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奇回归历史:“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的策展思路和构架
2019-09-10胡斌赖志强
胡斌 赖志强
2018年12月12日,一个寒冷却又不乏阳光的日子,在京粤两地多家单位的全力支持下,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与北京画院美术馆联合承办的“人中奇逸——李铁夫艺术精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拉开帷幕。也许对于普通美术爱好者来说,这样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个案梳理的展览实在太多了,并不觉得有多么的新奇;而对于有些研究学者和美术界前辈来说,这个展览却是十分的难得。在开幕式和研讨会上,京城一些老先生便激情洋溢地表示:这是一个期待了很多年的展览。
李铁夫何许人?他是迄今所知最早到海外学习西方艺术的中国人,赢得了诸如“中国油画第一人”“东亚画坛第一巨擘”等巨大声誉。李氏出生于广东鹤山,1885年即赴北美洲谋生与学艺,在海外生活长达40余年,对油画写实造型和表现有深入研究,同时又拥有良好的传统文化底蕴,在西画人物、静物、风景以及中国书画方面都有突出造诣。他的艺术业绩为我们研究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西画提供了一份独特而深具价值的样本。当我们回顾中国早期西画历史的时候,他是必定绕不开的重要人物。然而,对于李铁夫,人们却知之甚少。1952年,他逝世于广州后,其身边的美术作品与遗物捐赠给国家,由其生前供职的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保存。该学院后来并入广州美术学院,由此广州美术学院成为当今集藏李铁夫作品最完善的艺术机构。在过去的60余年间,他的作品除了在广东较为集中地展示过,广东之外的区域,只有极少量的展出,因此,大多数人对于他的作品的印象比较单一。另外,关于李铁夫的研究又与其成就极不匹配,诸多问题仍然悬而未决或语焉不详,如李氏生年,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的革命业绩,在海外求学习画的履历,归国后的交游、境况与后续影响,等等。因此,李铁夫在美术界成了一个“传奇”,而更多确切的信息却无从得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此次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的意义便尤为凸显,因为这是李铁夫作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次集中走出广东省展览。为了展览的成行,北京画院与广州美术学院及美术馆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陆续的接洽,曾有过多次商议和协约。而在2016年我们再次动议此事时,经过了学校馆务委员会的决定,其后,展览的各项筹备工作又经反复论证,以保证策划的学术性和作品的安全性。漫漫長路,最终铸就了这一具有研究深度的展览。具体而言,在对于李铁夫的史料和画作遗存的仔细梳理基础上,我们着手从如下4个单元来呈现这一独特个案的状貌。
第一单元:油画创作与革命时刻。李氏青少年时代即随乡中族人远赴加拿大谋生,在加拿大、美国等地艺术院校求学,据闻曾追随著名画家威廉·切斯(William Merritt Chase,1849-1916)和约翰·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1856-1925),在油画、水彩、素描等西洋画艺术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从目前收藏的李铁夫创作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及部分有纪年的油画作品来看,李铁夫作品主题以人像、静物及风景为主,写生创作占据主导地位,其浓重的背景、坚实的造型和富于表现力的笔触,呈现了鲜明而博大精深的古典主义风格,与所称的学习对象似有区别。李铁夫晚年又曾言:“平生只有两大嗜好:一是革命,二是艺术。”追随孙文参与民主革命,是李铁夫政治生涯的重要亮色。史有明载,李氏为中国同盟会纽约分会筹建最早的一批会员之一,长期担任该会书记,在华人社群中鼓吹革命;并通过卖画、演剧等实际行动为革命筹款,为晚清民主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氏归国后的人际网络与油画创作亦与那些革命元老的群体或革命主题有关。因此,本单元主要展出李铁夫归国前后创作的油画作品,同时以作品文献等形式呈现李铁夫在海外参与革命的历史时刻。
第二单元:水彩写生与动乱萍踪。李铁夫归国后生活的20世纪30、40年代,正值中国现代史两场影响深远的战争,特立独行、孑然一身的李氏一如漂泊的浮萍,或躲避战乱,或受友朋邀约,漫游于广州、台山、桂林、重庆、峨眉山、南京、上海诸地,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蛰居香港。与近现代美术史上习见的左翼美术家不同的是:李铁夫的作品几乎没有触及惨烈的战争图景,没有直接反映背负深重灾难流离失所的人民,而是将笔锋转移于目光所及的祖国河山风光。行迹所到之处,创作了不少水彩画,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描绘当地风景名胜的作品。在动乱漂泊中寄情于山水,可谓是此一时期李铁夫绘画,尤其是水彩画的重要特点。在宏大叙事之外,它们为我们理解李铁夫的艺术提供了别样的视角。本单元展出李铁夫在战乱漂泊期间在不同地区所作的水彩画作品,并力求通过文献影像与绘画互证,重新阐释李铁夫水彩画背后独特的视觉叙事。
