护图书、爱护图书室公共设施以及进人阅览室后必须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教育。

(2)改进设备。学校把传统的图书柜换成“田”字形座位,每张桌子的中间放书架,每个架子上放四到五本书,学生可以在这几本书里挑选阅读。

二、以学生为本,科学管理图书,提高图书使用效率根据教育需要,学校将图书室必备图书进行科学分类,统筹安排,为低中高三个年段分别推荐应读书与可读书,形成了由浅人深、逐层推进的读书育人纵系列,同时为每一年.级学生核定德育、文学、科普、历史等学科的必读书与选读书,构成了点面结合,既专且博的读书育人横系列,由此分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3段6年12学期的读书内容,形成一个教育目标的层次化与课外阅读的系列化相结合的内容序列。学校发动语文教师利用周末及节假日到书店去挑选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书目,充分利用与现行教材配套的课外阅读资源(如《新语文读本》《语文课外读本》等)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阅读教育体系。

三、立章程,构建读书育人机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教师的阅读引领机制

(1)“班级”读书机制。学校成立教师“教育理论读书班”,在每个教室里添加一个座位即教师读书专座。每天早读和中午的时间,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写读书笔记。

(2)“读书”论坛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读书抓起。学校每周抽一小时举办教师“读书”论坛活动,每次2名教师轮流进行读书交流。

2.“35”课外阅读协进机制

(1)“三有”读书供给机制:家有藏书、班有书架、校有阅览室。

(2)“五一”读书约束机制:每日一报、每周一刊、每月一书、每学期一部长篇小说和每天一页读书笔记。

(3)“五会”读书促进机制: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汇报会、读书故事会、诗文朗诵会、美文鉴赏会、专题评论会。以一届“校园读书节”的形式集中进行。

(4)“五赛”读书激励机制:每学期举行一次手抄报比赛、读书知识比赛、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演讲比赛及古诗文诵读比赛。

(5)“五段”时间保障机制:上午30分钟早读、中午30分钟广播说书晚上布置30分钟读书作业、周一安排一节读书指导课、周三定为“读书日”。

3.制定书香班级考核细则

根据实际情况师生共同制定《书香班级建设与考核要求》和《书香班级考核细则》,订立读书公约,启动课外阅读“学分制”,将课外阅读列入考查项目,将阅读成绩载人《小学生成长手册》,每学期获得阅读优秀学分的学生才可评优。

四、勤指导,提高读书育人实效

1.心理上疏导: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心理障碍的调治和疏导,并倡导学生做到“三多三少”(多听少儿广播少看电视动画,多读有字之书少看卡通漫画,多读百科全书少看武侠小说);并力求达到“三不”:不动字典不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不动脑筋不读书。

2.读法上指导:重视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开好读书方法讲座,总结推广导读法、迁移法、反馈法、交流法等行之有效的独立阅读指导方法,强化精读、略读、速读等读书技能的训练。

3.学以致用:努力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所获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督促学生在交际与作文中活学活用所积累的语言材料。

五、严要求,培养小学生的自能读书习惯

根据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下列8个方面的习惯:1.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2.使用字典等工具书的习惯;3.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批注、勤记读书笔记的习惯;4.质疑问难、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判斷的习惯;5.在阅读中积累、在生活中运用的习惯;6.经常看书报听广播的习惯;7.预习复习及时温习的习惯;8.喜爱阅读、爱护图书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呢?我们的做法是注重实践,在反复训练上下功夫,采取兴趣培养、情境创设、学法引路法、评比督促等方法,尽快让学生走上习惯养成的快车道。

六、建设长久开放的“漂流”图书馆,图书漂流,播撒书香,传递文化

针对学校缺少专职图书管理员的现状,也为扩充学校图书资源,我们在校园中建设永久性开放的“漂流”图书馆。主要做法:首先借用学校图书阅览室的一角,建立“图书漂流驿站”,即我们的“漂流”图书馆。然后发动全校教师和学生进行“好书推荐”,之后,图书管理员联合课程部及各班班主任对推荐图书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简单的整理上架到“图书漂流驿站”的“放漂处”,等待这本书进入漂流。学期结束后对漂流图书进行收漂,图书收漂后的港湾是学校课程部,再传递的书收回课程部由图书管理员做好登记,个人的书收回也可,自愿捐献给学校图书室也可。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博客网页,起名为“漂流空间”。图书漂流期间,阅读的心情与感悟、心得与体会可以在“漂流空间”中的“漂友会”与他人分享,也可以记录在“读书记录卡”上自己收藏,还可以将自己写的好作品交由教师指导后发表在红领巾报上。

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我校学生普遍热爱读书并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读写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学生的知识积累、情感思想得到丰富,文化底蕴得到提升。读书三味既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的平实,又是“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华贵。“书屋”虽小,但地位很高。小小角落,书香却氤氲满室,师生“同沐四季风,共享读书乐"。

猜你喜欢

书香图书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书香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