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写作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
2019-09-10吴敏娥张暖华
吴敏娥 张暖华
【摘要】细致观察是三年级刚学习作一项先要解决的问题。学生不会观察,难于积累素材。因此,笔者结合课题《小学中年级“剪影式”轮流日记习作的实践与研究》,配合统编教材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的对比,从“表格填写、例文学习、片段点评”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整理出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的一些方法,使得学生学会细致观察,积累生活素材。
【关键词】小学写作;细致观察;习作;对比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的第五单元是一组以《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为主题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的习作。本组习作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产生新的发现,掌握用多种感官以及抓住事物的特点、变化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从而形成良好的细致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笔者结合自己所研究的课题“剪影式”轮流日记习作的实践与研究,通过对比前后两次的课堂实录,发现通过剪影与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学生对自己积累的素材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对学生细致观察方法有一定的帮助。
一、循序渐进指导观察
我们以《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为题上了两次研究课,以两次的课堂实录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表格填写”“例文学习”和“片段点评”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求帮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1.表格填写——指导如何观察
实录对比:
【第一次课】
(课前准备)
(学生把最近观察的一种事物或者场景填在表格上)
观察记录单:
学生填写的表格如下:
【第二次课】
课前准备:(表格如下)
师:请大家把最近观察的一种事物或者一处场景填写在表格上。(指导填写:先填写观察对象的名称,引导学生可以观察事物的外形、叫声、趣事、生活习性等方面中选择两三个方面进行填写,并用关键词填写)
学生填写的表格如下:
对比研究发现: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一些事物,学生看过听过,甚至亲身经历过,所以要求他们把观察事物写下来时,学生就会很积极地去写。但是,如何将生活中所有观察到的事物都写下来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观察的太多,没有侧重点,没有方法可寻,学习的热情自然会减退。
第一次课,虽然老师都设计了表格让学生填写,但是没有明确指导学生往哪方面填写,收上来的表格大部分学生填写得杂乱无章,没有抓住重点进行填写。因此,在课堂四人小组汇报观察成果的环节上,学生根本不知道怎样向同伴们介绍自己的观察对象,同学们也听得一头雾水。从学生的填写情况来看,学生填写比较多的信息,信息量很多,学生难于找到有关的动植物的特点。
通过交流研讨,我们认为想要学生明确如何观察,老师必须做好铺垫,让学生在填写表格前,知道一些的基本方法。因此,这次我们修改了表格的设计,填写之前先帮学生梳理一下可以从观察对象哪些方面入手,让学生明确要填写的是什么,并且要求用关键词填写,这样学生的思路就清晰多了,表格填写的内容就简洁而充实了。同时,在课堂四人小组讨论汇报观察对象环节,学生便可以畅所欲言,有话可说,并用“我要写_______,主要从_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等几方面进行描写。”这样的设计,学生在讨论后都能说出自己观察对象的主要特点,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从学生的填写情况来看,学生能抓住关键词语,按照老师教给他们的方法,进行有序填写,并且抓住了动植物的特点进行归类填写。
通过让老师抓观察前的铺垫,注重抓住事物的特点,用上关键词进行填写,学生观察有了侧重点,有了句式,学生化繁为简,自然观察顺利,有法可寻。
2.例文学习——指导如何细致观察
实录对比:
【第一次课】
师:请同学们浏览《我家的小狗》,课文主要描写了“王子”的淘气可爱以及“我”和“王子”之间哪几件趣事?
生:两件事。一是小狗“王子”学“狗”字的时候叫得真欢;二是“王子”竟然敢跟火车赛跑,真有趣 。
师:那么,我们另外的一篇习作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呢?我们先看这篇课文的表格,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杨梅的外形、颜色和味道这三个特点。
师:看来你们的概括能力真棒。那么,这篇例文是怎样描写这三个特点的呢?(相机板书:写特点)
生:作者是这样介绍杨梅的颜色的。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
生: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师:听到你们的朗读,老师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咦?这里写出了杨梅味道这个特点吗?还写了味道的?
生:变化(相机板书:写变化)
师:这篇例文还有其他地方写变化的吗?
生:杨梅的颜色,先是淡红的,然后是深红最后几乎是黑的了)( PPT出示杨梅颜色的段落,并配相应的图片)
师:你的反应真快,这时候你们联想到第五单元还有哪些课文也写了事物的变化呢?
生:金色的草地,早上和傍晚蒲公英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
【第二次课】
1.学习《我家的小狗》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我家的小狗》,现在来检查一下预习情况(出示表格)请完成表格,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小狗“王子”?(指明学生作答)
预设1:外形、叫声、趣事(相机板书:外形、叫声、趣事)
师:你概括得真好。课文是怎样描写外形的?叫声呢?趣事呢?(指名学生作答)
师:你答得真准确。我们从中这两件趣事中可以體会到了小狗“王子”的?(生:可爱、淘气)
2.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
师:现在来看看《我爱故乡的杨梅》,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并完成表格(用关键词)
师:这篇课文主要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杨梅的特点?
