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审美素养的建构

2019-09-10许金峰

关键词:牵动圆明园悲剧

许金峰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各种美的素材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心理素质。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意境以及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这些都蕴含着强大的审美价值,教师通过文字以及情境教学,使课文中的各种美渗透到学生意识当中,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真情朗读,让学生感受韵律美

语文学科中优美的文字,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很容易牵动阅读者的情绪,情感阅读是建立在学生理解以及教师指导的基础上进行,而在各种审美方法中“美读”是基础,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后让学生用语言将自己对文章理解的内涵读出来,教师再对此进行评价,然后再运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出作者真实的情感。如在《再见了,亲人》一文中,朗读时需要朗读者将其中感人肺腑的情感表达出来,王维的山水诗《鹿柴》则是寂静幽暗,而牵动心肠的《梅花魂》却是委婉深沉,使学生走进文章境界中自然的将自己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二、品味词句,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语言是艺术中另一种美的存在,让学生在细细品味词语,句式分析中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以此达到提高审美效果。如《鸟的天堂》一文中就有非常多优美的句子,特别是其中的词语更值得细细品味,其中的“颤动”一词就赋予了绿叶鲜活生命力的特点以及特有的精神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适当地用其他的语言代替文中的词句。如颤动一词就可用涌动或颤抖代替,然后让学生再次朗读,体验颤动一词在文中的奥妙,以及与其它词义的差别。情感朗读能将学生置于文中的情景中,极大发挥学生的联想空间,只有如此学生才会对文章审美产生愉悦之情。

三、创造意境,让学生感受形象美

藝术存在于不同思维中,而美也是通过不同感受激发出的思维情绪,不断研究美的人才可以感受到不同美感,真正品味到艺术的价值。由于小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审美想象力,也没有足够的表象,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再现文章情景,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情景中受到触动。教师可以通过图画,多媒体情景再现等方法将文中描述的画面呈现出来,还可以通过自身形体表演生动形象的描绘出文中的画面,也可以运用优美的音乐带动学生的思维,或者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加深学生对人物的了解。语文课程应当注重鲜活的创造力,使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还能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审美创造力,从而使学生领会到文章所表达出的情感。

四、文本剖析,让学生感受悲剧美

悲剧类文学作品对学生的审美也有一定的影响能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缺乏悲剧型题材的作品,例如《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悲剧作品的代表。悲剧作品最能牵动人的心肠,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牵动学生的情绪。其中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想方设法的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有价值的东西,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难能可贵的东西。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既能让学生感受圆明园前夕的辉煌,又可使学生对圆明园的毁灭产生痛惜之情。第二步,将文中蕴含的情感意义表达出来,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圆明园被毁灭的本质是清朝的腐败懦弱。第三步,进行价值与毁灭的比较,学生情感在这样的比较下会产生悲愤、怜悯之情,以此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猜你喜欢

牵动圆明园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印象·圆明园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 the photos 珍贵老照片,还原圆明园
牵动每颗心
游圆明园有感
利比亚首都争夺战牵动世界
乌克兰大选牵动各方神经
唱唱不下去的歌
圆明园里过大年
画家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