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9-09-10江小燕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课堂

江小燕

摘要: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全方位地进行生活体验,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082-01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和语文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而且也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语文素养基于语文和学生的发展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我们可以从平时的语文教学人手,寻找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的途径与方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生活体验,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学习情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语文课程,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美的世界。多种体裁的课文以生动、形象、优美的语言文字,多方面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深入地刻画了社会生活美,具体地体现了语言艺术的美。可见教学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当如此,要知道生活充实精彩,学生语言表达才可畅快淋漓,从生活中感受学习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从课堂走向生活,是生活中的场景在生活的再现,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设置情景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图片,指导学生观察,感受,进而联想。语文并不是文字的语文,还可以变得“绘声绘色”,可通过美术、音乐等多学科的内容相互融合促进,这样轻松活泼的气氛,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快乐学习的情绪,才會有别开生面的生动的语文写作课。

2.在学习积累中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

语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积累因为积累是人的文化底蕴的积淀,是语文素养的基石。积累的多少既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高低、优劣的显性标准,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手段。在课文学习过程中要发挥朗读的作用,在朗读的过程中,无声的语言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学生入于眼,出于口,闻于声,记于心,文中的人、情、景、物越出纸面,学生多方面的感知了教材,不假思索的感受到了文章所写事物的美。如《观潮》教学中,当学生读到“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时,学生平时积累过好词“人声鼎沸”,一读到嘴里,语气就如词语所表达的意思一样,变得热闹非凡,人山人海,学生仿佛感觉自己变成了观潮的一员,站在大堤上感受江面的清风,倾听岸边的欢呼,感受“潮来了”的震撼。

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背诵,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积累语言,促进写作。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以便将来“用有所学”。多读,是拓展语言能力唯一的好方法。显然,课堂只能给学生标明起点,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只有不问断、无休止地涉猎课外优秀读物,才能既开阔视野,又促进课堂学习,利于语文素养的扎实培养。

3.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语言素养

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生活体验,增加生活积累。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具体生活运用中“易于动笔”,在生活的驱动下“乐于表达”,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现出来。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听说读写各方面素质人手,帮助学生建构自主学习模式,营造一个能进行学习实践的学习环境,组织开展科学高效、生动活泼的学生活动,让学生通过视、听、说等综合活动,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学习新的知识,进行语言技能训练。

在教学中,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那么我们的教学应尽还原生活。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它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更客观地认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课文中“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学生发出了赞美:地球多美呀!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课文的主题,可随机提问:这个美丽的星球是不是坚不可摧,忍一会坏?学生急于往下学习课文。一个学生说人类随意毁坏自然环境,地球已受到严重的威胁。“是啊,教师沉重地说,“由于人为的原因,地球妈妈已失去了她原来的面目,你打算怎样让地球妈妈恢复她美丽的面容呢?”此时,学生都很激动,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要呼吁所有的人都来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我长大后要让所有的小河都变成清清的!”……这样不仅使加深了情感体验,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大门,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并相机地渗透了环保教育。

总而言之,生活就是教学的大课堂,让学生在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小学语文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