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词花意象

2019-09-10吴万松王韧刘永强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李清照

吴万松 王韧 刘永强

摘 要: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过许多的咏花词,不仅花的种类繁多,且不同的时期还以不同的花来反映自身情况。人生的不同阶段与那些花开花落结合起来展现了自己的一生。她喜爱花、歌咏花、了解花,花不仅是她生命的寄托,也是她情感的升华,更是她及性情的写照。李清照词的“花意象”带着宋人的情感亮相于中国古代词坛,她的才华横溢,使得她撑起了文坛女子的半边天。

关键词:李清照;词花意象;童年时期;婚姻时期;南渡时期

据统计,李清照的词十分之八都与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她现存的四十多首词中,有三十五首都写到了花,而在词篇里还直接用到了“花”字三十八次。无花便无诗词,有诗词便有花的境界。可见“花”已经深入到她的生命深处,看到她所写的花,就好像是看到了她本人。

一、童年时期——李清照的爱花情结

李清照的少女时期有着花一样的美好年华和生活,娇美且又自然。在她眼里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如梦令》中的“红藕”、“青草”、“白鹭”组成一幅生气勃勃的风景画,处处蕴藏着她对自然景物的热爱。这里的荷花也可谓是如此之娇。夕阳西下,彩霞满天,这位带着醉意的少女亭亭玉立,美丽娇嫩的荷花就是她少女时代的写真,那种天真烂漫也溢于其中。[1]

《浣溪沙》中的“娇”是她作为女性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主人公一出来就带出了不同寻常的女性之美,面容好似出水芙蓉般的娇艳,芙蓉一笑而开,看似无理,实则有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她倩然一笑,美丽活泼,眼波流转,细腻羞涩,凝视花月,苦苦思恋,写信抒怀,大胆追求。在封建家长制婚姻的背景下,这个芙蓉花一样娇嫩的姑娘对浪漫爱情和幸福自由的追求是如此真挚,炙热而大胆。

梅花是李清照写的数量最多的花,可见她对梅花不是一般的喜爱。在李清照的笔下,梅花也有着它独特的“娇”。十六岁那年她写了一首《点绛唇》,诗人的笔下描绘出一个活泼而娇羞的女孩,把少女初次懵懂的爱情描绘的真实而生动。娇弱的神态恰如在娇嫩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看到客人来了,娇羞的她只好用嗅青梅这个动作来掩饰自己的娇羞。当一个人喜欢上另外一个人时,那种娇羞是不由自主的。李清照从来不会被封建道德伦理所束缚,喜欢就是喜欢,她丝毫不会掩饰自己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只能说这个人真的是她心中所爱,才会令她如此勇敢。

二、婚后——李清照通过咏花寄托生命

在婚姻生活中,李清照与丈夫聚少离多,伴随李清照的是无尽的思念和孤独,面对房屋外的春夏秋冬,花开花落和对丈夫的思念她只能靠写作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这期间,她喜欢的花也发生了一点改变,多了菊花和桂花。笔下的花意象也不仅仅再是少女时期的“娇”了,慢慢的转变成了“瘦”。[2]

正如她的《如梦令》中的海棠,花姿明媚动人,自古以来就是雅俗共赏的名花,她不仅仅代表了妙龄少女,更是时光飞逝,时间一去不复返的标志。海棠花就好像是她自己,狂风骤雨就像是现实在摧残着这位弱女子,海棠虽然好,可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风雨的摧残。时光飞逝,自己也不再是那个年少天真的女孩,对丈夫的思念越来越浓,身体也日渐消瘦。

《醉花阴》中的菊花在她笔下活灵活现,人似花,花似人,甚至让人有点分不清是人还是花,同时还映射出了一些女人的特质,清瘦、憔悴、凄苦,不仅如此还向世人展现出了她菊花一样高洁的姿态。无论是“红瘦”还是“人比黄花瘦”,这些瘦的意象都反映了一个闺中妇女所经历的情感的折磨。

三、南渡时期——李清照的心情写照

南渡时期的李清照遭遇了人生的最低谷,不但国破家亡,而且丈夫又去世,南渡时期的李清照完全过着孤单、孤零、艰难的生活。这一时期李清照用诗词写出了自己真实的心情,其中不乏有花的意象。[3]

李清照《鹧鸪天》这首词中,用梧桐和菊花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凄惨的心境。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写作之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还在世,但是在外地做官。在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中还参杂了夫妻分离。可以说“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真实地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对于时代对于自己人生的一种深刻思考。

丈夫去世以后,李清照变得更加孤苦伶仃,甚至到了后来李清照又遭遇了牢狱之灾。自己一个人无依无靠的乱世自然是非常的凄苦。李清照有一首南渡时期非常有名的词,这首词就是《声声慢》,这首词的基调自然是清涼的、惨淡的,如果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渲染了凄惨的基本氛围,那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就把这种凄惨与悲凉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出来,能够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柑橘。黄花自然代表了秋天的凄凉与肃杀,满地堆积更大这种氛围拉向了极致。其实整首词中除了透露自己心情惨淡以外,还表现出了李清照对自己丈夫的思念。也许李清照回忆起了在北方与丈夫相亲相爱的生活,这种回忆在一定程度上更使得自己的心情低沉。

其实李清照南渡以后除了用花来寄托她对丈夫的思念,她还表达了对于故乡和故国的怀念。“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其实其中自有对丈夫的思念,但是其中亦有对南宋高宗的讽刺,项羽为了自己的气概宁可自刎也不逃过江东,但是赵构一听金兵南下就吓得立马逃跑,这显然形成了巨大的差别。李清照既有对国家的热爱,也有对当时当政者苟安江南的不满,一个大气、有家国情怀女词人的形象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四、结语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的一位著名女词人,她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使得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她的诗词中,“花意象是经常出现的,无论是在童年时期,还是在婚后,亦或是南渡以后,“花“的意象经常在李清照的诗词中出现,并且“花”意象的出现与李清照对于爱情的感悟紧密联系在一起,少女时对爱恋的懵懂、出嫁以后与丈夫的相爱相知、南渡以后对国破家亡的伤感以及对于丈夫的怀念,这些都听过“花”的意象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孙静华.在花的世界里抒写真情——李清照词探析[J].大众文艺,2019(05):33.

[2]陈加森,史敬芳.从李清照咏花词看境遇及创作[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9(06):73-74.

[3]刘永玲.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J].文教资料,2018(30):3-4+13.

猜你喜欢

李清照
谈李清照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当衣买书
李清照
点绛唇
如梦令
小两口的幸福生活
趣味生活秀
性格刚烈
李清照当衣买书
李清照检举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