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与培养策略
2019-09-10范申艳
范申艳
摘 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工作,让学生能够有作为班级主人的心态来建设好班级,如此方能在教学过程中强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培养学生主体意识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强化、自我调节能力的养成,才能创建优秀班级集体。本文便以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增加学生之间的团体发展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培养策略
自我效能感最早由班杜拉提出,主要阐述了人类行为的养成、控制与调节,自我效能感是理论便是动机理论研究的核心。自我效能感是指人是否能够成功实现行为目标的主观信念,简单而言就是人对自己做成某事的自信程度是多少。自我效能感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比如学生的目标设置、自我调节能力、学生团体发展能力等。
一、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影响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学生亲身体验下的效能感影响最大,若学生在某件事情上獲得成功,效能感便会增强,若是多次失败,效能感便会降低;第二,他人的替代性经验对人类效能感也有较大的影响,比如一个学生完成了某件事,其他与其等级相同的学生便会认为自己也能够完成,自我效能感增强,反之则自我效能感降低;第三,他人的言语传说,也会改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如,在同学遇到困难,身边的同学对他进行鼓励、加油,“你一定可以的”“我相信你”等类似的鼓励性话语学生便可控制自身行为,完成某样任务。但该种方法所形成的自我效能感十分脆弱;第四,学生自身心理状态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也有极大的影响,比如压力过大的学生会忽视自己的能力,烦恼的人总是感觉自己难以完成任务,过分紧张也会影响考试成绩和学习效果。
二、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策略
(一)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增加自我效能感
学生自身体验下的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为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增加自我效能感,教师需要在制定班级目标时根据学生个体能力来制定能够完成的目标,目标设定可根据每个人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设计,让学生都能够经过努力来达到教师所制定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科目的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分级管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多体验成功。比如,喜欢音乐的可推荐其在学校举办的文艺汇演上进行表演;喜欢设计的可让其在板报上发挥特长;喜欢写作的可让其在学校征稿过程中参加,并由班主任进行指导,增加自我效能感。
(二)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
在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及意识过程中,必须要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团队能力,让学生个体在团队的影响中强化自身能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比如:每个科目都指定各个阶段的目标,然后以小组合作完成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在互相帮助的状态下达到目标,既能提升学生的团队荣誉感,又能提升团队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制定班级公约过程中,同学之间可以小组为标准进行讨论,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机会,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能够在良好、友爱的班级中进行友好互动,增加学生团队交流中的自我效能感。在班级活动中,教师需善于树立榜样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管理上都有标杆,以标杆为形式标准,从榜样学习过程中的潜意识里将自己和榜样划等号,提升学生个体自我效能感。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提升自我效能感,压抑的学习环境则会抑制学生个性化的形成,降低自我效能感,长久的压抑环境,必然会导致班级管理出现问题。在班级氛围建设过程中,班主任作为引导者和组织者,必须要在处理各项事务过程中相信学生、平等的对待自己的学生,在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或者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能以粗暴的方式直接对学生进行训斥,而是要从思想上出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以循循善诱的态度来让学生正确的面对自己的错误。在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之后,更不能直接对学生进行惩罚,首先需要对学生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态度表示认可,并与学生共同分析事情的对错,找出错的地方,让学生能够知错而改。班主任要学会用一双明亮的眼睛发现学生身上的美,对于学生帮助他人、成绩提升都需要及时的进行鼓励,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的表扬之中增加自我效能感。
结语:
初中生心理正在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为强化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让学生在完成事务过程中有自信心,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强化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改变学生在学习、人际交往、心理状态上的不良状态。
参考文献:
[1]曹虹,李霞.初中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效能、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9):10-14.
[2]何锦颖,朱志斌.生涯规划实践课程对初中生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28):29-33.
[3]马雪玉,李艳杰.农村初中生考试焦虑、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关系[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8(0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