第三单元:书画言志与隐喻象征。从传世作品可见,李铁夫对于某一主题有反复创作的习惯,除了表现大雁、家禽外,虎与鹰则是其最常见的表现母题,单以虎之作,即有十数幅之众。在20世纪上半叶民主革命的背景中,在岭南崛起的革新画家群体中,就曾出现过一股描绘狮、虎、鹰等猛兽猛禽的潮流,它们被赋予了民族觉醒的意义。参合李铁夫早年参与民主革命的历程以及李铁夫的性格可知,这些虎、鹰主题的作品同样包含着独特的深意。这些姿态各异、机警异常的猛兽及猛禽于李铁夫而言,具有人格化的象征意义,是其落落不与众合的刚强耿介个性的表露,亦是其早年勇往直前参与革命事业的物化。作为一个极富研究价值的案例,因身处不同的国度、活跃于不同的异质文化时空,李铁夫兼具多重身份,既是西画的集大成者,又是传统书画的承继者;既是革命党人,也是寄身海外的华侨。毫无疑问,他为我们今天重估20世纪上半叶东西方美术交流与融合以及海外华人社群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范例。
第四单元:李铁夫与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是全球范围内典藏李铁夫作品最为丰富的公立艺术机构。在长达60余年的学院历史中,李铁夫是广州美术学院引以为傲的学术文脉之一。学院早期历史上有不少教师曾与李铁夫共事,也有不少他曾教导过的学生往后成为学院的教授。广州美术学院与李铁夫这种紧密而绵长的关系,构成了华南现当代美术史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本单元以李铁夫和胡一川临摹作品及史料文献为主,阐释李铁夫与广州美术学院的历史渊源。
而作为展览题眼的标题“人中奇逸”则出自李铁夫传录龙门石窟刻字“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的对联,这副对联极能体现他跨越东西洋不同时空的行迹以及奇崛的人生。有意思的是:这一刻字的拓片曾悬挂于齐白石的画室之中。想到此次展览的地址正好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亦名齐白石纪念馆),并且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北齐南李”的说法,两位艺术家虽然没有交往,但李铁夫对齐白石极为推崇,所以展览中,还专门将李铁夫的对联与齐白石画室的拓片进行了并置展示,以体现这一渊源关系。
展览以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藏品为主体,加入了广东美术馆和广州艺术博物院的馆藏,涵盖油画、水彩、国画、书法等各个艺术门类作品共计73件(套),结合相关文献,专题性地呈现李铁夫的艺术语言特点、思想意涵以及相关革命活动、游踪与教育传承的线索,力图展现一个更为立体的李铁夫艺术形象。
在展陈方面,设计师提出了“展览阅读”的概念,希望给读者营造出“读展”的氛围,而这个“读”显然区别于文本的阅读。展厅以作品为核心,注意作品排列起承转合的节奏感;而对相关实物、文献资料、影像资料则采取了集成化、区域化的灵活处理,既突出了作品的视觉主线,又体现了文献性,让观者在品读作品的过程中,自然地进入到那个业已逝去的历史时空。
除了展览工作,围绕李铁夫作品的保护、研究、出版、传播等方面,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主体机构的众多前辈和同仁付出了大量努力。而此次李铁夫个案研究的推出,亦是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进行的。在这当中,尤其要说到的是系统出版。除了对应展览框架的画册,还有汇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所有李铁夫藏品的图录以及辑录较为全面的李铁夫生前、身后各种史料的文献集。
馆藏李铁夫作品图录属于首次全面整理出版,美術馆典藏部的编者们尽可能保留了作品包括画面、材质、装裱以及相关标记在内的所有信息。那么,依据这一批数量可观的作品,我们可以做语言和图像上的分析;而作品所提供的信息也可以佐证李铁夫文献资料方面的内容,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弥补某些缺失的史实。另外,需要提到的是:在过去数十年间,围绕李铁夫作品的保护问题,美术馆做了不少调查和研究工作,包括延请国内外专家论证和参与检测取样等,这些背后的工作也构成了李铁夫研究很重要的部分。
文献集的编辑联合了馆内外的研究力量,特别是得到了在广东近现代美术史方面素有研究的学者黄大德先生的帮助,在先前有关李铁夫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多方搜寻,从各个方面增添了不少“新”材料。这种“新”一是源于新的努力挖掘,比如经由更大范围的搜集对象和渠道所发现的新的信息,这里面既包括了常规的报刊图书查阅,又借用了电子数据搜集、口述史以及某些海外搜寻的线索。二是更新视角所带来的新发现,对于李铁夫文献的搜集不仅包括其著述、与其直接相关的报刊报道以及从各种他人论著中爬梳得到的有关的只言片语,还包括有利于理解这位艺术家的历史背景资料,从而搭建起一个更为立体多维的资料网。
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在力图为李铁夫研究建立一个可信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渐推及整个中国早期油画史研究的视域,并建构起李铁夫与此历史语境相对可靠的关联。伴随着展示及出版,当在此次展览的研讨会上,我们看到专家们通过作品的比对、文献的挖掘、语境的分析甚至实地调研,逐渐更为深入地走近这一历史人物及其纵横的时代网络时,便多少觉察到,那个原本显得断裂和独立的个案,那个有些虚无缥缈的“传奇”,已经开始落到实处。我们希望,李铁夫的研究能够由此打开新的局面。
注:
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赖志强,东莞市文化馆馆员。此文属于201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李铁夫与中国早期油画研究”(编号:2017BF0086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