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肺炎性疾病诊治

2019-09-10肉先姑·库尔班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诊断防控

肉先姑·库尔班

摘要:该文以猪肺炎性疾病的防控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1起猪肺炎性疾病实例,分析讨论了如何进行猪肺炎性疾病分析诊断。随后围绕如何进行猪肺炎性疾病防控,提出一些具体的猪肺炎性疾病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猪肺炎性疾病;诊断;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7.083

0引言

在生猪规模化养殖中,猪肺炎性疾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这类疾病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得不到有效控制,將会为广大生猪养殖用户带来较大的损失。因此有必要对猪肺炎性疾病的防控进行探讨分析,进而有效降低猪肺炎性疾病发病概率,更好地控制猪肺炎性疾病疫情,减少养殖户经济损失,推动生猪养殖产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1案例分析

现有某规模化猪场,包括仔猪在内共有1 200头猪,其中仔猪300头、育肥猪700头、繁育母猪200头。2019年春季,均对猪进行猪口蹄、蓝耳病及猪瘟疫苗接种,但在4月下旬,受天气温度变化不定影响,在实际养殖中,发现有部分仔猪出现部分仔猪出现咳嗽症状,并且体温有明显升高,最高时可达42℃,观察其外表可发现,患病仔猪皮肤开始发红,呈点状分布,并且猪耳朵呈紫色变化,精神萎靡不振,部分患病仔猪的关节出现明显肿大现象。但繁育母猪与育肥猪情况正常,未见有患病迹象。随后养殖管理者采用阿莫西林、支原净等药物,对仔猪进行注射治疗,但病情依然没有好转迹象,甚至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7d后,繁育母猪与育肥猪也开始发病,症状与仔猪类似,此时部分患病仔猪死亡。随着时间的推移,疾病影响进一步扩大,部分育肥猪也开始出现“突发死亡”现象。通过观察死后育肥猪状态,发现猪鼻腔内流出泡沫状液体,液体颜色为红色,初步判断为猪呼吸道疾病。截至4月底,该规模化养猪场共发现患病猪132头,其中有80头仔猪死亡,14头繁育母猪死亡,20头育肥猪死亡。

2解剖病变

在诊治中,通过对病死猪进行解剖检验,发现在猪口鼻内,有泡沫状液体,颜色为淡红色或红色,猪耳颜色为异常的紫色,还有一些猪关节有明显的肿大现象。通过解剖病猪胸腔可发现,病猪的肺叶与胸膜粘连在一起,猪肺呈现出异常的暗红色,整体较为肿胀,用手轻轻按压,发现有大量黏液和泡沫从肺中溢出。通过解剖猪肿大关节发现,关节面有浆液渗出,病猪脾脏也表现为异常的肿大状,肾脏表面分布有明显的出血点,病猪全身淋巴结也呈肿大状态。

3实验室检测

首先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从病猪肺脏、淋巴结、气管中获取一些分泌物,并将其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基分为3种,分别为琼脂培养基、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猪肺炎支原体培养基。在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内,还添加有2% NAD、5%犊牛血清。在完成接种后,针对普通琼脂培养基,将其置于37℃环境下,培养时间为24 h。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与猪肺炎支原体培养基,将其置于专门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箱内分布有5% CO,培养48 h。从最终培养结果分析,在琼脂培养基、猪肺炎支原体培养基上,通过显微镜观察并未发现有菌落生长,但通过观察胰酶大豆琼脂培养基,能发现有菌落生长,这一菌落呈圆形,无色透明,大小犹如针尖,然后在该培养基中加入鲜血,制成鲜血培养基,实现菌株的有效分离,并专门对其进行培养,最终得到2株菌,一株菌含有B溶血,命名为X1,另一株未见溶血,命名为X2。

