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逆向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邱驹华
邱驹华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课改对于地理学科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要求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学生的高分,而忽视了高中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地理 逆向思维 综合素质
前言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实践中,除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所学地理知识以外,教师在加强地理学科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对于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启发学生主动地、灵活地去思考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理解地理知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通过逆向思维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目前的高中地理课堂实践教学中可以发现,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理念,使得大多高中地理教师都受到影响,导致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地理成绩的提高,而且还会进一步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逆向思维的优势对于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改变一直以来正向思维的思考模式,逆向思维是指与正向思维方向相反但是又互相联系的思维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倒着想问题”或者是“反过来想一想”。在高中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的侧重于正向思维的培养,但是长期让学生运用正向思维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判断,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模式的建立,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定向的正向思维模式,在培养逆向思维或是其他发散性思维的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不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明确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在执教《河流水文特征—含沙量》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结合地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来分析探究“影响河流含沙量的因素有哪些”,以此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区别于传统的个人自主思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交流探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获得有趣的学习体验,还可以提升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从沙源的种类---坡面流携带泥沙进行推断,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由此推断出地区水土的流失影响了河流的含沙量。由此,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一结论,进行逆向思维的思考,从而逆向推断出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最后得出影响河流河沙量的因素。这种逆向思维得出结论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占据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性,加深对于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达到极佳的学习效果。
二、通过逆向思维探究命题真假,锻炼学生的辩证意识
逆向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还体现在通过逆向思维的反向逆推探讨某些地理方面的逆命题的真假,进而锻炼学生的辩证意识。例如,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到大量的原理性的知识,如从大气的冷热不均到风的产生,再到全球三圈环流的形成,一直到受气压带风带影响形成的典型气候,学生在学习这些原理性的知识时会比较难以学习和接受,所以在对这些理论性知识的掌握中,要让学生学会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探究和思考,能够有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和快速掌握,不只是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还有做题运用中,教师也要让学生懂得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审题和解题,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顺利的开展地理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执教《河流径流补给類型》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对不同季节中河流补给情况有更深的了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这一课程内容,让学生们运用逆向思维探究季节性积雪补给是不是只有春天才会实现融水补给的?什么样的气候才会出现积雪融水,为什么会得出这种结论?
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能够在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中有效地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和探究,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为后续的高效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逆向思维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逆向思维,就是让学生们能够从问题的反面去考虑和探究的思维方式,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还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达到深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目的。例如教师在执教《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内容以外,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化,进行拓展教学,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在教材现有的知识框架中进行教材的拓展,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沿20 E从非洲北部到非洲南部自然带有何变化? 在亚欧大陆的中纬地区从东向西的自然带有何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求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气候、地形等因素进行去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又问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比缺少了什么自然带?造成自然带缺少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从不同侧面的一系列提问,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本质的理解,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在讲解“天气”一节时,教师还可以改变“ 填鸭式”的陈述,引导学生对比“冷锋天气图”与“暖锋天气图”。首先,让学生看图以后找出两种天气形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接着分析若有冷锋( 或暖锋)经过我区,天气将如何变化? 最后,请学生举例出冷锋、暖锋天气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典型表现通过层层对比,给天气图注人活性,让静态平面图变成立体图、活动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养成逆向思维定势,推动地理思维中的突破和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 逆向思维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将其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地理的综合能力和地理素养,还有助于改变学生对于传统地理课堂教学的认识,让学生能够体会地理课程的魅力所在,从而增强对于地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新丽.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探究——以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为导向[J].名师在线,2019(20):62-63.
[2]冯丹.《公转的意义》和“逆向”思维教学的创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新课程、新教法、新案例探讨(系列五)[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7(07):25-26.
[3]孙苗琴.高中地理教学中体现的两种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与逆向思维[J].科技信息,2006(04):14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