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低年段学生有效观察的策略
2019-09-10罗瑞敏
罗瑞敏
观察是学生获取外部信息,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观察能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以及鲜明具体的认知,他们基于观察提出问题,再通过观察获得发现,从而形成科学结论。因此,指导学生初步学会观察,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升是小学低年段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明确要求,使观察更具目的性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低年段的学生一般还不会主动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而且观察的目的性差,随意性强,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因素。如果教师在给学生布置观察任务时,仅仅提出“好好看”“仔细看”之类的笼统要求,很难达到观察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明确的引导,让学生直接切入观察主题,加强观察目的性的训练。比如可以通过一系列具体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观察的内驱动力,使学生的注意力指向观察客体,经历自主发现和获取认知的过程。
如《石头》一课中有观察石头的活动,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看一块石头,这并不叫观察,而是要去寻找石头上面的某个特征才叫观察。学生对石头并不陌生,但不一定能就一块石头展开仔细观察,也不一定能从各个方面去描述其特征。所以在观察开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等各个方面进行观察,还可以借助教材上的气泡图辅助观察。同时要给予学生观察和描述方法的指导,如引导他们思考怎样描述石头的颜色?石头的大小怎样界定?什么样的纹是斑纹?可以借助哪些感官获得信息来描述石头的表面?……教师只有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才能帮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从而有效地完成观察任务。
方法得当,使观察更具系统性
观察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观察活动的有效性。低年段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排除外界干扰因素的能力也较差,所以他们的观察往往比较凌乱,不够系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做到“观有法、察有序”。
1.综合多种感官,全面观察
观察不只局限于用眼睛看,还要将听觉、嗅觉和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相结合,做到观其形、闻其声、嗅其味、触其体,使学生获得全面的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并积极思考,是学生进行有效观察的前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也有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感官总动员》一课中,需要学生观察蜡烛点燃前后的不同特征。活动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不同特征,这就需要他们运用各种感官来观察。教師可以提示学生尽量详细地描述蜡烛的形状,摸起来的感受,闻起来是什么样,什么颜色,它的粗细等等。蜡烛点燃后的情景又是怎样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描述点燃后火苗的形状、颜色,闻到的气味,手放在周围的感觉等。接着让学生讨论这些特点是通过什么感官找到的,比如我们观察蜡烛的粗细是用眼睛,用手,用鼻子,还是用耳朵呢?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学生明白要想全面准确地观察并描述事物,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感官。
2.从整体到局部,有序观察
要想对具体事物做到系统、精确、细致的观察,就需要有一定的观察步骤。学生观察物体时,可以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进行,对各部分的观察可以按照由上到下、从左到右或是由表及里的顺序进行,观察时要主次分明、层次清晰。
在执教《感官总动员》一课后,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一项观察指纹的活动,让学生对某根手指的指纹进行观察。笔者先引导学生观察整个手指的指纹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看指纹中一根根线条是什么样子的。比如指纹整体看上去像水中漩涡的,仔细观察发现指纹线是同心圆或者螺旋线;有的指纹乍一看像簸箕似的,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一根纹线是向一边开口的;有的指纹看起来像弯弓一样,一根根纹线是弯的……通过这样从整体到部分的有序观察,能使学生快速、精确地观察出指纹的具体特征。
3.学会比较分析,细致观察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观察就是把不同条件下的同一事物或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进行观察,捕捉它们各自的特征,在比较中有所发现。比较观察法的观察重点很明确,能促进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还能有效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如在观察指纹的活动中,学生可以观察自己的各个手指的指纹有什么不同,自己和别人的指纹相比又有什么不同,这就是比较观察。在比较分析中,学生会发现不同手指的指纹各有不同的特征,每个人的指纹又各有区别,可以让学生尝试归纳指纹的几种类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指纹卡上把指纹拓印出来再进行比较观察。
借助语言描述,使观察更具深刻性
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描述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科学素养之一,它有利于学生对事物进行更好的分析和概括,同时通过语言描述,还能把观察到的结果储存起来,纳入已有的知识建构之中。低年段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往往只能抓住事物表面、浅显的特征,不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如果在观察时能借助一定的语言描述,就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能使观察更具深刻性。
如在《盐和糖去哪儿了》一课中,教师要求学生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及特征。这个观察任务对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对于溶解可能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但并不能准确说出溶解的概念,也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在水中溶解了。观察时,如果教师用一系列问题来引导学生细致描述,比如盐加入水中后是什么样的状态?红糖加入水中后有变化吗?沙子放进水中后又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观察到的哪些现象能够说明盐和红糖在水中溶解了,而沙子没有溶解?这样带着问题去观察会使学生的观察更细致,通过语言描述又能使学生对观察结果的理解更为深刻,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理解溶解的概念。
优化实验记录,使观察更具精确性
精确的观察能帮助我们从细微之处发现事物的特征。低年段学生观察的精确性一般较低,只能描述出观察客体的个别属性,不能表述整体细节。而且,他们观察得快,忘得也快,如果只观察,不及时记录,观察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如走马观花一般,达不到精确观察的效果。因此,在观察前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可以用观察报告、观察日记或绘画等形式来记录。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使其更仔细、认真地观察,还能巩固观察结果,便于学生在对观察结果的思考中发现问题,促进他们观察能力的提高。
同时,小学科学记录单的形式往往过于单一,很难激发学生的记录兴趣,使学生失去观察的动力和兴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观察任务来设计一些能帮助学生精确观察的记录形式,而不拘泥于传统的记录单形式。
如《这里面有空气吗》一课要求学生观察一些物品放入水中后是否有气泡冒出来,进而判断它们里面有没有空气。学生的活动手册上只需要学生在有无空气对应的格子里打钩就行了。在教学中,教师发现这样的记录形式过于简单,使得学生在观察时不够细致,仅像看热闹一样将物品放入水中,一看有气泡或无气泡,观察任务就算完成了。有的物品,如小石块,可能只是在放入水中的瞬间有一点气泡冒出,又如海绵,在放入水中后,会有很多气泡附着在表面上,挤压后气泡才会跑出来。如果学生不能精确细致地观察,就会判断错误。因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记录单:画出物品放入水中后冒出气泡的大小和样子,并且用语言描述出来。这样的记录形式就对学生的观察活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要观察有无气泡,还要观察气泡的样子。学生要想达到这样的观察目标,就需要专注地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多种多样的气泡,如有的冒的泡大,有的冒的泡小,有的只是瞬间冒泡,有的泡是一串一串的,有的泡是一个一个跑出来的。
观察是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策略,指导他们进行有效观察,促使学生在观察中体会乐趣,拓宽视野,赋予他们灵巧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