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的“午写”策略
2019-09-10于会
于会
在知识经济和终身学习的背景下,自主学习被赋予了从未有过的价值与使命,新的发展急需自主学习实现方式及知识环境变革,以应对当前中学生的学习问题,因此问题的解决要求创建一种符合新课标教育理念的自主学习模式。对此,我将视角投向当前先进的个人学习环境的建构理念,并以“午写课”为载体,总结了以下几点有效提高初中历史学科“午写”效果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明确午写内容的学习目标
学生需要是学习目标有效生成的关键,而学习目标体现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对学习性质的认知。历史午写学习目标的价值是由满足需要的学生决定的,在进行初中历史午写专题式的学习之前,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以时间为顺序的知识体系,熟悉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基本线索,对历史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及思考,为正式的学习奠定基础,从而明确午写内容的学习目标。例如:我在设计并发布讨论问题时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基础,选择与本节知识密切相关的问题或任务作为午寫的中心内容,并把学习目标细化为一个个容易完成的小目标,借助问题讨论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生主动理解并分析具体知识,从而达到传播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的。在复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时,我要求学生从整体上对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局势和发展进行归纳总结,由此,学生将午写的学习目标定为: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通过分析学习目标,我引出任务问题,比如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对有困惑的小组进行及时的指导,同时强调回答原因类的问题要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根本原因,二是主要原因。可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优化午写效果的重要途径。
二、午写过程中穿插历史故事
历史上的伟人非常多,通过讲述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的生平故事,展示伟人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学习这些伟人的坚强品质和顽强的意志,能够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体而言,午写过程不能只注重课本知识巩固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的记忆,还要重视内涵培养和人格形成。在午写过程中穿插历史故事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短小精悍的历史故事往往能透出深入浅出的大道理,所以学生能更好地从中获得启迪。例如:针对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的午写内容,学生需要复习清朝闭关锁国的程度以及鸦片战争失败的具体原因,如果只巩固清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各个方面的腐败表现,午写课堂枯燥且无效,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对此,我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分享了两个经典的历史故事,从而获得了理想的午写效果。比如, 1842年,中英开战已两年,道光帝竟然问“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与俄罗斯是否接壤”这些可笑的问题。讲完之后,学生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的清朝号称“天朝上国”,却也因闭关锁国而导致社会状况的变革,所以,发展和创新是人和社会实现进步的根本。
三、运用微课培养学生的午写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向教学领域渗透,微课与初中历史课堂的联系日趋紧密。为发挥微课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可行性作用,从利用午写课堂的层面上看,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午写质量等为目标,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从而实现微课与历史午写课堂的整合。例如:以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午写为例,我借助网络资源创新导入环节,不仅实现了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为学生午写活动的实施提供了保障。午写伊始,我用《如果国宝会说话(青铜器篇)》纪录片的图片、视频这种网络资源作为开场,随着历史故事的跌宕起伏,使学生身临其境,领略中华青铜器不朽的价值与魅力。我抓住时机,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个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吗?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地发表各自的意见。在午写环节的最后,学生汇报了自己的学习成果:掌握了夏、商、西周青铜制造业的特点及发展,知晓了著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了解了甲骨文的基本史实、特点和影响;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四、创设午写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动机
创设午写情境,即主要依据历史学科特性和初中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综合多种教学方法,创造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更优化。在午写课堂中,只有让学生处于架构的学习情境中,才能形成强烈的共鸣感。例如:针对七年级上册第十四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知识,我将音乐引入课堂。学生在午写前期已经对“丝绸之路”这个知识点有所了解,但毕竟离现实生活较远,也不能通过实地考察去近距离感受,因此,在展示文字材料和图片资料的同时,我播放了歌曲《丝绸之路》。在充满古典韵味的音乐背景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了丝绸之路带给东西方国家的积极影响。
五、发挥校本课程对午写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新课程实施以来,校本课程开发成为热点,校本课程吸收传统课堂的重教学与午写课堂的重思考的特点,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化的内化巩固,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实现午写效果的优化提升。所以,在历史午写课堂上,引入开放式的校本课程,鼓励学生分组活动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历史时间线,归纳相关的历史事件,并对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具有积极作用。例如:以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十九课“现代音乐和电影”的午写为例,我应用了相应的校本课程,并制定了如下实施方案:电影《阿甘正传》给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智障英雄的伟大一生。阿甘具有先天性残疾,智商低下,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完美的个体却实现了常人都无法企及的人生成就,并最终登上《财富》杂志的封面。针对这个电影,我依据“问题与思考”版块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阿甘的梦想是什么?他一直追寻的是什么?学生对此表现了强烈的积极性,并利用午写时间总结了以下观点:阿甘的梦想是证明自己的价值,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他的梦想也是一种个人信念,促使阿甘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基于历史学科下的初中午写策略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这需要教师牢牢把握教学内容和组织方式,借助微课、校本课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培养学生的午写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以及人文道德修养,从而让他们感受历史学科的魅力。
(责编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