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电击伤患者急诊临床治疗与效果观察
2019-09-10许长庆
许长庆
摘要:目的: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讨论电击伤的护理措施以及治疗方案,以便能够找到更好的治疗电击伤的方法,降低病人的残疾率与死亡率。方法:从我院最近两年接收的患有电击伤的病人中随机选取九十位病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四十五位病人,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参考组。我们将会对这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前者将会享受到优化的护理服务,后者则会接受一般的护理服务。在两组病人的治疗都完成之后,从治疗效果、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治疗周期等多个方面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方面分析,参考组的病人有更大的可能性会发生并发症。从治疗时间长短方面分析,我们会发现观察组的病人治疗周期更短一些。根据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以上对比结果具有参考价值。结论:为电击伤患者提供优化的护理服务措施可以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电击伤;护理服务措施;治疗效果
人们如果不采用任何防护措施,直接与电源接触,那么电源中存在的电就会以热量的形式进入人体,造成人体多处组织损伤,通常人体接触的电压超过36伏就会对人体造成较为严重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因电击而导致残疾或死亡的可能性很大。电击不仅会给人体造成严重的损伤,而且普遍地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很大,预测治疗结果不理想。在治疗过程中为病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痛苦,加快身体恢复。本文主要围绕优质护理服务来展开讨论,主要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資料。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优质护理为病人带来的益处,为了能够使得研究效果更为明显,我们选取了我院90位患有电击伤的病人,他们当中有46位是男性病人,有44位是女性病人,他们的年龄最小的是36岁,最大的也就44岁。从这些病人刚开始受到电击到接受到医治,其间等待的时间在20分钟到2个小时之间不等。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每组各45人,一组为观察组,医院将会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一组为参考组,他们将会接受医院为其安排的一般护理服务。通过观察分析90位病人的基本资料,我们发现,所有病人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他们之间可以进行相关指标的对比。
1.2方法。在病人发生电击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病人采取急救措施,时刻监测病人的各项身体指标,参考组的病人会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的病人会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主要内容如下:(1)处理病人的出血部位:在对病人进行治疗之前,医护人员要做好消菌杀毒工作,对不同的失血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救措施。(2)悉心照顾病人,使病人保持静止,避免剧烈运动。(3)及时为病人补充维生素,防止病人大便困难,造成用力过度,伤口再次出血。(4)病人在受到电击之后,很有可能中造成残疾、皮肤大面积受损,剧烈的疼痛感与皮肤的严重受损会使得病人一时之间难以承受,在病人的心理出现剧烈波动的这一段时间,医护人员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疏导,在照料病人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用温和热情的态度去和病人进行积极沟通。(5)谨慎对待病人的创口处,认真检查病人伤口处所用的纱布、药品等,在敷药之前,先将病人所需的各种医疗器具进行消菌杀毒,避免造成感染。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利用18.0版本的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对实验所得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统一、分析和处理。按照统计资料的不同类型分别采用卡方分布检验或者t分布检验,结果以百分比或者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达,当P值小于0.05时,研究数据的差别符合统计学原理。
2结果
2.1并发症比较。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一共出现了六例出现并发症的病人,并发症出现率为13.3%;参考组则出现了十八位发生并发症的病人,并发症出现率为40%(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值小于0.05,符合统计学原理)。
2.2住院时间比较。在治疗过程中,两组病人的死亡率均为零。观察组的病人住院时间在3.2天到6.12天之间;参考组的病人住院时间在5.48天到8.62天之间(组间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且P值小于0.05,符合统计学原理)。
3讨论
电击患者最常受伤的部位就是双腿和双臂,电击对这几个部位造成的创口比较严重,表面呈黑化焦状,内部组织损伤严重甚至坏死。电击还很可能会导致病人出现并发症,如果能在治疗过程中加入有效的优质护理措施,时刻关注病人的病情变化,就可以帮助电击伤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我们这篇文章中观察组的治疗时间要短于参考组,而且前者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也要比后者小,由此可见优质护理对电击伤患者的治疗更加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向云,梁丽红.120例中重度烧伤患者心肌酶谱变化分析及早期应用核黄素磷酸钠干预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2,(6).
[2]李松泽,荣新洲,苏元明.严重电击伤并广泛肌肉坏死患者心肌酶谱、血钾、肾功的变化:附1例报告[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
[3]廖建坤,仇燕妮,朱国清.电击伤致心脏损害患者心肌酶、心电图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