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2019-09-10汤泽华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提高效率阅读教学

汤泽华

摘要:语文教学的一大核心内容就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学生自身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获得长远的进步。

关键词: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096-01

语文教学的一大核心就是阅读教学,通过阅读,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和綜合运用能力。当前,阅读教学应更新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学生的阅读技能与表述技能,以促使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获得更为长远的进步。

1.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很大的作用。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掌握观察顺序,学习观察方法。如《观潮》就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较好的一个课例。文中对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描写精彩至极,让人身临其境。这是作者细致观察,用心体会的结果。只有经过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如此生动逼真、令人震撼的精彩的文字。通过学习,学生就会慢慢对观察产生兴趣,之后布置一些观察任务,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学生的观察兴趣便会得到提升。

正确的观察方法可以得到较好的观察结果,要通过阅读学习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观察性的课文,按空间、时间、方位、从整体到部分、由静到动或由动到静,由人到景或由景到人……这些都是常用的观察顺序,这些观察顺序在小学课文中都有具体的表现,老师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表达,锻炼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细致观察,就是将观察对象有规律地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再按一定的顺序逐一观察。例如三年级下册课文《翠鸟》一课,作者把翠鸟的身体分为几个部分,从小爪子、头、背、腹部、眼睛、嘴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描写,使人对翠鸟的外形印象深刻。通过文章的学习,教会学生把观察的对象分为几大部分去观察,在逐一观察的时候就能更细致、更全面、更准确;阅读教学中,通过对观察性文章重点内容的分析和学习,既能使学生掌握有重点的进行观察的方法,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升,又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表达重点突出,具体生动。在日常生活中有侧重点地观察,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2.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小学语文教师要以教学的内容为主线,积极实践探究式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探究式学习的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行为。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可以从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开始,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去解决这些疑问,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通过开展探究式学习活动,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式学习,可以创设更加丰富的探究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受到更多的思想激发和情感的渲染。创造情境,教师一是可以借助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引起认知方面的冲突,从而提出问题。在小学生的已有认知体系中,他们对于某些事物有既定的认识,此时如果教师提出另外的观点,就可以让他们兴趣大增。二是教师可以举出相关的实例,顺势提出问题。伴随着授课的内容,要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讲到具体内容时,可以结合相关的实例,进一步的提出问题。三是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或游戏的方式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课文,引导学生人情入境;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让问题引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行为。教师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课文的题目进行解读,并针对课文题目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研读文章内容,在文章中找出答案,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鼓励学生的提问行为,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3.通过师生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是该学科授课的重要模式,在该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当还原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科学性路径增加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兴趣度。在授课中,教师应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度,通过该方法增加对学生状况的掌控度,并根据相关状况对授课路径进行调整,从而使小学语文授课有效性增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增强师生互动的着重度,从而使教学互动得以落实,提升师生互动率的科学性,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互动性情感渗透,构建互动教学模式。教师应当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增加对学生的尊重度和呵护度,从而使师生关系得以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应当在同一层面,学生不应是教学的客体,而是应当在教师的引领下成为知识学习的主体。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加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增加学生与学生的沟通能够使学生交流能力得以优化。同时,教师应当采用科学性路径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获取情景,从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在小学语文授课中,教师应当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增加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参与度。教师可以采用信息化授课设备为学生构建科学性知识获取情景,在授课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故事进行演绎,从而使教学有效性得到增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与学生的互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提高效率阅读教学
“慢”过程 “高”效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