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思路研究

2019-09-10郭亮宏

度假旅游 2019年3期
关键词:发展思路红色旅游国际化

郭亮宏

关键词:红色旅游;国际化;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3-0178-02

我国正式开展红色旅游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近年其发展尤为迅速,已经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红色旅游景点体系,旅游接待服务质量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一项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文化等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阶段红色旅游的发展有了新的变化,国际化开始成为其发展的新方向。红色旅游国际化不单单是旅游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更是红色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传播、延伸的必然趋势,是对于我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红色旅游国际化充分体现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是一个关乎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命题,因此有必要对红色旅游国际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当前红色旅游国际化面临的问题

1)目的地吸引力的不足

首先我国近些年入境游客人数的增长一直起伏不定,新增游客较少,使红色旅游目的地可拓展的客源市场较小。同时目前我国红色旅游景区相较国内其他类型景区而言景区吸引力十分的有限。根据相关调研,影响外国游客来华的因素中目的地的吸引力因素最为重要,而旅游成本影响则相对弱一些。可见愿意来华的游客中人们更愿意关注目的地的价值和吸引力。目前我国的红色旅游景区虽然已经建成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体系,但是众多的红色旅游景区同质化现象严重,景区模式单一,旅游产品匮乏,大多以博物馆展览等形式为主,游客的体验性、参与性、休闲性较差,难以对国际游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从红色旅游国内发展的形势来看,红色旅游虽然目前已经吸引了大量游客,但是仍然以省内周边游客为主,对于长距离国内游客的吸引力仍然较差,所以不难推测出红色旅游景区对于国际游客的吸引力的状况。

2)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接待设施不足

在近年的红色旅游发展中,红色旅游景区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例如韶山、花名楼、西柏坡、井冈山等红色旅游景区已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服务与接待设施已经有了较大进步,但是必须注意到即便是这些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其基础设施建设、接待服务建设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距离建成国际化的旅游目的地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景区解说系统有待改善,许多景区外语导游、讲解员缺乏且素质有限,对于红色旅游景区的讲解词、导游词、各类标识的翻译都有待提高;红色旅游目的地具有国际水准的接待设施较少,服务水平没有达到国际规范的标准;红色旅游景区交通通达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过高的进入成本阻碍游客的到来。

3)跨文化交流中的思维定式

在两种不同文化交流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面临对对方文化拥有思维定式的情况。因为认知差异,以及历史与现实因素国外游客对于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等均有严重的思维定式,而这种思维定式极大地影响了国外游客对于红色旅游景区的认识。同时从国外游客重点关注的我国景点可以发现,长城、兵马俑、故宫等景点认识国外游客关注的重点,也可以从侧面证明,时至今日其他国家旅游者对我国的影响仍然停留在历史古国这一肤浅认识上。

4)旅游开发者思维局限,缺乏自信

红色旅游开发者的思维决定着红色旅游国际化的方向,当前许多红色旅游从业者仍然没有认识到红色旅游国际化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受红色旅游概念的束缚严重,无法打破思维定式,对红色旅游的前景缺乏信心。这种思维的局限直接影响了我国目前红色旅游的发展高度,导致红色旅游景区发展视野狭隘,缺乏国际战略。

5)入境旅游营销的缺陷

我国入境旅游的营销仍然停留在国家营销的层面,各旅游企业的營销主要依靠政府举办的各类交流活动,同时对外宣传缺乏策略性和针对性,无法适应现阶段国外旅游市场的变化。从对我国主要入境客源国的调查可以看到,国外游客主要信息获取渠道主要以互联网、电视为主,但是我国的旅游营销部门,以及各类旅游企业普遍缺乏在互联网上的宣传,Twitter、Facebook等国外主流社交媒体上中国企业的身影严重缺乏。同时我国主要入境客源国的重要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我国的旅游营销却缺乏明显的针对性,可以说无差别的营销也部分导致了国外游客对中国的思维定式。

