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吴娴

人物画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音乐活动幼儿教育教学策略

吴娴

摘 要:幼儿的音乐活动游戏化就是老师用游戏的形式对幼儿阶段的孩子们进行音乐教育。而幼儿受到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没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幼儿的引导,通过游戏等形式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音乐活动;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从思想上、行动上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不断探索提升幼儿音乐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尽最大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一、幼儿的音乐学习现状

(一)幼儿在起初学习音乐时积极性不高

教育正在改善,年幼的孩子接触到各种学习方式,导致他们对音乐的渴望不是太高。大多数孩子对幼儿园的乐器比较陌生。一些年幼的孩子对歌曲的旋律和歌词了解不多。因此,幼儿园教师应注重适当的学习,鼓励孩子的兴趣,使音乐有好的感觉,去感知更好的音乐。为此,教师应利用更高效的课堂设计来增加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最初理解。

(二)幼儿老师的教学模式普通,关注的目标有误

在一些幼儿园,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对教室的控制不够,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传统的单一问答形式不能再立即看教学效果了。虽然音乐本身有些异议,但儿童音乐课仍需要设计成丰富多彩的。游戏化音乐课在烤箱里更好的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我们知道,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幼儿中很受欢迎。虽然老师特意在音乐活动中增加了一些游戏活动,但游戲与音乐的联系是有意的。教师有时不仅注重游戏、规则等外部形式,忽视儿童的音乐兴趣和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而且并没有真正发现游戏背后的教育价值。老师对这个目标的关注是不正确的,过分关注娱乐,很容易引起小孩子对这个游戏的过度蛇,沉溺于"自由"的不分无误的状态。因此,幼儿园音乐游戏活动要注重发现教师音乐的教育价值,还要注重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幼儿音乐活动的策略

(一)将音乐活动与游戏教学有效整合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游戏与音乐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游戏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游戏,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创设游戏化的愉悦情境

教学情境对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具有明显的作用,而游戏也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的有效方式,在幼儿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规划游戏化的教学情境,推动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如在学习经典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童话般的教学情境,在未知的童话王国里,每一个玩具都是有生命的,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洋娃娃和小熊听到音乐就会翩翩起舞,尽情享受快乐的时光,学生们可以扮作“梦游仙境”的爱丽丝,向同伴们讲述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奇妙经历,让幼儿在教学情境里更好地感受歌曲中轻松愉悦的氛围,理解儿歌的意义。

(三)操作中的音乐教育

幼儿喜欢敲敲打打,这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为幼儿准备了各种豆子、米、塑料瓶、玻璃小瓶、纸盒等,还提供了许多材料质地、粗细不同的小棒,从“听一听”游戏开始,让幼儿随意敲击身边的不同物体,探索各种物体的音色。之后,又进一步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易的乐器,主动发现装豆的多少、种类、容器的不同,音量都会有所变化。幼儿用绳子和小铃制作手铃,用搜集来的纸盒、茶叶筒、易拉罐制作鼓,用筷子进行敲击。有的还在筷子上绑上布,比较音色的不同,他们把所做的大大小小的鼓都放在一起来敲,奏出了美妙的旋律。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积极探索,主动创造,共享成就感,不但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在节奏、节拍、听辨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发展。

一次,幼儿正在玩撕报纸的游戏,“嘶”的声音让他们感到快乐无比,于是我适时引导幼儿玩起了“报纸游戏”,让幼儿自由探索“报纸可以发出什么声音”。他们通过操作,发现了撕、抖动、甩、拍打、圈成圆筒敲打、揉搓、拿手划纸、揉团等都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我又引导幼儿通过倾听,比较这些声音的特点、变化,尝试还可以怎样发出声音。他们把报纸放在身体各个部位,如顶在头上拍、放在脚下踩、拿到嘴边吹等,发现了各种不同的奇妙声音。幼儿在活动中用身体进行感知、探索,培养了幼儿的感受力和创造力。

(四)转化幼儿的角色

角色转化游戏化教学是幼儿的一项艰巨任务,很难真正融入到幼儿中去。因此,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心理咨询,鼓励幼儿,让幼儿勇敢地参与活动,积极履行自己的角色转变,适应游戏的每一个角色,增加他们参与游戏活动。此外,教师应该给年幼的孩子足够的空间来想象,并允许他们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的音乐游戏中,教师可提前为幼儿准备一些蝌蚪和青蛙的头饰,然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动物头饰。但是有些幼儿虽然选择了青蛙头饰,但不愿意将自己看作青蛙,所以需要在活动中对其进行相应的疏导,告诉幼儿:“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是为人类保护庄家的益虫,做了许多好事情,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因此,使幼儿逐渐接受这个角色,并且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五)运用多元化教学形式,激发幼儿对民间音乐的兴趣

教师在开展幼儿民间音乐与音乐课相结合的教学工作中,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加强儿童课堂网络建设,鼓励儿童对民间音乐的兴趣,教师应能运用数字多媒体教学工具,帮助幼儿教授民间音乐,播放视频和音频内容,接触幼儿多种感官,加深对民间音乐的记忆和理解。大多数民间音乐是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缓解劳动疲劳,这样的民间音乐热情,表达了他们对更美好生活的热爱。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的氛围,促进幼儿音乐素养的养成,广大音乐教师要时刻牢记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将游戏与音乐教学完美融合,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幼儿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小敏. 浅谈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J]. 好家长, 2018, 000(014):230-230.

[2]阳 王. 简议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的意义及其措施[J]. 教育研究, 2019, 2(3).

[3]冷婧. 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科技风, 2018, 000(006):47-47.

贵州省黔南州州机关幼儿园,贵州 黔南 558000

猜你喜欢

音乐活动幼儿教育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游戏教学在幼儿音乐活动中的应用
在音乐活动中升华幼儿科学素养
创新音乐教育 同构艺术知识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