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2019-09-10雷亚敏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18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

摘要:事业单位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机关,其会计制度与一般企业有很大不同,在新会计制度全面推行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较以往有很大变化,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在本文中,笔者就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展开研究,总结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一系列分析下提出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策略,进而给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

当前,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对常出现问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最关键的原因是缺乏清晰明了的会计制度与核算标准。因此,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诞生能够有效地解决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各项问题。新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种类、范畴、价值等进行了明确要求,并就会计核算而制定的清晰的标准,这些能显著提升会计核算的质量水平,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得到改善。

一、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状况

(一)未设定清晰的核算标准,会计核算没有达标

与一般企业相比,事业单位在会计管理方面有很大不同。企业多是自负盈亏的,其办公用品及固定资产等均为企业的成本支出,所以,企业的固定资产核算、固定资产现值与折旧等均有明确的标准。事业单位却并非如此。在我国,政府财政补贴为事业单位主要的资金来源,其他收人极少,且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无其他收入。从办公用品的采购来看,由于事业单位具有特殊性,并不十分熟悉办公用品的市场价格,另外,物价也不断变化,这使得事业单位的办公用品类的固定资产的保值性不佳,持续下滑。除此之外,因为所适用的会计核算标准不明了,即便是依照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而展开核算工作,部分事业单位的核算结果也无法达标。

(二)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不合理

当前,国内很多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所采用的方法過于落后,其固定资产的采购方面也未能够与时俱进,效率不佳。比方说,在采购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企业仅需要采购部门开展采购工作即可,核算价格非常清晰,无争议。事业单位在采购固定资产的时候,所涉及的审批手续非常多,效率低下。现阶段,其登记和审批都有严格的流程,较为复杂,这使得固定资产核算时的工作量非常大。所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处理方式不科学,不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还使得最终的核算结果无法达标,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难度加大。

(三)影响会计核算结果的不确定因素非常多

对于企业而言,会计核算必须要令核算结果具备真实性与准确性。只有这样,企业的资金等各项资源才能够得到科学配置,企业才能够令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事业单位却与此不同,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会计核算中需要考虑的内容非常多,整个核算工作会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作用.比方说.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一方面,要考虑是否依照国家法律及相关政策而开展固定资产的采购与使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固定资产的采购与使用是否能够产出预期的社会效益。因此,与企业不同,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价值缺乏精确性,所以,在实际核算工作中,固定资产价值容易或高或低。恰恰是因为这些不确定因素的作用,事业单位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时困难重重。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优化其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事业单位的内部管控,严格控制各个采购环节

在事业单位中,国家财政支持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因此,无论是政务公开方面的要求,还是资金使用效率方面的要求,均需要事业单位做好内部管控,对社会公众负责。在使用资金的过程中,事业单位最主要的支出为采购固定资产,做好固定资产采购方面的管控,不仅是会计管理的要求,还是对社会公众负责的表现。除此之外,在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还应当做好各个环节的监管工作,重点监控好采购价值,特别是部分价格昂贵的固定资产,更要格外重视。针对这部分固定资产,事业单位可以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从而令资金得到更加合理的运用。事业单位还应当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折旧、定价与人账等,杜绝中饱私囊的现象出现,从而充分维护国家与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政府的公信力提供保障。

(二)积极建立与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效,然而其责任落实多集中在政务方面,很少关注财务方面的责任落实。这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责任难以落实到位,存在诸多问题,无人管理或难以追责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新会计制度的推行下,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建立与健全内部控制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令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明确自身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有人管、有人负责。另外,也只有当责任落实到个人的情况下,各岗位的工作人员才能够严格依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进而减少不良问题,令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得到提升。

(三)重视培训与教育工作,全面改善财务人员的素质

现阶段,事业单位内的大部分财务人员均是由社会统一招考而来的。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事业单位所招聘而来的财务人员以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为主,这部分人员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然而实践经验却十分匮乏。这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不佳,专业程度不足。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财务人员只有具备足够的业务能力才能够胜任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这种状况下,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培训与教育工作,全面改善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令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固定资产管理中,从而令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利用率与安全性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在国内经济水平持续提升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也迎来了一系列改革,事亚单位的资金来源与使用均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难度加大。另外,随着国民素质水平的提升,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这要求事业单位必须深化会计管理方面的各项改革工作,令固定资产管理更加科学与合理。现阶段,如何依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成了事业单位思考的重要问题。事业单位当强化内部控制力度,严格把控固定资产采购的各个环节,并健全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各项制度,从多角度而做好固定资产采购与使用的监管工作,令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利用率均得到改善。只有这样做,事业单位才能够快速适应新会计制度,并全面提高自身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新芳.固定资产核算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分析[J].现代企业,2019(6):142-143.

[2]王秋光.关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工作的几点思考初探[J].纳税,2018,12(30):105+108.

作者简介:

雷亚敏,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石家庄。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思考
探讨如何加强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
关于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关于加强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信息化技术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领域的应用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