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思想政治爱国教育的渗透和探究

2019-09-10黄湘鄂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9期
关键词:爱国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

黄湘鄂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学生们爱国教育的启蒙,如何让学生们对祖国有一个概念进而了解呢?作为他们的引路人,我们要当好这个角色,把爱国教育融入课堂,让学生们感知数十年来中国所走过的艰难曲折道路,更好地爱祖国,以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为荣。我们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但是有压力更有动力,教书育人,学生走在正直阳光的道路上是我们期望的画面。借助影像资料,时事政治的讨论,以及爱国人士事迹的宣扬,让爱国主义不再是抽象的虚空的。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爱国教育;教学实践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不能简单的着眼于试卷上的分数,在学生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时,教师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弘扬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但是如何把爱祖国这个宏大的命题渗透给学生呢?照本宣科的方式显然没有什么感召力,一味的说教反而会起到逆反的结果,为此,我认为以下三种途径且可一试。

一、借助影像资料  一些纪实影像带保存了当时中国人民艰苦抗敌的岁月,正是中华民族组成了抗日统一战线,联合了全中国的力量,才把外敌赶出了中国,赢得了民族独立,国家新生。反对侵略、保卫祖国这就是抗战时期爱国主义的表现。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也是极好的素材,诸如,建国大业、建党大业等等。数字媒体的发展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新媒体在思政课中的运用有助于克服传统媒体及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能够最大化地实现资源整合,实现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和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时效性的保证。在课堂上或是主题班会时,可以选择性播放一些优秀的视频,进行视听结合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这种方式学生们较为容易接受。

二、讨论时事政治  前些天香港废青一度上热搜,打砸抢还伤害环球日报记者,中国人联合起来转发“我是五星红旗护旗手”,“我支持香港警察”,“我爱香港我爱中国”。这就是爱国主义融入实际生活的体现。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不是喊喊口号,而是具体的。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敬畏。反观香港废青,他们在索取所谓的民主将他们的家园搞的千疮百孔,民不聊生。香港饭店、酒店人流量稀少,生意惨淡,被迫裁员甚至关门,经济收入一落千丈。将大陆与香港现状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爱国的现实意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的爱国主题,对此想必他们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古往今来中国的史册上记载了无数爱国人士的感人事迹。古代,屈原写下“要留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林则徐曾发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喟然长叹,“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动人无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感召了无数中国人担起保家护卫的职责。近代,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赵忠尧、彭桓武等人放弃在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决然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建设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情怀将爱国主义体现地淋漓尽致。高中政治教育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培育学生爱家爱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新民族主义革命时期,井岡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体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情感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准确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尽可能消除学生心理障碍,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还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理性态度,使爱国主义教育能够融入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本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我相信在各位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精神必定薪火相传越燃越旺,爱国主义精神将在新一代的青年人身上发挥昂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侯欢欢.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研究[J].传媒论坛,2019,2(16):3-4.

[2]袁立伟.谈高中政治课堂的爱国主义教育[J].农家参谋,2017(24):362.

猜你喜欢

爱国教育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大学军事教育中的理性爱国教育
大学军事教育中的理性爱国教育
面古怀今 展望未来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