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方案的训练方法
2019-09-10沈希文
沈希文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推崇,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思维成为重要的探究方向。对此,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解题方案进行介绍,而后提出一些对应的训练方法,旨在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高中物理教学 解题方案 解题策略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8-098-01
高中物理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不足,从而导致其对物理概念与问题的理解难上加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据高考的应试性以及物理学科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高中物理教师要尤其注意在教学课堂引入活水,让学生如醍醐灌顶一般体验收获知识的成就感,从而加大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与动力。接下来,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中主要物理思维的培养途径进行分析,而后得出相应的训练方法及策略。
一、基于高中物理教学的物理思维培养途径分析
(一)以一题多解为突破口,打开学生的发散思维
高中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一题多解的可能性极大,因此,物理问题相较于其它学科问题更加灵活,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地引导学生通过一题多解发现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在题型的分析中打开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具备多角度看物理问题的能力和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和思维。
(二)针对物理难题,注意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运用
物理问题一般都具备一定的情境,但单纯从文本角度看问题则会出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现象,因此从具象的文本表述中将抽象情境问题表现出来十分重要,对此物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运用,引领学生通过画示意图、文本转图文等方式将抽象思维具象化,从而沟通物理数据间的联系,强化物理问题的层次性,促进学生对物理问题的理解与学习,并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以归纳总结为基石,确立良好的解题思路
总结归纳是提高解题效果的重要一环,它常常体现在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后续反馈,是确立良好解题思路的基石。一般在解决物理问题之后,教师应针对相似问题进行举一反三,针对不同深度或难度的问题进行具有完整性的归纳总结。当然,教师将这一环节的主体转移到学生手中,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进行,从而更加具有教育意义,也更能够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与解题意识。总结归纳往往是在多次反复与重复中得到质的飞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使用,学生要相信每一次积累的长远作用以及厚积薄发的力量。
(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依據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在安排教学活动和课后作业时应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具有层次化的分类教学。当然,教师在课堂难以实现完全的分类,我们只是需要在教学时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把握,而后进行预判性掌控,选择性提问,在课堂后进行分层作业的布置即可。物理教师应引导学生脚踏实地,依据自身能力选择答题难度,从而减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抵触情绪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
二、基于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解题方案的训练方法探究
(一)以化繁为简思维为基,适当采用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解题方案之一,它主要强调的是化繁为简思维,是一种基于复杂问题的思维简易化替代,即将复杂物理问题中的概念或思维以一种类似的简单方式进行模拟呈现,让学生在理解简单例题和概念之后,更轻松地面对和理解复杂问题。问题的复杂往往是由几个较复杂的细节串联而成,因此,运用等效替代法进行部分细节的分析和探究,可以有助于整个复杂物理问题的解决。等效替代法最典型的解题案例是我们所熟知的曹冲称象故事,基于此,联系物理的教学内容,等效替代法的采用也可以起到良好的锻炼作用。例如,在教学力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等效替代法完成化繁为简的任务。如将两个力分别产生的作用用于替代其二者的合力。
(二)针对抽象问题及概念,利用转化法解决
转化法与等效替代法有所不同,教师需要根据两者的内涵与运用进行区分,从而更好地指导解题方案的训练。简而言之,等效替代法是化繁为简,转化法是化抽象为具体呈现,二者具有本质区别。实际上,图像法就是转化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象辅助教学,更好地进行问题理解,从而让学生在直观形象中把握变量关系。例如,面对一些数据、条件等较多的问题时,但从文本理解上较难得出思路,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图象转化法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和理解,让学生在攻克难关中发现图像转化的神奇之处。
(三)在深入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临界值解题法
高中物理教学中,临界状态的题目也相对较多,此时采用临界值解题法十分关键,往往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一方面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另一方面也向学生传递了物理学科的奇妙。例如,在分析物体运动变化过程相关的题型时,部分题目中的物体运动轨迹较复杂,这时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临界值解题法就可以较好地由动转静,利用瞬间的临界状态进行问题突破和解决。教师要注重对临界条件的把握和教学,从而更好地分析临界解题的方向与方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辅助解题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与思维。
[ 参 考 文 献 ]
[1]徐卫大.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策略的训练方法分析[J].学周刊,2016(19):89-90.
[2]张洪秀.对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解题能力培养的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5.
[3]贾天东.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学周刊,2019(02):65-66.
[4]韩林茂.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探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