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与科研中享受教师的幸福
2019-09-10方观生
方观生
编者按:在谈及高等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这一问题时,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院士提出:“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做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对于今天的基础教育而言,亦是如此。只有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才能更为深刻、透彻,对知识的把握才能更为准确,教学才更易做到“深入浅出”,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16年间,刘崎老师不忘教育初心,用心耕耘教育;突破成长瓶颈,提升专业水平;以科研为先导,提炼教学思想;依托工作室平台,打造生态共同体。他用心耕耘教学,潜心参与科研,在教学与科研的过程中享受着教师的幸福。
.
刘崎,中学物理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新一轮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梅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梅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近五年来,先后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省级研究课题3项;3项科研成果荣获省、市级奖项,其中《生活体验活动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荣获2018年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
不忘教育初心,用心耕耘教育
2002年6月,怀着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崇尚、承载着青春的梦想和人生的期盼,刘崎老师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了梅州山区的一所学校——梅州市曾宪梓中学,从此走上了三尺讲台。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毕业出来工作的前十年,他一直站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担任班主任、年级组长,其民主、勤勉、务实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欢迎、同事信赖。在学校多年的培养下,他逐渐成长起来,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尤其是高考成绩,其中,2005年所教第一届学生钟汶林以物理单科标准分876分,夺取梅州市物理单科状元;2008年所教第二届学生陈爱民以物理单科满分150分,勇夺广东省物理单科状元,且以总分657分列梅州市理科总分第二名。
从教不到十年便培养出两个物理单科状元,这在梅州教育界是前所未有的。但刘老师一直有着不一样的想法:能为学校、社会培养出高考“状元”固然是他莫大的荣幸,但是能帮助和转化一名后进学生,使其如愿迈入大学之门则是他最大的幸福。也许就一个学生而言,他能否考上大学,对一位老师的影响可能不到百分之一,但这对于学生及学生的家庭来说影响却是百分之百。正是这个“百分之百”的信念,使刘老师深深地意识到:培养高考状元不是唯一的目标,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那些更需要关心和帮助的学生身上,让他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从2008年开始,刘老师负责年级组工作,他以校为家,以良好的思想素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工作,用爱心、诚心、耐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决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他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带领年级全体教师有效地开展班级和教学管理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信心、耐心、细心和恒心。因此,在2011年高考中,学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1届高三毕业生620人,达重点线以上158人,达本科线以上530人,占总人数的85.4%,本科上线率位居全市第一,实现高考大面积丰收。
正由于刘老师担班主任、年級组长时工作认真,成绩突出,他于2008年被梅州市教育局评为“梅州市优秀班主任”,2009年被共青团梅州市委员会评为“梅州市优秀团员”,2011年被梅州市总工会授予“梅州市五一劳动奖章”。
“我为成为一名教师而感到幸福,因为教师的服务对象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真无邪的人。只有享受教师职业的幸福,才不会为每天的备课、上课、改作业而苦恼。”这正是一名幸福教师最真实的写照。
突破成长瓶颈,提升专业水平
在教育战线上,刘老师用很短的时间就培养了两个高考状元,可谓名声在外。然而,他越发感到:在高考成绩的光环下,自己从当年刚踏入讲台时的激情万丈逐渐过渡为安于现状,甚至一度产生“厌教”情绪,越来越少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上。
机会始终会留给有想法的人。2010年9月,在时任校长李广平同志的主持下,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启动“第一届校级名师工程”。刘老师与学校众多青年教师一同加入了“第一届校级名师工程”的培养行列。“校级名师工程”基于教师诉求和学校需求,且设计合理、组织有序、考核规范。参训的每一位教师在两年培训周期内都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从而提高了个人的专业水平。
在“校级名师工程”引领下,刘老师除了用心完成教学工作,还主动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并尝试开展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期间,他的论文《探究式问题情境的创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于市级刊物《梅州教育》(2013年第2期);课堂教学设计《液体的表面张力》荣获2010年广东省论文评比二等奖;主持的校级课题《从终结性评价看高三物理教学策略》荣获2010年梅州市第五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并参与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欠发达地区高中教师校本研修有效模式实践研究》的相关工作。
走进省百工程,转变教育观念
对刘老师来说,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2015年年初,刘老师通过校内层层竞选,代表学校报送市教育局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省百工程”)名教师项目的遴选。经过省评审专家对申报材料的评审以及专家评审小组现场的综合素养面试双重考核,刘老师顺利入选“省百工程”第二批名教师培养对象,成为梅州市地区中学组中唯一入选的教师。这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2015年7月13日,“省百工程”在华南师范大学正式启动。刘老师说,能够进入广东省最高端的研修平台,对他而言,不仅多了一份荣耀,更多了一份责任。“省百工程”集中了广东省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入选的教师,无论是从师德修养、专业能力还是从教育教学业绩和社会影响来看,都是非常优秀的。在这个研修平台上,刘老师学习优秀者的智慧,汲取优秀者的经验,这让他在通往优秀的道路上,目标更加明确、步伐更加稳健。
