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归经典智慧 践行朴实教育

2019-09-10张雅丽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9期

张雅丽

【摘要】学校教育的效果需要几十年后才显现出来。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信息化日益发达,形式主义、功利化、浮躁现象冲击着校园。大家越来越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忘却了教育的本真。笔者的学校在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朴实的办学理念,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通过各种精细化管理、实践活动加以贯彻落实。

【关键词】五年规划;朴实理念;行动落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的效果往往需要在几十年后才能看出效果,小学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其功能的显现更具迟效性特征。然而,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校园外的世界非常精彩,形式主义、功利化和浮躁纷纷涌入校园,教师和校长们越来越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作为基础学段的领导老师们,如果不能坚守内心深处的教育信念和情怀,很容易就会忘记我们为了什么而出发,迷失了办学的根本。

笔者的学校在研究制订五年发展规划的过程中,提出以“朴实”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并在落实中把朴实价值观进行细化和深化,努力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加以贯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理念先行——在经典智慧中寻找教育真谛

面对教育领域的若干虚名和浮华,我们需要放慢脚步,静下心来,重读经典,努力发现教育的真谛。朴实教育的“朴”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出“见素抱朴”“绝学无忧”“少私寡欲”作为治国的具体措施。见素抱朴的理念非常适合当今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朴实教育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教育者坚守教育的良知,努力依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而全面的发展。

朴实教育的“实”字指诚实、务实、实干、追求实效,与习总书记提出的“实干兴邦”精神相符合,也与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各行各业求真务实的精神相一致。朴实教育是求真的教育,意味着不玩花架子,不空喊口号,细致入微地为学生着想,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脚踏实地的探索。朴实教育是务实的教育,意味着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关心每一个学生,追求教育活动的实效。

在朴实精神的指引下,在精研校情、学情、师情的基础上,笔者的学校提出以“知书达礼,学有所长”作为学生培养目标,倡导勤学好问、乐学创新的学风,督促和指引学生提升文明素养,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基于本校教师敬业精神较佳、创新能力不够的状况,学校倡导严谨、互助、创新的教风,引导教师走团队合作之路,树立以研促教的新风。管理要为教育教学服务,本校坚持人文关怀、民主参与、文化引领,努力让学校成为其乐融融的幸福家园。在办学过程中,本校秉持“用文化做教育,以细节求卓越”的指导思想,努力将各项主张落到实处,全面提升学校教学、德育、管理效能,建设活泼、和谐、朴素、本市一流的优质学校。

二、行动落实——依托教学改革和德育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朴实教育是本校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创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一种尝试。在实践过程中,学校依据办学理念,吸收和借鉴中外成功的教育经验,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学习和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努力在教学改革、德育创新、课程建设各方面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

1.课堂教学:求实求活,优质高效

笔者认为好课堂要体现四个关键词:“鱼+渔+欲+榆”。“鱼”这里指教师无私地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学生的。“渔”指教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指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找鱼”“捕鱼”。“欲”指老师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也萌生寻求知识之鱼的信念。“榆”指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不仅思学、想学还要乐学,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本校正在推行的“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就是力求四个方面有机统一。

2.德育创新:加强家校联系,培养健全人格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儿童的成长受到来自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影响,教育学、心理学告诉我们,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方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使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如果三方存在分歧、冲突,就会削弱教育效果。因此,学校十分重视家校合作、社会实践活动,力所能及地让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学校保持一致,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①家校有效合作是学校实施朴实教育的有力保障。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搭建长效平台。动员、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工作提供支持;协助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在家长中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管理,做好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传达工作,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

成立家长学校,创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的长效机制。完善家长学校的机构,明确职责。家长学校下设三个部门:一是家長教育培训部;二是文娱部;三是文秘部。为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奖励,各班成立了班级奖学金,奖学金由家长自愿捐资筹集,班级奖学金的使用由班主任与家委会成员一起制定,定期邀请家长同参与总结和奖励。班级奖学金的成立,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家长也参与班级管理、了解班级情况,架起了有效家校合作的桥梁。

创建家长信息库,为家校合作提供便利。信息资源库主要分三类,一是有特长的家长,邀请他们参与学校的社团辅导;二是成功的企业家,每学年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进行社会实践;三是正能量有家教经验的家长。学校利用家长会,让这部分家长进行经验交流,以此影响其他家长。家长信息资源库的建立,完善了教育的形式,丰富了课程的资源,对教育教学起到了必要的有益补充,以家长的优势带动了学校教育。

②让朴实教育指引各项德育活动的实施。“道德体验并不追求某种实体性存在,它既不与现行的学校——课堂教育相对,也不是五育之外的单独一育,而是作为教育意识、教育思想渗透于整个学校教育之中,引起人的生命感动,诱发人的道德体验。”这种体验或许更易于内化为个人的情感。在引导和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知、情、意、行协调发展方面,本校做了如下尝试。

A.自主管理。自主管理的目的是自我教育。学校对班级、学生的日常管理,大多由学生自己操作,期初,大队部向全校公开招聘管理人员,按学校要求将录聘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录聘学生需参加大队部举行的培训,每天的卫生、纪律、仪容仪表、早午读等情况均由学生自主考评,相互督促。期末,学校对参与管理学生进行总结表彰。

