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

2019-09-10刘盈霞

学习与科普 2019年18期
关键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人际关系

刘盈霞

摘 要:多彩的班级文化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了积极的精神力量。因此,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以良好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操,构建学生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班级文化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舆论建设  人际关系

班级文化是围绕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班级风气等的集合体。它包括班级环境的布置、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班级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班级良好风气的形成以及班级精神的树立等一切和"文化"有关的活动。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在班级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氛围、教育力量。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课堂环境的布局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最基本内容。它不仅反映了班级的精神,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都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要特别注意班级文化的布置。例如,在本学期的第一堂课上,我将以"怎样布置我们的教室"为主题,让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提出了建议并提出了许多创意。并选择承担课堂作业的任务。这样,学生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他们购买了材料,实际生产和一些悬浮物。通过学生之间的分工和合作,我终于完成了"装饰工程"并更新了我的"家园"的布局。这样,不仅反映了学生参与活动主体的能力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为师生创造了一个美好温馨的生活环境。考虑到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经过我们师生的考虑"静、敬、竞、净"作为我们的班训。有了目标,同学们就如同有了方向,在做人、做事时用这个目标来约束自己。如,打扫卫生时力求做到"净";学习时,同学们在教室内始终保持安静;在学习上学会竞争;在生活中知道尊敬長辈等。班级标志"团结"培养了学生之间强烈的合作精神。在孩子们的鼓励下,孩子们可以相互理解,宽容,班级更加团结了,友谊更加深厚了。教室内这些无声的语言时刻规范着同学们的言行,像一根行为的准绳时刻鞭策着他们不断前进。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学生行为。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除了学生意识之外,良好的班级还必须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强有力的管理制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行为的随意性。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中,我首先尝试这样做:以身作则,"言必行,行必果"。它真的成为了学生模仿的榜样。其次,在《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建立了课堂规章制度,班级规章制度,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遵守规则。此外,还发展了班级文明公约。 "班级文明公约"是全班同学共同遵守的标准。它可以调节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也有利于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对班级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班级今年的文明公约是“遵守规则,诚实守信;对与错之间的区分,学会选择;尊师,爱同学,感恩父母,勤奋学习;知错即改,积极上进。"班级文化的德育功能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就像"滋润春雨的声音,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的情操,塑造了学生的灵魂。

三、创设各种兴趣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

班级活动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增加学生活泼、愉快的校园生活,减轻学生学习上的压力,降低心理冲突强度,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每逢"六一节"开展了"班级小歌手比赛"、"讲故事比赛"、"普通话比赛"、诗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全体学生都参加,让学生们体会节日的快乐,获奖的喜悦,从中享受成功的体验。每一学期,还在班级中开展书法、绘画及手抄报比赛与展览活动,使学生们从一张张工整的字迹及一幅幅优美的画片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培养了学生开拓、进取、勇于克服困难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竞争意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发展了学生的特长。

四、加强舆论建设,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1.加强舆论建设。

健康的舆论是培养人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集体中每个成员的言行能及时作出褒或贬,肯定或否定,倡导或抑制的评价,对所有成员进行直接的监督和调节,集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例如,我在"你追我赶"的评级专栏中设置了一个爱心章节,记录了每一位获得爱心篇章的同学的感人故事,并在课堂上用语言表达,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在课堂上提供帮助。为了让学生感到他们的成长需要集体生活,特别是如果他们的行为得到集体舆论的认可,他们会更加热爱集体,更愿意为集体做出贡献。健康的舆论使学生信任集体,更多地依赖集体,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责任感。

2.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有效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团队成员的和谐共处,增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乐趣,促进学生的努力,健康成长,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它是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无形力量。师生关系是班级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只有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我还运用心理学理论为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减轻忧虑,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团结友好,相互尊重,人际环境中的和谐,可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要使班级工作行之有效,除正面教育,班主任还必须充分挖掘和利用班级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这不是时间来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问题。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的教育要持之以恒,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让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人。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我们的班级文化一定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路菱花,建立一个中队的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班主任,2004,(5)。

[2]沈永铭.教会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班主任,2004,(5).

[3]占玉芳,杨勤学.班集体建设三部曲.班主任之友,2001.

[4]姚灶华."学校文化"的认识与实践.浙江教育科学,2005,(1).强化班级文化建设关注学生健康成长责任编辑:飞雪

猜你喜欢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人际关系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班级文化建设初探
小学特色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新常态经济时期构建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研究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班级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