6)红色旅游景区休闲性不足

我国红色旅游景区存在的一个普遍的问题是红色旅游目的地功能的单一性,红色旅游目的地往往只有历史事件的主题景区,缺乏娱乐性质的休闲景区。以法国的诺曼底为例,诺曼底是法国重要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念地,诺曼底登陆遗址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参观,但是同时诺曼底还是一座重要的海滨旅游度假地,这种历史文化景点与休闲度假景区结合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满足了游客的多样化需求。现在的旅游市场中游客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单一的旅游主题往往难以满足游客需要,同时现在游客更加注重休闲与体验,单纯的观光性质的旅游以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2 红色旅游国际化未来发展思路

1)破除思维定式、打破文化定式

红色旅游国际化必须先破除人们对于红色旅游的固有认识,破除红色旅游概念的束缚。红色旅游作为一个特定概念,其内涵会限制国际市场对红色旅游资源的认识,甚至削弱红色旅游资源的国际吸引力。因此面向国家市场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时应该跳出红色旅游概念的束缚,解放思想紧紧围绕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国际市场的认知规律进行开发,一方面侧重于红色旅游资源中有国际吸引力的要素进行挖掘,并通过将其与其他产业相融合的方式找寻新的载体,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另一方面要努力削弱文化定式对于红色旅游的影响,积极寻找红色旅游中外国游客易接受的价值,比如挖掘红色文化中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追求自由民主独立的普世的价值观,改变游客对红色旅游的认知。

2)建设国际化红色旅游目的地

现阶段我国红色旅游缺乏特色鲜明的品牌和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性景区,之前十多年的发展中我国的红色旅游景区大都是以国内游为导向,国际化的建设有限,所以今后应该选择几个红色旅游发展较好、具有国际化前景的旅游景区重点进行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建设。通过数个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来树立我国红色旅游的品牌。

国际化红色旅游目的地重点要从两方面进行构建,一是建设国际化水准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建立与国际惯例相匹配的旅游企业经营和服务质量标准,充分满足境外游客的需要。短期内应该首先完善解说体系的国际化,培养国际导游和优秀的外语讲解员,同时提高景区标识牌的国际化水准,另外是有意识地培育一批高水准的具有国际接待能力的旅游接待企业,完善旅游接待体系。二是要开发符合国际游客的旅游产品,现在红色旅游产品建设思维仍是以满足国内游客为主要对象,以观光产品为主要形式,缺乏互动型、体验型的旅游产品。所以红色旅游目的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游客为目标积极地进行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努力创新用外国游客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加强其他主题的旅游开发,做到红色旅游与其他休闲度假方式相结合,丰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功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3)国际化的营销

我国入境客源市场的现状决定了在对外旅游营销方面必须有侧重、有梯队、有区别。首先港澳台是我国入境游客中占比最大的部分,必须投入主要的经历进行推广,同时因为文化的同一性,港澳台地区也是我国红色旅游景区国际化进程中最易优先突破的市场。在推广方式上要利用驻港澳台机构、以及相邻省份的优势,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和各大社交平台的作用,而针对台湾方面可以重点推广抗日战争遗址等国共双方共同纪念的场所,对存在争议及意识形态对抗的旅游区进行适当的规避。

其次是应该关注韩国市场,韩国是我国主要外国人入境客源市场。对于韩国可以通过共同举办纪念二战胜利的活动实现两国在红色旅游方面的交流,同时重点向韩国旅游市场推广涉及抗日战争的红色旅游景区。另外针对欧美游客应该积极寻找双方的共性,通过反法西斯纪念活动等形式加强双方的交流活动,同时将红色旅游与中国传统的其他旅游景区相结合共同推广。规避中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渠道进行宣传。而针对俄罗斯及东南亚国家,我们发现这些国家来华旅游形态以购物观光为主,所以在进行营销时应该与购物等活动相结合,滿足游客的多种需求。而对于其他市场应该通过国家间经贸政治活动进行交流,而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精力。

3 总结

发展红色旅游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而国际化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必经之路,未来红色旅游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吸引力,同时通过多种措施不断拓展国际市场,不断扩大红色旅游在国际范围内的合作深度和广度,促进红色旅游国际化的实现。

【通联编辑:闻翔军】

猜你喜欢

发展思路红色旅游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年轻人渐成红色旅游主力人群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文化艺术产业集群与发展思路探析
红色旅游市场营销与红色文化传承
信阳红色旅游带动6.5万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