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搜集与应用素材
2019-09-10周明俊
摘 要:中学生的阅读量在不断扩大、语文知识水平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习作要求也随之提高。素材的搜集和应用在中学生的写作练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契合主题的素材是作文的一个点睛之笔,因此在写作训练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搜集和应用素材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当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一些情况,包括学生可搜集的素材来源,逐步分析具体教学中如何引导中学生来搜集和应用作文素材,以促进他们语文写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素材应用;课外阅读
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在素材方面的积累,素材搜集是基础,学会如何将这些素材应用到作文中去是中学生们所应当具备的一个重要的写作技能。素材搜集与应用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学生为语文习作增加新意,而不是只会引用那些比较老的素材,如此会削弱语文写作的质量。再者,素材搜集与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素材的积累可以来源于课内教学、课外阅读甚至是广阔的生活,而素材的运用还需要兼顾的写作主题、体裁类型等方面,因此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是一个重大考验。不过,如果能够有效突破写作素材搜集与运用这个问题,那么中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与知识应用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语文写作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也能够得到提高。
1、课内搜集,活学活用
课本内容及课堂教学是中学生语文写作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中学生课业压力较大,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不太现实,因此从课内来搜集素材是比较高效便捷的一种方式,同时还可以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形成一种互补。比如写景类的课文《春》、《济南的冬天》等,学生可以从这些文人名作中摘抄一些生动的词语或优美的句子;当然作为名家名作,这些句子不能直接照搬到学生的作文中去;因此也需要学生动脑筋思考,如何将先人的优美表达融入到自己的文本中去。例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一句,如果让学生们来写,一般都会表达为“轻悄悄的风,软绵绵的草”,但是和朱自清原句比起来,风与草的灵动性都大打折扣了。因此学生可以模仿这种修辞方式来将自己作文中的句子写得更加生动。比如学生描写恶劣荒凉的自然现象:“风也飒飒,雨也萧萧”,一下子就将风雨大作的那种气势凸显出来了,还顺带引用了清代词人的名句。当然课内搜集并不限于写景类文章的应用,其他的如记叙文、抒情散文、写人状物、书信、传记等等,都可以从课内资源中充分挖掘出来。比如主题是诚信,那么学生可以引用课文《陈太丘与友期》,主题是智慧,则可以化用《智取生辰纲》中的相关故事;主题是爱国,则可以引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等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内容十分丰富,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对其进行深入讲解,打开学生的思考角度,那么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就要把每篇课文可以用做素材的内容做以总结,而后做到活学活用,将老师教的东西、课本上有的内容化为自己的知识,让他们在个人的写作中发挥更加多彩的光芒。
2、扩展阅读,有效积累
尽管中学生的阅读时间比较有限,但是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素材的搜集与运用仍然是作用显著、不可或缺的。课外阅读仍然要从课内阅读里进行延伸,比如学习《<论语>十二章》时,课本上列举了《论语》中的十几段话。但从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来看,学生通读并理解《论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顺带开展课外阅读。比如写作的话题是学习的方法,那么学生可以引用课本中的名句,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但也可以引用一些课外的《论语》名句如:“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说明学習重在积累,不能急于求成。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也要积极拓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应当循序渐进、逐步建立自己的素材库这个过程来说明这句话的重要性。再比如学习古典名著中的重要章节《范进中举》、《刘姥姥进大观园》、《三顾茅庐》等篇章时,要积极鼓励学生们阅读原著,知道原著都讲了什么内容,以及有哪些事例可以运用到议论文的写作中去。同时这种文言文或文白交杂的文体也能够让学生的文字功力更加具有文化底蕴。比如三国故事中学生可以引用桃园结义点明友情的重要性、用煮酒论英雄说明看清时事知进退的道理等等,都能够对中学生的语文写作点缀色彩。扩展阅读一方面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自主去实践,学生可以不拘泥于课内阅读要求和教师建议,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但同时还是要有针对性。比如学生想从诗歌中获取灵感,那么便不限于课本中提到的几首诗歌,可以纵览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并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摘抄。在平常阅读小说、杂志的时候,遇见写得好的部分,也要及时摘录或剪切下来,充实自己的摘抄本。语文教师在有意识培养学生搜集与应用素材能力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摘抄本的作用,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学生时常积累,以备不时之需。
3、多种训练,学会感悟
有了课内外素材的积累,素材运用的能力则要从具体的练笔中去不断提高。中学语文写作有多种类型,教师要利用好每次作文课,针对不同的类型开展不同的写作训练。比如有些富含哲理意义的诗歌,可以用在书信、演讲稿、议论文中,但是如果用在写人的文章、说明文中,则显得不是很搭调。再比如一些新闻热点事件,学生想把它用在作文里,那么写景状物类的文章则就大大不适用了。一些比较主观、感性的素材与议论文、说明文这类严肃的题材是不相合的;而一些悲伤的描写也不适合用在演讲稿中,这些例子都表明素材与写作内容的配合需要有针对性,不是所有的素材都能随便用。在写人的练笔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一些主观的素材,比如学生描写周围的一个安贫乐道的邻居,说他“在我心里已经达到了刘禹锡《陋室铭》中的那般境界”,则是比较准确地化用了课文里的素材,与此同时,再添上两句原文的名句,则使得学生的描写更加惟妙惟肖。另外,写人这种文章还需要学生对生活进行细密的观察,从生活中找到跟人物密切相关的例子,以直接、间接的方式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精准刻画。再比如议论文写作这个重点,学生的素材运用要比较有新意,不能总是抓住那些老生常谈的例子不放,使得作品没什么特色,个人的水平也没有写出来。比如主题是坚持,很多同学就会写司马迁著《史记》十几年坚持不懈、匡衡凿壁偷光等,这些素材固然很好,但是缺乏时代性,没有新鲜感。学生可以结合着当代一些企业家、名人的成功经历来说明坚持的重要性,还要学会举出反例,以此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因此要对不同类型的作文进行训练,引导学生掌握多元的写作手法。
4、结语
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对于学生习作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写作不仅反映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反映出他们的思想世界、他们对写作素材的应用能力等等。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提供充足的课堂教学资源,根据写作主题和要求来建构情境,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方向;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有用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建构起个人的素材库,定期检查学生的摘抄积累情况,做好督促工作。最后,带领学生多读、多记、多思考、多练笔,让中学生们不再“无从下笔”,而是能够主动运用手边素材,解决中学语文写作中的一些难题。
参考文献
[1]覃秀霞.作文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收集素材[J].新校园(中旬),2015年04期.
[2]吴丹丹.寻觅半壁江山的源头活水--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积累素材和激活素材[J].考试周刊,2014年64期.
[3]蹇守平.生活中厚积薄发,行文里推陈出新——初中语文教学中激活与创新学生写作素材的实践研究[J].文教资料,2013年03期.
作者简介:周明俊(1989.07-),女,硕士研究生,中学二级教师,主要中学语文教学工作。