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数学学困生数学成绩

2019-09-10赵斌

学习与科普 2019年32期
关键词:优秀生学困生习惯

赵斌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学困生,影响到了整体的教学成绩。因此,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是提高整体教学成绩的关键。

小学数学学困生主要表现在对于数学缺乏足够的兴趣,比较爱偷懒,自制力差,眼高手低,不爱开动自己的脑筋;理解能力较差,不能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学习中精神不振,注意力不能很好的集中,很难兴奋状态投入学习;长期知识积累障碍,缺乏自信心。

产生这些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育本身讲,班级教育存在其固有的弊端,由于每个学生接受能力有差异,这样使得老师很难兼顾到每一个同学,只能兼顾到大部分学生,这样就会有一些学生学生可能会掉队;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当,会使同学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长期下来学生可能会厌学,缺乏自信。从学生自身角度讲,小学生比较贪玩,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学习方法不得当也会影响成绩的提高;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的缺乏也会使他们变得懒惰,向不良的习惯靠近。从家庭的角度讲,家里的一些突发因素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伤害;父母缺乏对孩子学习的密切关注。从社会角度讲,社会上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不良社会风气都可能影响着孩子的发展。

根据以上分析的小学数学困难生的特点和产生原因,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一、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严谨的逻辑性,一些同学在学习时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出现问题老师还会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学困生也是有自尊心的,长期下来就会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失去自信心。因此,我觉得首先老师要与学生之间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对待学困生时不要过多的去指责他们,而是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更多的去鼓励他们。哪怕是一点点的小进步,老师也应该及时对学生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在今后取得更大进步。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长期下来,孩子们就会建立起自信心,学习就会有动力,學习成绩自然能够稳步提高。

二、结合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着,然后用一张嘴向学生们讲授着知识,老师教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所学知识。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会打消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失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动力。既然没有了兴趣,数学自然就会有一些学生成绩不好。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更多地融合到课堂当中来辅助教学,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在情境导入环节可以经常出现各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动画或者图片,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白板技术很多图形可以进行拖拽,也可以在上面进行写字,为了让每个学生(特别是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同学)能够清晰直观地了解整个生成过程,就会越来越喜欢上数学。同时教师要利用上课时间多创造一些让学生们去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学生们感兴趣就会积极的去学习,这样学生们在整堂课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老师教学生被动接受所学的知识。最近一两年才出现的作业盒子,也能给学生带来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每天回家用手机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作业盒子作业,作业形式多样,例如口算大赛,一课一练,单元复习题等。每个学生对当天课堂的知识进行一个回顾与应用,系统自动打分,还可以查看到错误题目及正确解答过程。这也可以帮助老师每天及时地了解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哪里掌握不太好,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另外作业在班里的排名也会显示出来,而且还有周排名。这样可以激励学困生上课主动去听讲,来提高作业盒子里的排名,对提高成绩很有帮助。

三、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集中力和学习自制力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同学形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这可能也是影响数学成绩的关键因素。例如做题时不仔细读题,直接动笔就写;计算时口算,也不用草稿纸列竖式;不预习也不复习。这些坏习惯一旦养成,长时间积累可能会恶性循环,例如总是看错题,计算一算就出错,刚学完的知识总是忘了怎么做。因此,在日常的学习中,老师要纠正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例如做题前要养成读题、圈画关键词句的好习惯;计算在草稿纸上列竖式;课前要预习、课后要认真复习老师所讲的内容。这样不断的日积月累,长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有些同学上课可能听讲的专注度不够,学习的自制力也不强。这样很容易造成懒惰的坏习惯,重要知识点理解得可能也不够透彻,对于学生成绩上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所以老师在课堂当中要做到实时监督,经常提醒着这些同学保持着学习的专注度,不要走神。在讲课时只要发现他们走神,就要叫他们回答问题,把他们从外面拉回到课堂中来。学习中只要出现松懈、懒惰的坏习惯,就来点惩戒的小措施,并且找自制力强的同学监督他们,这样他们的自制力就会慢慢提高上来。由于部分学困生比较懒,不爱动脑,所以老师还要注意培养这部分同学善于动脑思考问题,知道一道数学题如何去思考并解决问题,经常锻炼他们讲解解题思路,长时间下来也能改掉他们不爱勤于动脑的习惯。

四、对学困生的定期辅导与帮助

老师对于学困生的关心与帮助也是很重要的。老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做他们最好的良师益友和倾诉者。要特别关注那些容易受到家庭等因素干扰、影响到学习的学困生,要经常与他们进行沟通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避免他们影响到学习。如果出现拉下功课的现象,老师也要帮助他们及时补上。老师在数学的教学中也要给予学困生定期的辅导,这是对于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效补充,可以帮助学困生更好地查漏补缺。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老师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扎实基础知识,注意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循序渐进地提高数学成绩。在布置作业时,习题要精,对学困生要求他们完成更加基础的作业,比较难的题目可以放弃不做,主抓基础,而且要优先批阅他们的作业,以便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

五、建立“一帮一”活动帮助学困生

光靠老师的力量来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是远远不够的,所谓团结就是力量,老师应该在班里选择几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让他们利用自己课余的时间来帮助那些学困生。一个优秀生带一个学困生,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一帮一”的活动。优秀生可以帮助老师来更好的监督学困生,监督他们平时的各种学习方法和习惯。优秀生同学每天提醒着那些学困生做哪些作业,并且转天早上帮助他们检查作业完成的状况。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也可以向优秀生请教,帮助学困生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老师留的记忆、背诵的内容,学困生和优秀生之间可以互相检查。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学困生就会感觉到班集体强烈的学习气氛,也会激发起自己的学习热情,增强自己为班集体增光的信心。通过“一帮一”小组活动,确实可以帮助到学困生,也可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绩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因为他们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所以解决起来也比较棘手,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提高学困生成绩比培养其他学生要难得多,所以一旦成功,我们老师就会觉得特别光荣,特别有自豪感。提高学困生成绩是重中之重,我们老师要积极地探索这些学困生产生的根源,并找到相应的解决之策。老师们要坚定决心,有信心能够帮助他们,早日把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上来。只有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成绩,班级的整体成绩才能提高上来,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优秀生学困生习惯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习惯
上课好习惯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好习惯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
妥善处理优秀生的心理障碍问题
关注“优秀生心理综合症”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