预设1:外形、颜色、味道(相机板书:外形、颜色、味道)
师:你概括得真好!杨梅的外形是怎样的?颜色呢?味道呢?(指名学生作答)
对比研究发现: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有限,便决定了必须用清晰明朗的形式引导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次课,老师主要从“写趣事、写特点、写变化”这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例文的学习,提出的问题虽然符合课文内容,但是两篇例文的融合度低。尤其是第一篇例文的学习,老师只在小狗的趣事上重点用力,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学习,学生自然对动物的写作方法知识掌握自然不够扎实。
交流研讨后的第二次课,我们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把两篇例文都用前面所列出表格形式进行教学,既承前启后,又有前面观察的铺垫,做到“扶”“放”相结合。先学习《我家的小狗》时,老师没有一下子放手让学生填写表格,而是用老师引导学生用上一些关键词填写,并且屏幕出示有关关键词语填写的方法;接着在学习《我爱故乡的杨梅》时,老师就稍微放手让学生在文中抽取关键词填写,并在小组里面共同对照,接着让学生回答有关的内容,并在屏幕上出示。最后,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拍摄回来的,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再小组交流,小组交流中,学生继续用上面的表格,观察并写上表单中的关键词语,最后进行小组汇报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这样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从不懂到懂得运用表单的格式进行细致观察,并能用自己的话语说出事物的特点,这样,学生在获得观察事物的特点时候有效而扎实,从而达到学会细致观察的目的。
3.片段点评——指导如何写片段?
【第一次课】
师:嗯,现在要开始我们的写作啦。请大家拿出原稿纸,把你们刚才所说所想写下来。(巡视并相机指导)
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坐端正了,哪位同学想把自己的作文拿上来分享一下?
(投影学生(害羞草)的文章:我要写含羞早,主要从外形、变化两方面进行描写。它的叶子小小的,绿绿的,尖尖的;它的花圆圆的,软软的,还有许许多多的绒毛。它的变化是这样的,每当我一碰它,它就会合拢起来,我一捏它的茎就整条茎垂下来,它真可爱啊!但是,他是具有毒性的哟!)
师:这段话写得怎么样?
预设1:好
师:好在哪里?
预设2:让学生说出文章好的地方。
师:你读得真认真,这里也是抓住含羞草的特点来写。
(投影学生(我家的小狗)的文章:我家有一只小狗,它的名字叫做妹妹,它出生是在淡红色的,长大时是黑色的。它眼睛圆溜溜的,它很小,它喜欢汪汪叫,如果它汪汪叫就是它想和我赛跑。
我喜欢我家的小狗。
师:现在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这个片段,并所说写得怎么样?你来说一下
预设2:我觉得作者在描写狗看到样子和它叫声时候喜欢赛跑。
师:看来你把刚才所学的知识都能学以致用了,你的学习能力真棒,请坐。这里抓住了想法和趣事。(指着板书)
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了班上几位同学的作文,他们写得好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写想法、写变化、写趣事(指着板书)
【第二次课】
1.学生自由写: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观察记录单和学到的写作方法一起来写一下你的观察对象。
2.出示作品进行讲评。
(投影:我家的小太阳花和向日葵一样,每当到了早上,它便张开红色的笑脸,得意洋洋地开着,好像在说:“切!你们这些植物,丑死了!都没有我美。”但是到了晚上,小太阳花就羞答答地把自己的脸藏起来,好像有谁骂过小太阳花似的。)
师:现在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这个片段,并所说写得怎么样?好,你来说一下
生1:她主要写了太阳花的变化(相机板书:变化)
师:可以具体说一下写了哪些变化吗?
生1:早上张开了笑脸,晚上便合拢起来了
师:你分析得很好。还有其他同学补充吗?
生2:这里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相机板书:拟人)
师:你可以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2:第一:它得意洋洋地开着,好像在说:“切!你们这些植物,丑死了!都没有我美。”这有人才会这样说。第二:“羞答答”一般形容小女孩。第三:“藏”这个动作词(相机板书:动作词)
师:你分析得真棒。下面请大家看另外一篇。(指名学生读)
(投影:小猫可聪明了。我每次放学回来,它都会围着我"喵喵"地叫,好像在说:“欢迎你回来,我的小主人。”有一次,我拿了一些米饭给它吃,可它一点儿也不吃,直瞅着我叫。我知道它的意思,就拿了一条小鱼放在米饭上,它立即抢了过来,用脚爪撕着,津津有味地吃。)
师:请大家边听边思考这个片段写得怎么样?
生1:很好,主要写了小猫的趣事。(相机板书:趣事)第一:每天放学围着我叫;第二:有一次我把鱼放在饭上才肯吃
师:你分析得真透彻。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生2: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一:“每天放学围着我叫”;第二:“瞅”“撕”“抢”等这些动作词。(相机板书:拟人、动作词)
师:你说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两位同学写得好的共同点在哪里?第一:都抓住了?(事物的一个特点进行详细描写);第二,都用了?(修辞手法);第三:都运用了?(动作词)
对比研究发现:
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意义在于解决新知识如何运用。
运用新知这一过程一般采用熟记、应用等方法来进行。其中进行片段习作能否熟练运用概念是判断一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指标。
第一次课,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片段习作后,点评比较表面,只分析了片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没有深入分析字、词、句等,学生的习作水平没有质的提高。
交流研讨后,我们重新设计了点评环节,主要从“观察”和“表达”两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做到抓细节,多感官参与,去观察注意事物的变化,并有表单顺序表达,并用上动作词和一些恰当的修辞手法等。不仅让学生会写,而且能体会到写的乐趣。
二、提炼总结观察方法
本课例按照“实践→理论+研讨→实践”的思路展开研究。即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表格设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课堂观察,筛选出符合本课题“剪影式”轮流日记中的细致观察周围事物的有效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观察、快速积累生活素材,获得学生真实素材,有效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和观察能力。再通过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习作的方法,教学模式等,在此基础上形成自主、科学的细致观察的策略,促进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与习作方法——表单+关键词+提炼+片段描写的方式。
[本文是《小学中年級“剪影式”轮流日记习作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