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浅析
2019-09-10范贤荣
范贤荣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课堂教学模式已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职责也由课本知识的灌输逐渐转向了教授学生学习技能,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态度与意识。在此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已然成为新课改下广大教师的普遍共识和共同心愿。下面,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展开论述,旨在进一步深化数学课程改革,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生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导入;电教;合作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种种弊端和缺陷日益显露了出来。在应试教育理念支配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为在有限的时间内教以学生更多的知识与解题技巧,教师习惯性地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机器,这便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而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生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尽早走出“教教材”的误区,并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对传统数学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以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数学课堂。
一、实施趣味导入,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意指做一件事情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教学亦是如此。因此,为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一定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摆在首位,并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学的具体内容和需要实施趣味导入,以此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进而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比例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之初,我先是利用课件出示了学校的国旗旗杆,并向学生问道:“同学们,熟悉这个地方吗?现在我想知道这根旗杆的高度有多少米,你会用什么方法来测量呢?”这一问题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待其凭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简要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后,我继续说道:“同学们的办法好是好,可是具体操作起来却比较麻烦。其实我们有一种既科学又方便的测量方法,但需要同学们掌握这节课的知识才能正确地测量出旗杆的高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的应用。”如此导入,不仅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急于学习新知的迫切愿望,这便为接下来教学内容的讲授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电教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内容
鉴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学科却极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决定了仅凭教师一味地口头讲授非但不能令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甚至还会在极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对此,教师不妨借助电教手段来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以便在增强数学教学形象性和生动性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和对老旧数学教学的有益补充。
在教学“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为使学生了解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我先是运用多媒体演示了将一个圆平均分成16份,再将各个部分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动态过程。之后,我向学生问道:“如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32份,那么又会拼成一个什么图形呢?”随后,我边说边运用多媒体进行了演示,并继续引导道:“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圆可以被无限等分,那么拼成的图形就会越近似于什么图形?”学生答道:“长方形!”如此,通过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不仅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且还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认识,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内容。
三、开展合作学习,实现师生有效互动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力图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基于合作学习这一形式来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互动。
在探究“圆柱的表面积”时,我先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共同制作一个圆柱体,并向其强调道:“在制作圆柱体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它是由什么平面图形组成的。”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得知圆柱体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组成的。于是,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利用之前学过的知识推导出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会在班内巡回辅导,对学生遇到的问题予以及时的指导点拨。如此,通过开展合作学习,不仅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总而言之,要想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与生成,教师就需尽快走出“教教材”的误区,尽早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并在坚持以生为本的前提下,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理念、模式、方式与方法进行大胆革新,引导学生逐渐建立自主的、灵动的、合作的学习方式,以使传统课堂长期低效的现状得以及时扭转,从而获取理想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秀梅.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247.
[2]杨喜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甘肃教育,2017(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