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麦的栽培技术及其开发利用
2019-09-10朱树国李梅
朱树国 李梅
摘 要:苦荞麦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同时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在此背景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苦荞麦科学合理的栽植和培育,不仅能够保证苦荞麦的质量,而且能够提高产量。针对苦荞麦的栽培技术以及开发利用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将苦荞麦在市场中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2-0055-02 中图分类号: S517 文献标志码: B
关键词:苦荞麦;栽培技术;开发利用
荞麦是农作物当中非常重要的品种之一,而苦荞麦则是荞麦中非常重要的品种类型。苦荞麦本身是具有优质特征的小杂粮品种,在我国有非常悠久的培育历史。在针对苦荞麦进行培育时,由于苦荞麦自身具有适应性强等特征,同时其产量比较稳定,所以栽培范围也比较广。在一些新开垦的土地上,或者其他一些具有休闲性特征的土地上,都可以种植苦荞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目前苦荞麦不仅是一种具有非常重要特征的补灾作物,而且是一种具有良好特征的蜜源作物。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对自己的饮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人的饮食标准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选择食品时,逐渐朝着标准化、营养化的方向发展,而苦荞麦能够满足现代人的这些个性化需求。
1 苦荞麦的栽培技术
1.1 选地
在针对苦荞麦进行栽培时,首先要做的一点是选择科学合理的种植地。虽然苦荞麦自身的适应性比较强,但还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在一些地势相对较平坦的地区进行苦荞麦的种植。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为苦荞麦的种植提供良好环境,而且能够为苦荞麦的生长状态提供保障。
1.2 整地
在选择好种植地之后,要对种植地进行平整处理,并将种植地上面的一些杂物、碎石等进行有效的清理。由于苦荞麦的幼苗顶土能力较差,所以一定要对种植地进行精细有效的整理。秋季要适当深耕,春季适当浅耕。如果秋季种植过程中没有施肥,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在春季耕地的时候投入15 000 kg/hm2左右的农家肥[1]。除此之外,在耕地完成之后,还要将所有的地块进行平整处理,这样才能为苦荞麦的幼苗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1.3 适时播种
在苦荞麦进行种植时,要尽可能选择一些比较良好的时机,这样可以保证苦荞麦在生长过程中的状态。在种植之前,将种子暴晒1~2 d,之后在40 ℃左右的温水中浸泡10~15 min。浸泡之后,去除漂浮的颗粒,留下颗粒饱满的种子,直接晒干。如果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一些病害比较严重的地方,一般会利用药剂来进行拌种,对病害起到良好的处理效果。
1.4 田间管理
针对苦荞麦在种植以及生长过程进行管理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对中耕过程中的一些杂草进行处理,为苦荞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一般在苗高6~8 cm时,或者开花前中耕期间,要进行2次除草。在播种之后,如果遇到雨水天气,要立即采取有針对性的措施,对其中的一些土壤板结层进行有效处理,这样有利于苦荞麦的幼苗顶土而出[2]。除此之外,在种植之后,还要利用人工方式对苦荞麦进行辅助授粉。如果苦荞麦采用自然授粉方式,其结实率普遍比较低,所以在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处理时,一般会直接在花期选择天气比较好的时候,安排两个人拉长绳子,在苦荞麦花序上,利用振动的方式,帮助苦荞麦实现人工授粉。在人工授粉过程中,一般会每隔3 d左右进行1次授粉,通常连续授粉2~3次即可。
另外,还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对整个苦荞麦生长过程的病虫害防治。在具体的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现存的一些病虫害进行妥善处理。在苦荞麦幼苗生长过程中,立枯病比较常见[3]。除此之外还有轮纹病,这种病害在发生过程中,会直接对茎叶产生严重的危害,在针对这些病虫害问题进行处理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各种药剂喷雾来进行防治。这样不仅有利于为苦荞麦的生长提供良好环境,而且能提高苦荞麦的产量和质量。
2 苦荞麦的开发利用
苦荞麦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很多地区居民的主要食品。苦荞麦有多种食用方法,最常见的一种是直接将苦荞麦磨碎成粉,之后将这些粉直接制作成凉粉、面条等各种不同类型的食品。在当前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对绿色健康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需求量也在不断提升。这样对苦荞麦的需求也越来越个性化,不仅要求苦荞麦的营养价值充分体现,而且要将苦荞麦以各种不同类型的方式呈现在大众的视野范围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苦荞麦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深入,也值得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针对当前已经开发出的苦荞麦产品进行分析,发现种类已经非常丰富,其中有挂面、酱油、面包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苦荞麦产品一经推出之后,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苦荞麦食品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能够提高人们对产品种类的选择和关注度。
由于苦荞麦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所以在针对苦荞麦进行开发和利用时,要尽可能保证苦荞麦的“原汁原味”,这样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苦荞麦独有的特色,而且能够从根本上促使苦荞麦在开发和利用时的价值得到有效提升。在开发时,可以安排一些工作人员,对苦荞麦系列的保健产品进行统一有效的研发,如可以研发出一些苦荞麦的保健枕头等。这些产品的原料就是苦荞麦,在其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其他有价值的营养品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对苦荞麦的开发和利用率,而且能够为现代人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在针对苦荞麦进行开发和利用时,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构建符合实际要求的苦荞麦种植示范基地。在这种背景下,还要积极引进和培育一些具有高品质、高产量特征的优良品种。除此之外,还要对现有的栽培技术进行规范化操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苦荞麦的开发和加工提供良好的原料支持。另外,还要与一些科研院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对苦荞麦的系统性研究,这样有利于将苦荞麦自身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等充分发挥出来。
3 结束语
苦荞麦在种植和生长过程中,虽然适应性比较强,但是仍然需要选择一些比较良好的区域或者环境对其进行种植,这样有利于提高苦荞麦的产量和质量。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苦荞麦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样不仅能够将苦荞麦自身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特征充分发挥出来,而且能够满足现代人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对各种不同类型苦荞麦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 1 ] 胡娟,杨永奎,申玲.苦荞新品种黔苦7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8,35(03):55-57.
[ 2 ] 刘长彦,汤红伟.秦巴山区荞麦低产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8(15):34-35.
[ 3 ] 和卫恩,和万忠.高海拔地区荞麦高产栽培技术探究[J].农家参谋,2018(07):68.
(收稿日期: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