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的探讨
2019-09-10赵兴彦
赵兴彦
【摘 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缩小城乡经济差距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受国家政策影响,各地加大了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并在管理上采取了许多创新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相关工作的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充分发挥。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并没有创建完善的管理制度,检测手段、监控措施落后,许多基层水利部门并没有创建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也没有实施科学、有效的质量监管措施,缺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质量问题。
2.资金投入不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需要投入专项资金,虽然我国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并且在布局、规划以及资金补助等方面予以了很大的支持。但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不发达,政府资金补助远远不够,导致农村水利重点工程无法正常启动,增加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难度,新的水利工程无法启动,原有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用水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维修和改造难度大。由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具有分布广、工程点多、维修与改造任务重等特点,许多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并没有专门的人员管理,许多工程设备荒废,并不能够发挥相应的作用,给农田灌溉和农民生活用水造成很大困扰。同时,在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时,一些施工单位没有相应资质,也没有创建科学的监管机制,在维修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拆了东墙补西墙的问题,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维修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4.监管漏洞。小型农田水利作为现代化建设工程,对先进仪器设备的引入及应用十分常见,其较为复杂的系统构成,使得管理工作难度加大。目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仍多采用传统粗放型模式,权责不明,带病运行现象突出,经常出现供水问题,如灌溉设备老化、引水渠道失修、供水管道腐蚀等。依照相关政策指导,农民作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受益主体,应积极参与到相关建设与管理工作中。但事实上,由于主观认知偏差,加之权责机制不明,尤其是风调雨顺的年份,农民参与度和关注度较弱。此外,现阶段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监管缺乏专门机构负责,对优秀人才引入不足,导致相关工作未能按计划,合理、规范地进行。上述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的重要制约点。
二、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策略
1.加强资金筹集。为了增加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投入,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资金筹集,并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工程建设。在工程投资建设期间,需要对资金使用情况加强控制与管理,保证所有资金都用在该用的地方。另外,可以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合理地收取一部分资金,以保养和维护工程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者需要肩负起建设与管理的职责,并且获得工程投资收益,以此有效确保工程经费能够正确地使用在建设与管理中。对于一些施工难度较大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仅施工成本高,后期运行费用也很高,若依据完全成本进行收费,将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负担,因此,对此类工程可设立专项管护资金,以专门投入到工程运行与管理中,保证管理质量。
2.提升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要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还要科学合理地做好工程规划和布局,确保工程设计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此类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改革产权制度,并明确规定管理主体和建设标准,对工程建设和管理要同等重视,逐步建立完善的工程长效建管机制。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期间,要对实际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加强关注。同时,在验收此类工程的时候,需要对工程资料全面检查,并对现场各方面的施工情况加强勘察与监督,着重核查专项施工部分,保证验收结果的科学、客观,并对工程整体加强质量评定工作,保证工程如期交付和合理应用。
3.制定完善的工程管理机制。要有效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就要制定完善的工程管理机制,确保工程建设与管理能够规范、有序地进行。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力度宣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并科学、统一地管理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确保工程所有施工流程和工序都符合相关规定与标准,贯彻落实高效管理机制,促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高效、快速的建设和管理。
4.建立工程保障体系。要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还要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及时公示工程实际施工情况,接受群众与社会的监督,并配合审计、财政以及纪检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工作,通过社会舆论监督促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可靠。同时,要制定健全的质量事故责任追究机制,将工程施工与建设质量责任明确,加强工程建设与管理。
5.加强监管。质量是标准化工程建设的前提,监督是管理的基本。无论何种建设工程,都需要健全的监管机制保驾护航,理应覆盖资金投入、建设指导、管理维度、确责监督等各环节。简而言之,政府应积极支持和主导相关行为,尽快审批落实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关文件,主张“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原则,鼓励社会资金参与,扩大融资渠道,保证后续工作有序开展。同时,促成建设完善的监管制度,成立专管机构,明确权责并落实到位,激励多方有效行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稳定、有序、合理。在此过程中,主管机构认真履行权责,严格审查招投标、耗材选型、设备引入等环节质量,及时发现其中问题,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最大限度地保障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后期运行效率及质量。与此同时,积极发挥农民参与地位,鼓励他们广泛参与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来,及时受理他们的投诉意见,尊重其应用经验,保证工作实效的基础上,减少人力物力等投入。
6.培养人才。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推动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具体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项目上,任何一个环节的参与都免不了专业人才支持。对此,应由乡级或村级单位主导,不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教育,及时传达国家方针政策,分享各地区有效实践经验,丰富他们的理论知识涵养,强化其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全体参与人员的综合办事能力和专业素养。在此过程中,还需充分发挥高校教育阵地优势,积极吸纳相关专业人才,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人才隊伍结构,促进相关建设与管理工作高效开展。同时,对农民主体进行浅层级的引导培训,转变其传统思维观念,传授一些简单的设备操作、维护、管理知识及技能,一旦遇到农田水利问题时可及时有效解决或遏制,从而降低由此带来的损失。此外,根据实际的市场机制和具体工作内容,完善用人机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专业化人员通过自主学习不断扩大自身优势,以点带面,实现整体队伍水平提升。
总之,针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程中存在的:缺乏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资金投入不足、维修和改造难度大等问题,应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实现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新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勤县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