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9-09-10杨枚香
杨枚香
摘 要:相比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的灌溉,当前的教育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师也要针对现在的教育背景作出相应的改变。体现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思考的习惯,使得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入手,主要讨论了学生问题意识的中农药性以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意识;教学策略
只有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问题意识,才能够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调动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想象力,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养成爱问、多问的学习习惯,在加强师生之间互动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尝试与分析,提出以下几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一、在充满爱的教育方式中渗透问题意识
教师在课上采取的方式,呈现出的态度、语言等,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在问题意识培养的视角下,教师应该注重亲和力的表现,平等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提问被重视,从而在赏识教育的不断推进下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使得学生更加自如地与教师交谈,提出更加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赵州桥》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习赵州桥的建筑特点,以及作者具体描绘建筑特点的方式,主要是鼓励学生依据这篇课文的学习来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在课上依据课文进行提问:“文章中介绍了关于赵州桥的哪些方面?文中说了赵州桥的坚固和雄伟,是怎样采取具体的方式描述的?”并鼓励学生回答。有些学生的回答可能与课文内容不符,这可能是学生没有认真阅读课文,或是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不够,或是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理解等等,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针对性的表扬,找出学生回答中精彩的部分与需要进步的部分进行点评。其次,鼓励学生依据问题进行提问,有些学生因为性格的影响不想开口提问,教师可邀请其他学生提问,并为学生营造好提问的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境,锻炼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问题意识仅凭学生的主动发展是肯定不够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模板,让学生在模仿中逐渐找到提出问题的窍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知识水平短缺、生活经验少,面对本就知之甚少的课堂很难提出问题,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依据具体的学习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长此以往,让学生依据教师的思路形成提出问题并探究问题的习惯,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学习《蟋蟀的住宅》时,学生需要掌握蟋蟀住宅的特点与建造过程,了解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与蟋蟀住宅内外部的特点来加强学生对蟋蟀住宅的了解。教师:“文章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蟋蟀在选址上有什么特点?文中針对蟋蟀与其他昆虫的对比说明了蟋蟀的什么精神?是如何进行对比的?”在教师的一系列问题下,学生需要依据文章的阅读和分析来进行回答,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提问,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有什么问题等,主要是让学生在模仿教师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提出问题的方法。
三、改变教学观念,诱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设计教学问题邀请学生来回答的模式,是课堂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方式,但这对于学生的自主性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通过多样的手段来诱导学生提出问题。不应该害怕学生的提问打乱原有的教学节奏,或是害怕学生的提问没有必要、与本节课的学习相关性不大,应该让所有学生都有提问的机会,让成绩差、胆小、害羞的学生有机会在课堂上表现自己,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
例如,在学习《麻雀》时,教师可以将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由学生来进行提问,首先以导入语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麻雀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鸟类,因为它的色彩并不鲜艳,叫声并不惊艳,因此人们对麻雀的关注并不太高。但这普普通通的麻雀身上却有着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提问老师。”随后,教师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论是读音和词义、句式与描写手法等,都要予以十足的耐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内容。
总之,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的逐步引导和鼓励,将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利用充满爱的教育方式来建构人人平等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提问做好充足的准备,并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最后注重学生自主性的发展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01):49.
[2]邵建刚. 学本课堂从“问”开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基础教育参考,2015(0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