B.仪式熏陶。每学年,学校有两项重要的仪式令学生特别兴奋、难忘。一是期末颁奖典礼“红地毯上的喜悦”。学校设置了各种奖项,大部分学生跳一跳就能拿到,学校精心布置颁奖舞台,获奖学生以方块的形式手持奖状,走过红地毯,接受全校师生及家长的祝福,自信心、自豪感顿时爆满;二是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上最有意义的当数“心愿瓶”的设置。毕业班每位师生用卡纸写下未来的心愿,在全校师生的见证下投入心愿瓶,最后由班长签名并密封,相约20年后回到母校打开心愿瓶。一张简单的纸片,一个或许不成熟的愿望,会不断激励学生前行;一个极为普通的“心愿瓶”,却始终系着学生对母校的思念。

C.亲子活动。每学期亲子义工们都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春联义卖,筹得的善款,用于慰问与扶贫活动;班级开展春秋游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感恩教育,形成良好的劳动观。

3.课程建设:构建丰富多样、适合学生的课程体系

一直以来,本校都以培养“知书达礼,学有所长”的学生为目标,努力设置适合每一位学生的课程体系,具体来说,主要是以文化艺术类课程、体育健康类课程、生活服务类课程、德育实践类课程、学科趣味类课程、国际视野类课程为基本框架,开设了生动活泼的情趣活动课程,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情趣活动课程分为自主选修课与特色社团活动两种方式。自主选修课是指以年级分组自主设计的课程,每周开展一次活动,要求全员参与。一、二年级为第一团队,重点开设生活类的课程;三、四年级为第二团队,重点开设艺术类课程;五、六年级为第三团队,重点开设国际视野与传统文化类的课程。特色社团活动更受学生的青睐,中国鼓、小合唱、装饰画、棒球、篮球、四棋、吉他、小钟琴等,队员们个个身怀绝技,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屡获佳绩,学校先后成为“中国软式棒垒球实验学校”“东升镇篮球训练点”等称号。学校通过开设情趣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经过多年实践摸索,本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求真杯”教学大赛、情趣课程、特色体艺项目等亮点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靓丽名片。

三、美化校园——让朴实教育之花在校园盛开

相比外表,朴实教育更追求实效。但朴实教育也应该是美好的教育。“无华”并不必然与“朴实”相伴。一所求真务实的学校,一定要有优美、丰富的校园,有会说话的墙壁,有高效的课堂,有五彩缤纷的校园文化活动,惟有如此,才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发展机会,让学生展现成长过程中的美丽。在鲜花簇拥中,孩子们幸福快乐地成长,是朴实教育所追求的最佳图景。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本校注重营造朴素、书香、生态的校园环境,注重景致的育人作用,注重景致与自然和谐及体现师生成长的足迹。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选材中,尽量使用竹、木、石等自然材料。在功能划分上,将教学区、运动区、功能区及办公区巧妙分隔,又相互依存,做到动静相宜。在教学楼园地中,学校精心设计了“名人园”“书香园”与“围棋印象园”,设置了德育长廊、书香长廊及艺术长廊,名人警句时时激励着师生,师生书画点缀校园,处处都是学习的地方。校园绿化郁郁葱葱,红花绿叶相互映衬。每一处景致,每一面墙壁,每一棵花草有机配合,形成了和谐的、充满情趣的育人乐园。

打造书香校园,引导学生享受读书快乐,陶冶道德情操,是本校的又一重要举措。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读书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通道。因此,朴实教育的另一个体现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为了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兴趣,笔者主要做了以下努力:一是制度保障。学校制定了读书活动管理方案,书香班级、书香之星评比方案,分年级制定了读书方案、读书计划,让读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二是时间保障。学校采用“规定时间”和“规定内容”的方式来落实;三是书源保障。送书到校、换书活动,定期给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购买新书,有效地更新书源;四是活动保障。每年的十一月份是学校的读书活动月。期间,学校进行书香板报评比、班级换书、书签设计比赛、书香之星评比、“我读书,我快乐”汇报演出、講故事比赛、读书交流会等读书活动。

同时,学校还把阅读延伸至家庭,形成有效的亲子共读。到目前止,学校已进行了十一届“十佳书香家庭”的评比,从第一届“十佳书香家庭”评比中只需有书房、书桌、书架等简单要求,到现在的要求有一定数量的可读书籍及必须有亲子共读的习惯,在要求的不断升级中,学生逐步形成了浓厚的阅读氛围,由学校至家庭无不充溢着浓浓的书香,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读书的快乐,培育了人文精神。

践行朴实教育,贯彻实干精神,努力提升学校品质,已成为全体师生及家长的共同信念。朴实教育,集聚了本校师生探求教育真谛的热情和智慧。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朴实精神指导下,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细致入微地为学生着想,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进行脚踏实地的探索。今后我们将继续一如既往,努力前行,谱写朴实教育的动人篇章。

参考文献:

[1]朱靖华.做朴实教育[M].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7).

[2]于银广,成丕虎.做朴实无“哗”的学校教育[J].中国教育报,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