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9-09-10唐亚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新课程标准小学体育

唐亚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的有效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教育者开始结合目前教育教学所存在的各类不足,想要通过对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践来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此,本文以小学体育教学为例,分析了该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摘要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在本世纪初,我国在国家教育部的主导之下展开了对校本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工作,但是由于前期的校本课程开发缺乏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借鉴案例,导致改革效率相对比较低下。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许多学者开始站在宏观的角度,以学校目前的教育教学现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类不足提出了相关的实践和优化途径,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真正实现知识的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

(一)体育校本课程的意义

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实践的过程之中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我国加大了对体育教学的投入,期望学生能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之中培养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从而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治权和学习权。学校需要结合体育课程开展的实质要求,对小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进行调查与了解,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更好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作用和优势。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人格独立性。

(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

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所涉及的内容和环节相对比较复杂,为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体育老师以及教学管理者要以增强学生的体能为目的,加强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为了使校本课程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老师必须考虑地域性特点,在发挥本地优势的前提下,将当地资源与教材应用资源相联系,为各类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小学体育老师要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教学方案,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新时期的各種先进教育理念,在体育教学中充分体现本校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体育教学的合理性和针对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三)体育校本课程的优势

在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我国结合各地区的教育教学现状公布了新课程标准,校本课程的开发备受关注,同时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依据,通过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情况来开展的有效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有效性及其引导作用和价值,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稳定提升。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小学体育老师需要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之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共同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实践者,老师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学习同行的优秀经验,掌握全新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和技能,并针对课程开发的具体要求与标准,在教学业务能力得以不断提升的前提之上,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使用价值和优势,保证学生能够在体育实践的过程中掌握体育锻炼的技巧和精髓,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从上文的分析不难发现,小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学校形象的建设有着关键的作用,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学校必须遵循一定的工作原则和开发标准。

(一)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以简单的知识讲授为主,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要求老师及学校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需求,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表现的机会。因此,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老师也需要以这一理念为立足点,遵循实事求是、以生为本的原则,将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出发点,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

(二)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课程开发需要以学校目前的教育现状为立足点,分析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构建切实可行的体育校本课程思想框架,只有真正的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作用和优势。另外体育课程教学需要关注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三)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学校需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积极的将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落到实处,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个性化发展情况,鼓励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技巧,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体育教师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更好的体现学校的特色,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三、结语

在新的课程标准之下,为了给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加大对综合性人才的培养力度,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利用校本课程,不断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体育老师和学校应该把不同的体育教学实践研究相结合,通过对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落实来更好的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参考文献

[1]董翠香.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94-97.

[2]孙明.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赤子,2017.

[3]张杰.滦南县方各庄中心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4]徐烨,刘礼国,党会侠.新课程标准下黔东南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调查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5):159-160.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开发新课程标准小学体育
农村小学体育游戏的校本课程开发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
探讨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校本课程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