在三年的“省百工程”培训中,发达地区的教育观念时刻冲击着刘老师的思维,这促使他重新审视自己、调整自己、完善自己,在教学道路上不断进步,逐步凝炼自己的教学思想;在实践中进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不断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更令刘老师感到欣喜的是,“省百工程”培训期间他获得了两次外出进行教育专题考察的机会。他分别于2016年12月、2017年11月,赴中国台湾和美国进行教育考察和交流,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当地的社会人文环境,了解当地基础教育的概况,这对进一步完善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省名师培养对象,不仅要有崇高的教育情怀,还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17年、2018年,刘老师连续两年参与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深入广东教育欠发达地区,开展巡回讲学,传播教育智慧,助推其他学校教师专业成长。
三年来,在“省百工程”的引领下,在物理工作室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刘老师先后在《中学物理教学参考》《中学物理》《物理教学探讨》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全国核心期刊1篇;主持开展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基于生活体验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的系列研究工作;整理教学成果《生活体验活动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8万余字)一册,研究成果《生活体验活动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荣获第29届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
以科研为先导,提炼教学思想
刘老师认为,在中小学阶段做科研并不是高远的活动,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引领自己的教学研究,让日常教学更有计划性、更系统、更深刻、更科学,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在教学实践中,刘老师发现:学生体验到的东西最具真实感,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引导学生将生活和体验结合起来,通过体验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使他们在体验的过程中自由、快乐地学习和探索,是刘老师在教学中一直思索的问题。
2016年6月,刘老师主持申报的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生活体验的高中物理有效教学实践研究》被批准立项。在两年的课题研究中,他致力于挖掘生活资源,制作一系列既简单又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求悟、在体验中求真,探寻物理本质,增强问题意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生活物理,体验穷理”就是刘老师长期扎根于教学实践形成的教学思想。
基于“生活物理,体验穷理”的教学思想,自2017年以来,刘老师带领学校物理组以“科技与创新”为主题,策划了“创意物理小发明”“水火箭”“自制简易马达”等多个物理课外体验活动项目。每年物理科技创新活动均吸引高一、高二几百名学生热情参与,至今已有1000名以上的学生参与活动。这为梅州市曾宪梓中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创新、自主发展的平台,同时也对梅州地区的多所学校产生了较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另外,这还有利于解决教科书内容的“单一性”与培养目标的“多样性”的矛盾,使梅州市曾宪梓中学成为梅州区域教育创新的一面旗帜。
在多年的课题研究及实践中,刘老师发现:在高中物理开展生活体验活动案例开发及教学实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喜欢物理课堂。这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尝试、自主预习、自主领悟、自主质疑、自主合作、自主評价,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发展,从而实现了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可以相信:随着中学物理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基于生活体验活动的物理教学将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它也将在教学中不断被完善,从而给中学物理教学带来更大的效益。
依托工作室平台,打造生态共同体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2018年4月,新一轮(2018-2020年)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名校(园)长工作室在华南师范大学正式启动。刘老师成为全省各个地市的439个工作室主持人之一。这既是刘老师作为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的教育教学成果的展现,又是其以名师之力辐射带动有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开端。刘老师以梅州山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面向全市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为重点,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三维对话,努力打造一个生态化动车型的研修共同体。
2018年11月19日上午,在梅州市曾宪梓中学宪概楼二楼举行了“广东省中小学刘崎名教师工作室揭牌仪式”,工作室专家团队及来自全市各个县区中学的8位省骨干学员参加了揭牌仪式。李炜豪校长在致辞中说:“广东省刘崎名教师工作室的成立是宪中人的骄傲,更是推动宪中教师团队建设的机遇。”揭牌仪式之后,工作室随即开展为期一周的第一次集中研修活动。
对于第一次跟岗学习,8位省级骨干学员都表示受益匪浅,一致认为这样的培训能有效推动自己的专业发展。他们中有人总结道:“7天时间对于漫长的教师职业生涯来说,是十分短暂的,但是如果能将此次所得带回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不断地学习,持之以恒地实施,意义又是十分深远的。”“这些天的学习是辛苦劳累的,但是也让我们获得了快乐。今后,我将以此为起点,继续学习,不断探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让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创新型的老师,让自己成为一名学生热爱的老师,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为了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搭建城乡教师交流的桥梁,促进城乡教师的联系与沟通,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2018年12月28-29日,刘老师带领工作室一行12人来到了梅州市丰顺县华侨中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活动期间,工作室开展了同课异构交流研讨活动以及高三备考专题讲座。同课异构活动带来的是思维碰撞和研究的乐趣,而专家的备考讲座则如一盏明灯给丰顺华侨中学的教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送教活动在丰顺华侨中学的师生热情反馈中圆满结束。送教下乡活动的开展,很好地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了工作室成员教学教研能力的提高。
对于接下来的两年,刘老师表示:我们将挥洒汗水,用辛勤的双手去浇灌这方乐土,使名师工作室成为教学研讨的集散地、教师成长的助推器以及名师培养的孵化器。
十六载春华秋实,看今朝化茧成蝶!著名作家路遥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而刘崎老师坚信:教师只有自觉、积极、主动地有所为,用心耕耘教学,潜心参与科研,才能成为一位深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才能在职业生涯中体验和享受作为教师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