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廊难搞

2019-09-10谭成仔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行健课室值日

谭成仔

今天天空飘着毛毛细雨,即使有阵阵微风刮过,地面也不会出现尘土飞扬。高一(12)所在的行健楼正处于翻修阶段,装修工人们早早地就来到了工地上班,时断时续地电钻声夹杂着丝丝的刷水泥声,加上整栋楼的势不可挡的朗朗读书声,汇成一曲校园乐章。

清晨7:00整,每天坚持看早读的我,像往常一样,精神抖擞地去班上看早读,路过我班负责的卫生区——行健楼五楼连接综合楼的连廊处,发现居然没有打扫,心中非常恼火,立马想知道值日的学生到底是什么原因没打扫。我走进课室,就发现负责值日的陈佳鑫和茹毅两个人安稳地坐在他们的座位上,一副清闲的样子。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的早读,我强压内心的火气,悄悄走到陈佳鑫和茹毅的面前说“你们两个出来一下。”“干什么啊?我们没犯错误啊。”两个人充满迷惑地跟着我走出课室。

当陈佳鑫和茹毅随我出来后,我就问他们“知道我找你们有什么事吗?”他们两个摇摇头说“不知道。”“你们两个今天还没打扫连廊的卫生啊!”我轻声说道。“连廊是我们打扫吗?”陈佳鑫迷惑地问道。“搞了大半个学期啦,你居然就忘了?”“哦,是喔。”“我本来想搞,但看到陈佳鑫不搞,我也就没搞。”茹毅辩解道。我马上说“你们两个是合作伙伴,你想到了,应该提醒陈佳鑫去搞。”陈佳鑫则说道“这里在装修,很难搞的。”“你也觉得很难搞吗?”我征求茹毅的意见。“嗯”茹毅表示同意。两个人说的貌似有道理,怎么办呢?如何说服他们?如何让他们认识到他们说的观点是错误的呢?骂他们一顿吗?强行罚他们吗?很显然都不妥,因为他们两个都显露出很不服气的样子,如果动不动就骂或是罚都会激化师生矛盾,根本达不到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折服的目的。

此时,小雨停了,但我的脑海里高速转动着,常言道“德高为范”,与其苍白无力说教,还不如亲临其境示范,我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来验证他们两个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于是,我轻轻地、不急不燥地走向放卫生工具的地方,轻轻拿起一把扫帚,然后把自己的手机拍照功能打开,对茹毅说“我现在试一下,看到底有多难扫,你把我扫地的过程拍照,以留下佐证材料。陈佳鑫你在旁边看着。我倒要看你们说得对不对?”

茹毅接过我的手机,一边看着我扫,一边把当时的情景拍下来了。五分钟后,我就把连廊的卫生搞好了。我转过脸对陈佳鑫说“你不是说很难搞吗?我一个人五分钟就搞完啦,你们两个人,难道比我一个人搞还难?”“老师,我说错了。”陈佳鑫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小声说道。我又用眼神盯着茹毅看了看,茹毅却说“即使现在搞干净了,大风一刮,很快就会有很多灰的,搞了也是白搞。”“现在有大风吗?”我反问道。茹毅说“即使没风,他们在装修,过一会儿就会有很多灰。”“你觉得一会是多久?10分钟够不够?我们一起在这里等10分钟,然后去看看到底有多少灰。”“可以”茹毅还是不服气地说道。“那行,我们就等10分钟”我说。

10分钟过后,我们三个人一起蹬在地上,仔细看着地面。“灰多吗?”我问茹毅道。“不多。老师,我错了”茹毅终于不好意思的低着头。前后不到20分钟的时间里,我用两件事证明了茹毅和陈佳鑫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而且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认错。

我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说“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绝对不可凭主观臆想去判断事务的难易,只有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才会知道事情的真相。”“对对”两个人表示认同。我接着说“今天是我搞的连廊,不是你们搞的,如果就这样算了,下一次值日的同学会有样学样,难道还让我为他们再示范一次吗?”“我们认罚”两个人异口同声地说道。“态度不错嘛!如果只扫一天,那不叫罚,最多算是补回了一次。”我笑着说道。

两个人想了想,不约而同地说“我們承包一周的连廊工作,来弥补这次的失误。”“行,用一周时间锻炼一下怎么搞连廊既可以提高技能,也可以磨炼你们的意志,还可以服务班级,一举三得,我相信全体同学会支持你们的!”我点点头道。这时,我发现茹毅好像有什么想说但又欲言又止,我也猜到他了想说什么。因为我知道,陈佳鑫每次值日时,都是姗姗来迟,人又生性懒惰,办事拖拖拉拉。“茹毅,你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出来吧!”我微笑着鼓励他。“老师,能不能帮我换一下值日的搭档?他每次都很晚才来,影响我们的值日工作。”果然茹毅指着陈佳鑫说出了他的担忧。

“遇到问题就要换搭档,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相互搞好合作才是根本之道。”我轻声地说。“既然你们两个一个早,一个迟,那不妨将连廊分成两部分,一人负责一部分,那部分出了问题,就找直接负责人,怎么样?”我用眼光征求他们的意见。“好”两个人同意了我的建议。“陈佳鑫,你负责我们班课室门口到综合楼贴黄色瓷砖的范围。茹毅,你负责我们现在站的位置到上五楼的第一阶阶梯为止的范围”我详细地跟他们将责任范围明确了,他们都表示“老师,我们清楚了。”“从明天起,我检查时,那块出了问题,我就找谁的责任,一旦你们再出现值日失误,则要上报年级做留堂学习处理。”“没问题”两个人心服口服地向我保证。

再接下来的一周里,每天早读前总是能看到两个熟悉的同样的身影在各自的责任区忙碌着,挥洒着劳动的汗水。他们清扫的是连廊的垃圾,净化的是他们的心灵。所以,我觉得: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但惩罚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作为受教育者——学生,犯下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肯定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动不动就祭旗规章制度的大棒,因为那样做,即使学生表面接收了你的处理,但由于没又内心激荡的过程,很难达到心服口服的效果。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行动去验证学生提出的观点是对还是错?那肯定比直接用规章制度来说教要高效得多,这种直达学生灵魂深处的手段,学生怎能不心服口服呢?学生心服口服啦,我们的教育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猜你喜欢

行健课室值日
新老师 新课室
陈雨瑄 顾行健
怎样在课室上好科学实验课
Man and Music
A review of kidnapped
From“TheUglyDuckling”to“TheWildSwan”
高校多媒体课室管理模式初探
值日歌
小熊值日
小河马值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