然后进行涂片检查,将上述2种菌株均进行革兰氏染色,通过显微镜观察可发现:2株菌均都是革兰阴性短杆菌,并且都为无荚膜、无芽孢,两极着色也并不均匀。然后对2株菌进行生化鉴定,从最终鉴定结果可发现,X1菌株能分解发酵葡萄糖、乳糖等糖类,还能对尿素酶产生一定的分解作用,并在在完成糖类分解后,还能产生靛基质,未发现有硫化氢产生。并对其进行硝酸盐还原试验,结果为阳性,氧化酶、甲基红试验结果为阴性。X2菌株也能分解发酵葡萄糖等糖类。但无法分解尿素酶,并在在完成相应分解后,也不产生靛基质与硫化氢物质,对其进行硝酸盐还原试验,试验结果同XI相同,也呈阳性,氧化酶、甲基红试验均为阴性。在完成上述实验室分析后,结合实际病猪表现症状与解剖症状,初步判断为X1、X2 2种菌株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副猪嗜血杆菌。

最后借助当地畜禽重大疫病监测防治实验室,进行对应病菌的PCR鉴定。结果表明:X1菌株正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X2菌株是副猪嗜血杆菌。

4诊断结果

通过观察病猪患病症状,并对病猪进行解剖分析,最后结合实验室致病菌检测,能确定病猪呼吸道疫病是由嗜血杆菌与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混合感染引起,属于一种猪肺炎性疾病。因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做好疾病全面防控。

5防控措施

在综合诊断完成病猪疾病确诊后,开始采取以下防控措施:第一,针对发病的猪舍,需要用生石灰和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彻底消毒,针对无治疗价值的猪以及病死猪,需要集中运出进行无害化处理。第二,针对病猪所在群体尚未发病的猪,需要进行集中隔离,观察猪生长变化,针对发病猪,需要进行PRRSV核酸检测,如果检测结果为阳性且有治疗价值,可选择氟可苏与复方新诺明进行肌肉注射治疗,用药量分别为0.1、0.2 mg/kg。每天注射3次,连续注射3d,能有效控制病情。若发现有病情反复的现象,可选择用20 mL林可一大观霉素肌注、15 mL黄芪多糖进行肌肉注射,连续注射使用3d。若仍不见好转,可选择复合VB+VC+肌苷+三磷酸腺苷二钠+糖盐水进行皮下注射,针对母猪,不建议输液,因为母猪容易出现心肌炎猝死。若检测结果为阴性,需要对猪进行紧急免疫。期间做好猪饲喂及消毒管理,7 d后,部分猪精神状态、食欲逐渐恢复正常30 d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猪肺炎性疾病很多属于传染性疾病,并且造成的危害较大,在实际进行该类疾病防控时,仍以预防为主,在疫病未发生前,要做好对猪的饲养管理,保持饲料、水源干净清洁,猪舍干燥通风,定期做好猪舍消毒工作。由于猪肺炎性疾病对仔猪有较大威胁,因此在母猪妊娠、分娩期间,提前做好疾病防控工作。通常每隔1月做接种1次灭活菌,在仔猪产出达到40日龄后,还需要进行1次免疫接种,进而有效提升仔猪的免疫力。在进行优良品种猪引进时,注意做好对猪舍的消毒处理,在完成优良品种引进后,注意先进行分开养殖,定期做好新引进猪疫病检查工作,在确定引进猪没有疫病后,再进行合并养殖。夏冬季节是猪肺炎性疾病高发季,因此注意在做好紧急疫苗接种,同时还应认真检查猪抗原情况,确保免疫接种的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在日常管理方面,注意加强猪圈清洁工作,猪食槽保持干净整洁,水槽中不能有在杂物或食物残渣。每天都要做好猪排泄物的清理,可用冷水直接冲洗猪舍,同时配合做好猪舍的消毒工作,在确保做地面无水渍后,方可让猪进入圈,进而为生猪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从根本上减少猪肺炎性疾病的发病概率。

6结束语

猪肺炎性疾病是生猪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在规模化生猪养殖中更为常见,并且这种疾病很多都具备传染性,一旦在发病初期得到有效防控,这一疾病将会迅速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对猪肺炎性疾病诊断与防控,有效降低疾病带来损失,提升生猪养殖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庆一,吴航.猪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症状、诊断及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7 (4):95.

[2]王学伍.猪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7(1):133.

[3]张月荣.常见的猪疾病类型与预防控制办法[J].农业与技术,2018,38( 10):118.

作者简介:肉先姑-库尔班(1978-),女,新疆麦盖提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兽医实验室检测、临床诊断工作。

猜你喜欢

诊断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公众通用新冠肺炎防控指引
公众通用新冠肺炎防控指引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