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铁时代下三江侗族大歌保护传承

2019-09-10李云美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1期
关键词:保护

李云美

摘要:随着湘桂铁路的施工完成,直接将桂林推入“高铁时代”的行列。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对于桂林的经济以及旅游业带来了大的机遇。而且在桂林,有很多风土人情值得被发现与传承,其中侗族大歌就属于其中之一。早前,侗族大歌就已经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已经不仅仅代表国家的文化而且也受到了世界的关注。在旅游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这项文化遗产的存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三江侗族大歌在高铁时代下的保护与传承方法。

关键词:高铁时代;侗族大歌;保护;传承途径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民族文化的传承受阻带来了民族文化迷失的困惑。因为当今社会的价值观是以物质利益和社会利益为首要前提,这就让文化发展的脚步停滞不前甚至会倒退乃至消失。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侗族大歌被更多的人听见,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被认同。现在在三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弘扬传统文化的大军当中。侗族人通过歌曲表达了自己的情感,通过大歌与友交流,它代表着三江侗族社会的语言符号。

一、高铁时代下桂北旅游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湘桂铁路和贵广铁路的开通,加速了桂林进入“高铁时代”的脚步。交通运输方面的快速发展对带动桂林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作为交通枢纽的存在,为桂林的旅游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当然在带来机会的同时还伴随着新的挑战。

1.1带动了旅游经济发展

虽然高铁的重要交通点是桂林市,但是对于周边的旅游乡镇也带来了经济转机。桂林的旅游业发展的大多是“乡村性”的特色文化,所以在高铁带来的经济发展下,桂林的周边村镇就抓住了这一机遇,在旅游业的大力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市区与乡镇旅游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1.2旅游发展的格局得到了转变

桂林作为两条高铁的相交节点,它的影响范围是四通八达的,打破了以往的“易进难出”

交通格局,为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局面。因为高铁的时速很快,并且到周边其他省份城市的时间仅需一两个小时就能到达,这使得桂林位于核心经济圈之中,为桂林旅游的市场结构带来了转型。而且随着高铁的运行,游客的社会地位也参差不齐,来自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游客数量增加,所以对观光品味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传统的旅游产业已经不能够独立支持发展情况,这时就需要进行资源与配置的有效融合,从风景观光向着民俗文化的欣赏、休闲度假等更加多元化的旅游模式之下靠拢。

1.3暴露了旅游业的不足

随着高铁的发展更加快速,人们对于旅游环境的高要求安全舒适,对旅游服务的人性化以及规范化,对于旅游设施等等一系列硬件软件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由于桂林的旅游业发展滞后,长期以来的累积问题没有时间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桂林的发展迅速,但是在旅游黄金期时周边城镇的交通状况人满为患,这就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而且桂林相对于发达地区的经济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住宿展会等方面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在旅游旺季的时候,住宿对于游客来说是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但桂林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旅游人数的快速增加,但是对于旅游景点的建设相关部门并没有做好合理的规划,因为娱乐产业匮乏,所以在景点中并没有能够使游客驻足的项目,所以造成营业经济的不景气,这样恶性循环对发展旅游经济是大为不利的。

二、三江侗族大歌在旅游发展中的价值

在经济增长如此快速的情况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水平是逐渐增加的,娱乐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但在广西,三江侗族人的生活方式仍然是质朴的,虽然娱乐的发展也会对年轻人造成影响,但随着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与旅游经济相结合的情况下,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民俗文化所体现的价值。发展旅游也得同时有关部门开展有关侗族的民俗活动,在活动中进行侗族大歌的表演,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参与进来。侗族大歌演唱场面恢弘大气、旋律优美在这种民俗文化的开展中,是对侗族大歌的弘扬也是利于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促进,带动了经济效益。

三、三江侗族大歌的传承现状

对于中国来说,民族之间文化的不同都是具有其特色的。每个民族有着其独特的语言与歌舞舞蹈,生活方式也是具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特色,这些生活方式的保留也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加深民族意识与培养民族自信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侗族人民而言,侗族大歌是振奋和鼓舞侗族人的优秀传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侗族大歌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3.1技艺传承出现危机

由于社会的改革进行,在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使侗族人自古以来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巨大挑战。在上世纪90年代,侗族的大部分青年由于经济的趋势大都踏入了打工行列,随着年轻人的离开,侗族大歌的歌队不得不解散,歌唱的习俗也越来越少。现在的侗族村寨中会唱歌的人越来越少,这就导致了这项技艺的传承衰败,出现失传的危机

3.2大歌出现失真现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侗族人自己的语言被同化,开始使用汉语进行交流,这样一来,侗族语言也会濒临危机。由于学生上课都使用普通话,青少年对于侗语的使用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侗族大歌的传承受到了更大的考验,由于发音的不准确就会出现大歌失真的情况。

四、高铁时代下三江侗族大歌传承路径

4.1构建旅游项目

传统游客对于旅游大部分止于观赏风景以及品尝侗族没事上面。但是在旅游业发展快速的现在,这些项目已经不能满足于游客的需求了,他们更加希望融入当地的文化中去,进行体验式旅游是现在旅游发展的新方向。根据这一特性,让游客亲身感受侗族大歌的魅力,从而对侗族大歌产生兴趣。

4.2地域旅游项目合作

在一些特别的节日中,把歌曲融入到活动当中去形成带有侗族特色的旅游文化。把侗族大歌的影响打造成三江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在游客欣赏节目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传播了民族的文化。

结语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侗族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使得它的存在发展环境越来越严峻,甚至可能会遭到失传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高铁时代”的到来对于侗族大歌的发展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的,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秉持这一发展前提对于侗族大歌以及三江地带经济的发展意义都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

参考文献

[1]肖静,高艳玲.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以三江侗族大歌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302:73-77.

[2]邹建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三江侗族大歌的传承发展探究[J].大众科技,2017,1912:115-117.

[3]狄松菊.旅游业的原生态民俗文化利用研究——以广西侗族大歌为例[J].旅游论坛,2015,803:40-44.

[4]卢婷婷.高铁时代下三江侗族大歌保护传承的思考[J].歌海,2019,03:68-71.

猜你喜欢

保护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洛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