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精神分析到新精神分析
2019-09-10黄丽丹张啸尘
黄丽丹 张啸尘
摘 要: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生物本能、泛性论的思想在20世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引起了热议,阿德勒、荣格等人甚至先后脱离了古典精神分析学派并自立派别。新精神分析家们依其社会处境对原有理论进行了改造和发展,从性本能过渡到社会性、人本主义的探讨。本文旨在从精神分析各流派对于神经症原因归纳及其临床治疗的理念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区别。
关键词:新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神经症;治疗;社会性;泛性论
新精神分析学派立足的社会历史特征是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二战的残酷现实,被迫从德国移民到美国的分析家们受到经济和文化上的严重压抑,致使他们抛弃了弗洛伊德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理论以及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为主导的观点,尤其是力比多学说泛性论观点,反而越来越重视社会文化对人类的压抑和潜意识的影响。如霍妮认为“俄狄浦斯情结”并不是性本能所致,而是父亲管教不严、母亲溺爱的结果[1]。在此意义上,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修正和改良。
(一)人性的分歧
首先,在人性的探討的分歧使弗洛伊德和新精神分析学派站在不同的论点上。由于持有性本能的观点,弗洛伊德认为人性本恶,因为本我总是会以追求快乐和放纵作为原则,这是人的本质理念。他认为人们将罪恶掩藏在潜意识中,即便通过梦境表现出来也是扭曲的、经过伪装的。人甚至不能了解自己、支配自己,因为总是受力比多在生物本能上驱使,并且通过潜意识企图躲避束缚。新精神分析学派则初具人本主义思想,肯定人具有向善的本性,而神经症的根源来自于社会现实带来的压抑和混乱。比如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和美好以及这种期待与现实的矛盾造就了神经症。当各方面的缺失、匮乏无法得到补偿时,自卑情结就产生了。身体健康、出生顺序、社会交往都有可能造成这些问题。而问题的根源从来不在生物本能上。埃里克森则认为是个体在社会进程中自我认知混乱导致的了神经症的产生。两人从认知层面出发,在治疗方法上肯定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主张通过自我顿悟、加强自我等方法对神经症患者进行治疗。他们不但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打下了基础,也为认知主义做了铺垫。
(二)社会性的探讨
社会性是弗洛伊德未曾完全触及的领域。荣格则通过对印第安人原始部落的考察提出了集体潜意识的概念,将社会遗传引入精神分析领域。荣格认为,原始生物特征通过拉马克用进废退理论和达尔文突变优胜劣汰的生物进化论进行代代遗传,从而使人类具有一些普遍的集体潜意识。他提出原型等概念[2]作为集体潜意识的符号。相比弗洛伊德将力性本能理论一以贯之,荣格不但将力比多从性扩展为生命力,同时将集体潜意识看作是人类本能的来源。可见社会性在荣格的理论中占有极大的地位。而正是通过对于社会文化的考察,以及东西方心理的比较研究,荣格提出了自己的整体人格结构理论并详尽阐述不同性格类型的心理特点。在治疗方法上,荣格通过这种先天的性格基础来从人格方面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灵活的选择,根据患者自身条件(年龄、性别、气质类型等)寻找并调整治疗手段。[3]
除荣格外,阿德勒也具有浓厚的社会性色彩。他吸收了斯宾塞关于社会进化论的哲学,将个人存在的意义从个体延伸到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人类共同体。认为“人不仅仅是存在着,而是在向一个更完善、更公正的人类共同体进化。”[4]他否认弗洛伊德关于性本能主导的力比多理论,相信性在生物层面仅具有生殖功能。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和目标则表现在他们的社会关系中。由此,他得出了人类内在的社会利益的动机,人际交往的动机,认为伙伴感是首要驱力。而社会文化精神分析流派的霍妮认为社会文化的冲突和人际交往的障碍造成了焦虑。“敌意的环境所引起的‘基本焦虑 ’既是神经症的根源,又是不合理反映社会方面的自我异化的表现。心理治疗的目的就在于查明病人的社会练习系统中的缺陷,一边使其建立最佳的适应当前的生活方式。”[5]因此,她主张治疗应当帮助患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三)从过去到未来
新精神分析学派一反弗洛伊德学派注重幼时记忆的传统,展开了对患者未来的分析。阿德勒的“虚构目标”指向的就是一种与现实并未真正一致的主观的虚构。[6]荣格则认为神经症的起因应从过去经验和未来期许两方面进行追溯。人的意识则是两方面的调和。
除此之外,新精神分析学派将以神经症患者为中心的精神分析推广到了大众心理健康领域。比如自我心理学派的埃里克森认为复杂的历史打造出来的个人独特的同一性适用于所有人。在他看来,心理平衡从幼时开始可能会对个体的一生都产生深远影响,而人的最终目的是美德的获得和完善,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社会自我渐成八阶段理论”,丰富了此前弗洛伊德划分的五个阶段,并设立了阶段性矛盾。
可见,分析家们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时代主题的不同分流产生了基于相同理论的不同派别。而殊途同归,精神分析的一些关于自我认知、自我分析的理论方法均在不同层面上与社会相适应。
参考文献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史[M],开明出版社,2012.
[1][6]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论评[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2]杨韶刚.精神追求:神秘的荣格[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4][5]彼得·班克特.谈话疗法·东西方心理治疗的历史[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黄丽丹(1996-),女,海南省五指山人,中央民族大学2015级哲学专业本科生;
张啸尘(1997-),女,河南省南阳人,中央民族大学2015级哲学专业本科生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